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提出:“数学现实”的原则,即数学教学源于现实,扎根现实。由此,数学教学应注意让生活数学走进课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要让孩子不怕数学,不厌烦数学,把它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和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4.
5.
蒋静雅 《师道》2003,(12):25-25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利珀曾明确指出“情感本身就是动机”。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情绪轻松、心情愉快时,头脑清醒、思维灵活、记忆迅速、想象丰富;而情绪不好时,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想象力贫乏、头脑混浊不清。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学习心境,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教师必须努力使课堂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情场”。一、追求情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  相似文献   

6.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没有情感的数学教学是苍白的、低效的。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偏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以能解答有关数学题目作为课堂达标的依据。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心理体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扼杀了自主探究的欲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变了传统局面,孩子成了课堂的主体,自主发展成了课堂教学的核心。一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以  相似文献   

9.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是数学。学生应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怎样让数学走近学生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学好数学呢?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数学的普遍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创设一种数学情景,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如第二册“元、角、分的认识”,笔者把单元的教学设计成四个层次进行:(1)活动前,教  相似文献   

11.
张帆 《湖南教育》2003,(22):41-42
实践证明,学生以一种积极的情感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既能得到一种享受,又能促进学习的进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创造有利于情感体验的条件,是当前课改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一、教师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今年春季,笔者观摩了一年级的一节有关统计图的数学课,深受启发。授课老师以“赏春”为题,将学生带到室外欣赏校园春色。学生来到按颜色整齐摆放的花盆前,老师说:“看到这些花,你们想说一些什么?你们能提出哪些和数学有关的问题呢?”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后,老师又带着学…  相似文献   

12.
13.
韦方彩  王芳 《山东教育》2005,(16):42-4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这就说明了情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使学生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比较时髦的说法,那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实却有失偏颇.学生得到了"渔",即方法或技能,其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就能发挥出来了吗?方法、技能显然不能与主体、主动划等号.更何况这"渔"还是教师"授之"的呢.这中间得有一个"桥梁",那就是学生的学习数学情感.  相似文献   

15.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一要求,指出了小学数学教学要能使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用数学眼光去观察、思考生活,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把握好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凭借学生生活经验,架设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使学生由“为学数学而学数学”转变为“为用数学而学数学”,最终达到“为生活用好数学”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袁文显 《山东教育》2004,(13):53-54
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它主要表现为:重认知轻情感。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在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一、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枯燥,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常常能以标新立异的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探究式的问题激发学生潜心思考,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施展着自己的才能,使学生们收获了知识、总结了方法、形成了能力。其中,情感的培养和激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数学课堂教学时,我们发现,当下的数学课堂遍布着急功近利的思想,为了应试,为了分数,过分强调数学的工具作用,弱化数学的文化价值,忽视数学和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