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社会各阶层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妥善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现阶段我国利益关系失衡的实质,就在于社会各阶层没有能够合理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必须确立全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理念,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建立健全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工作机制,以妥善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从社会层面上来讲,利益关系的协调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其他所有关系都受利益关系的支配和制约。因此,和谐社会的本质在于利益关系的和谐,要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协调利益关系,充分发挥好政府职能,建立利益协调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陈新川  张磊 《中国科教博览》2005,(6):123-124,13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在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使经济建设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此外.还必须使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同传统和谐思想相契合.正确处理不同群体的利益分配关系。由此出发.本文初步探讨了构建和谐社会中.传统儒家和谐思想对正确处理利益分配的思想借鉴、实现利益分配均衡的重大意义.以及实现利益分配均衡.应当如何统筹社会资源“三次分配”等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协调利益关系,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也是破解社会发展难题的着力点。现阶段我国利益关系重构过程的复杂性,使政府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处于两难境地。在利益矛盾凸显的条件下,创设和建立包括利益协调与表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公共选择机制等具有均衡性的利益制度与机制的,成为化解利益冲突、激励利益群体的创新行为、提高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5.
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没有利益的和谐,就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不会有和谐社会.实现利益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把握这样几个基本点:市场经济推动利益和谐,政府保证利益和谐,动态渐进实现利益和谐.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利益和谐,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包容,包容意味着共享与普惠,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发展;开放.开放不仅包括对外开放,也包括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开放;兼顾,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不同地区、阶层、人群的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使全体人民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受益;公正,社会公正是利益和谐的关键.只有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实现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群体矛盾也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正确处理群体矛盾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深入研究群体矛盾产生的深层原因、新特点和新表现,运用系统性理论,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群体矛盾调处体系,即制度体系、政策体系、法制体系、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妥善协调、正确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而现实中社会利益分化的加快和利益冲突的不断出现,已经形成对社会和谐的严峻挑战。因此,提高中国共产党对各方面利益的整合能力,便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构建公正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失衡的现状却与这一要求背道而驰。利益关系的失衡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针对目前我国利益关系失衡的现状,本文主要探讨构建和谐利益关系的微观机制: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健全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系统完善的利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处理好社会中的多种复杂关系,在这多种关系中利益关系尤为重要,它以对其他关系的巨大影响作用处于各种关系的核心地位。而当前我国利益关系的失衡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构建和谐利益关系的路径探析应着眼于创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通畅公平、开放的利益表达机制,完善公平正义的利益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协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义是利益均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利益协调为基础。当前我国利益关系正朝着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利益诉求在无序中渐有制度保障,利益群体在形成中凸显博弈的力量,利益分配在失衡中初现均衡的曙光,利益需要在发展中得到有限的满足,利益冲突在平和中隐藏扩大的危机。因此,利益协调要有新思路,要科学把握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基本要义,切实找准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主要方向,始终遵循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根本原则,筑牢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坚实基础,精心设计和谐社会构建中利益协调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是两个既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不同范畴。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和谐能够长期稳定存在的社会。而社会和谐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最佳状态,它只说明社会发展在某一时空存在的一种最佳状态,没有说明这种最佳状态存在的时间长短。要把社会和谐稳定在一个社会历史阶段的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才可以说是基本构建成了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握和谐的内涵,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应当把构建和谐社区作为切入点。大连市西岗社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建设,以建设和谐社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在社区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同时,社区建设在目前还是新事物,还在探索过程中,在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研究社区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以加快和谐社区建设,构建社区管理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高校建设中应重点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一是应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关系;二是要正确处理“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三是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社会各方面物质利益关系保持相对合理;创建和谐单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用发展的办法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16.
体育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加强体质的功能和人格塑造功能,体育的功能目标与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同一性,把体育产业建设成和谐社会的动力产业,不仅是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也是社会公众利益之所在.为此,体育产业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顺应和谐社会的要求,作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公共精神是政府善治建立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公共精神的孕育要以政府善治的实现为根基。在当前我国推进政府善治的过程中,必须在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都树立起足够的公共精神.这需要我们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传统及西方公私理论中合理因素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国家相关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并努力加强公民教育和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仍存在不和谐因素:过度关注经济总量增长,忽视经济发展与全体社会成员发展的协调一致;经济体制转轨,分配制度不合理;社会矛盾增多,社会治理成本增大。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速经济发展、做大“蛋糕”,合理分配以及整合社会资本、降低社会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各种关系的和谐,尤其是政治关系的和谐。政治道德规范是调整社会政治活动中各种关系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尺度和标准,集中体现着政治道德意识和政治道德实践活动的统一,具有自律性、善恶评价和价值导向的功能。社会主义政治道德规范是以人为本、关爱人性的规范,是符合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要求的规范,是符合社会主义政治理性,符合大多数人利益和社会公认的基本的普适的政治道德规范。构建社会主义政治道德规范架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和谐社会蕴含着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政治的要求;另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政治道德规范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扬弃黑格尔的“国家高于市民社会”理论,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思想,确立了市民社会的基础地位与国家为市民社会服务的立场,展示了国家权力逐渐回归社会的方向。这一思想对于我国树立科学的社会——国家观,构建一个与国家适度分离而又良性互动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