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道》2008,(4):60-60
教育部最近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修订,增设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开始试点,其中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被确定,除4首出自传统京剧,其余11首均为“文革”样板戏唱段。教育部此举虽属好意,旨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然而在我看来,样板戏成为教材,至少包含着下列“三宗罪”。(见《中国新闻周刊》,作者:朱大可)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从1984年邓小平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到1992年7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从1994年10月,教育部颁发  相似文献   

3.
据媒体披露,教育部最近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修订,增设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在10个省市区的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其中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被确定,除4首出自传统京剧,其余11首均为文革样板戏唱段,  相似文献   

4.
胡春 《云南教育》2008,(4):41-41
新学期伊始,校园不复平静,不过先声夺人的却是教育部。近日,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决定从今年3月到明年7月,在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区各选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其中也包括广东。目前,包括《穷人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经典样板戏唱段在内的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经确定,将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开。  相似文献   

5.
最近听说教育部把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在一些地方学校进行教学试点而引起很大争议。其实这件事并不坏,不像网上有人惊呼“样板戏又回来了”。1970年代后期,从事戏曲研究的人士就一再呼吁,应该把传统艺术的欣赏列入中小学教学大纲。但那时无数次的呼吁都没有下落,连个答复也没有。  相似文献   

6.
《教师博览》2008,(3):18-18
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在10个省市区各选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目前,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经确定,根据不同年级确定不同的教学唱段,《穷人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经典“样板戏”京剧唱段都人选。  相似文献   

7.
胡敏 《教书育人》2013,(12):57-57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作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课堂,教育部规定信息技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恰巧建立在小学和高中的信息技术学科之间,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京剧"样板戏"的旋律、调性、音乐织体分析多样的旋律发展手法的应用对京剧"样板戏"的乐队编制及配乐部分进行了浅析,并对京剧"样板戏"中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把包括“样板戏”剧目在内的一些京剧剧目选进中小学课堂,一方面是为了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另一方面是欲以此为突破口夺回因大众文化冲击而失去的文化领导权。这反应了我党对文化领导权的高度重视,但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在处理文化问题上存在有弊端,而葛兰西的有关文化领导权理论可以在此领域为我们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0.
"样板戏"作为"文革"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文艺产物,产生距今已四十余年。"样板戏"的突出特征是塑造了一大批典型的女性英雄形象。从历史角度看",样板戏"女性形象数量众多出于江青的政治野心;从政治角度看,女性群象的出现成为了响应政府"男女平等"号召的工具;从社会角度看,主流媒介"炮轰式"的报道是导致"样板戏"女性群像形成的重要原因;从文化角度看,"样板戏"中女性众多是文艺创作受官方文学话语"钳制"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最近听说教育部把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在一些地方学校进行教学试点而引起很大争议。其实这件事并不坏,不像网上有人惊呼"样板戏又回来了"。1970年代后期,从事戏曲研究的人士就一再呼吁,应该把传统艺术的欣赏列入中小学教学大纲。但那时无数次的呼吁都没有下落,连个答复也没有。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从1984年邓小平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到1992年7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从1994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稿)》到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颁发《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决定将经典京剧唱段试点进人中小学课堂,此举是针对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降低的问题。开设京剧课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的意识,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有评论者指出,所谓的让中小学生唱京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却打上了让人疑虑的“文革”样板戏“借尸还魂”的烙印:15首京剧教学曲目中,竟然有13首是样板戏。暂且放置这个问题不谈。在笔者看来,和最近兴起的国学热一样,试图用京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事件中透出的,其实是国人尤其是教育管理部门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上、在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意愿上的焦虑和迷茫。  相似文献   

14.
“样板戏”是中国文艺史上的一个特殊的现象,在“样板戏”的文本中出现了大量的女英雄的形象,表面上女性的地位被提高到完全与男性平等的地步,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本文从“样板戏”的女性形象入手,试图分析女性形象和所折射出的男权意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样板戏”的文本为对象,分析“样板戏”的出现及发展过程,深入剖解“样板戏”人物表与“三突出”原则之间的重合,梳理出“正面人物——英雄人物——主要英雄人物”人物形象塑造的序列,在“歌颂”与“损害”中探寻样板戏文本人物的深刻内涵以及从人物设置上折射出的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6.
信息     
今年将在全国10省市区试点开设京剧课为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在10个省市区各选2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目前,15首京剧教学曲目已经确定,根据不同年级确定不同的教学唱段,《穷人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经典"样板戏"京剧唱段都入选。  相似文献   

17.
王荧 《学周刊C版》2011,(3):204-204
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战线上的一种特殊文艺样式,是以江青为代表的一伙人把当时一批文艺作品看做是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代表所赐的封号.对于样板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样板戏是文化中的糟粕,应全盘否定;有人认为样板戏也有它特有的艺术魅力,并有较深远的影响.作为现代人应以平常心,用辩证的眼光较为客观地"看"样板戏,吸取其精华,别除其糟粕.  相似文献   

18.
作为“化大革命”时期独特的舆论工具,“样板戏”话语被要求具有宣传鼓动的社会功能。而以言辞的丰满为特征的繁富丰厚风格手段正好切合了“样板戏”话语表达的需要,因此被大量运用在“样板戏”话语里。  相似文献   

19.
新文艺,神州汇演样板戏。样板戏,万众高歌,群魔低泣。  相似文献   

20.
教育微博圈     
《教育》2011,(33):9
@王旭明:现在听一句话就浑身哆嗦,那就是从娃娃抓起,不知天下多少娃娃要被抓了!计算机从娃娃抓起,学外语从娃娃抓起,吹拉弹唱从娃娃抓起,学奥数从娃娃抓起,廉洁教育从娃娃抓起,现在足球臭了也要从娃娃抓起!娃娃招谁惹谁了?本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