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联想一串串     
上一期我跟同学们说了,作文离不开想像,而联想就是一种巧妙的想像方式,也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技法。我们生活中的人物、事物、景物,很多都是相互关联的,人物与人物的关联,事物与事物的关联,景物与景物的关联,人物、事物、景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这些关联有的是内在的,有的是表象的,有的向空间四散发展,有的由近及远纵向延伸。正因为有了这些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才有了我们写作中无限的思维空间。联想思维不论是在文章中或是文章的开头、结尾都是常见的。我的学生陈佳延同学写的《小猫汤丸》就在文章的开头运用了联想:“‘卖汤丸、…  相似文献   

2.
<正> 联想是由对某一事物的思维引起对与其相关的事物的思维的心理活动过程,是联结关联问题的桥梁.联想有助于我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化未知为已知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一、何为"重点扩散"现象?我们认为,人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往往会在自己的思维中概括出事物中我们所认为的重点,然后主动地通过"重点"反观这一事物以及理解分析与之相关的事物。在很多情况下,这样会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把握事物,形成知识结构体系。然后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我们所掌握的"重点"来解释我们所面对的与之相关的事物时往往也会出现"失  相似文献   

4.
关联原指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联和影响,但我们这里所说的关联是指一种将新学的知识与已知的、甚至于未知的知识联系起来的思维流程。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某种方式或借助某个媒介,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信息衔接、叠合起来,高速高效地形成新的认识,或强化原有的认识,实现知识能力的积极迁移,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其良好的创造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5.
张桂珍 《科学教育》2001,7(1):40-42
类比思维,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联想,即由一种事物引起另一事物的回忆,二是类比,就是在不同的事物间找相似和相异的地方,即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类比思维是和创造性密切相连的,学生在类比中联想,顿悟,使思维不断升华,从而产生创造的灵感,教学中我们要深挖掘教材内容,纵横归纳,使学生充分地类比和联想,大胆地模仿与尝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6.
思维的广阔性即思维广度,它是一种探索事物的能力。思维广阔性强的人,考虑问题时,表现为思路宽广,善于在事物涉及的范围内进行多层次、多方向的思考、联想和想像,他既能抓住事物的细节又能纵观全局,既注意事物本身又能兼顾其他的相关事物。与此相似,数学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对一数学问题能从多方面考虑,对一个对象能用多种角度观察,既能把握整体性质,又能抓住其基本特征与特殊元素,放开思路进行探索,使思维的成果较为圆满。可见,思维的广阔性,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科学地发展及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对于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但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使各种感观和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就会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到那一事物上。许多教育家都肯定了兴趣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  相似文献   

8.
思维品质是人们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点的表现。思维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对事物认识的全面性、科学性和本质性。物理学知识严谨抽象、时空观念浓、科学性强。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就很难学好它。为此,我们应有意识地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一、活化拓宽、培养思  相似文献   

9.
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头脑中想起的一件事物,又引起想到另一件事物.由于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各种知识也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在思维中,联想是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是记忆的一种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渗透联想记忆法传授数学知识,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  相似文献   

10.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与其关联的另一个事物的思维过程,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法,是直觉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它在数学发现过程中有着广  相似文献   

11.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关键在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而学生思维的深化,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在解题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等价转化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泛性和深刻性的有效途径。 一、等价转化的目的 事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总是它的局部和一个侧面,而其本身固有的某些属性往往隐含在其内部,一事物与其他事物间的联系也是错综复杂的。因此,要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看问题。从事物间的本质属性找联系,既可以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及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等价转化就是使问…  相似文献   

12.
嫦娥奔月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但一篇关于中秋节的作文中竟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写到或提到这个故事,不禁让人掩卷而思:仅仅因为这个故事人人皆知吗?我们很容易找到其中的关联,列出这样一个思维链:中秋——明月——嫦娥奔月,这其实是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习惯性思维在起作用。事物之间有关联,学生又发现了这种关联,于是形成了这样的作文。可见,无论你是否承认,思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一直存在并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思维的深刻性又称思维的抽象逻辑性。思维的深刻性集中表现在善于透过事物的现象.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倡导开放、自由、轻松的授课方法和学习方式。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4.
<正>比较对于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学生可以在比较中发现事物的共同属性,进而把握事物特征;也可以在比较中发现事物之间的区别,进而厘清事物类别;还可以在比较中发现事物类别关联,进而发现从属关系。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比较,有利于推动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促进数学素养的有效生成。  相似文献   

15.
<正>直觉思维是非逻辑抽象思维的跳跃的思维方式,它是根据对事物的印象,把握住事物的规律,是一种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我们思考时间的方式。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直觉思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养成物理直觉思维就拥有了解题的清晰洞察力和解题思路。一、直觉思维的培养与来源直觉思维虽然仅仅是一种直接感知,在短时间内迸发,却完全不是凭空幻想,它需要我们拥有基础知识储备,如果我们脑海中没有长期练习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将不能做出  相似文献   

16.
陈小冬 《成才之路》2010,(35):13-14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最能激发学生探索事物奥秘的愿望,与学生智能的发展紧密关联。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过程是理解和记忆,而记忆的前提是对记忆的事物首先引起注意,没有注意就没有记忆。乌申斯基十分形象地把注意力比作一把钢刀。它愈是锐利,留下的痕迹就愈深刻,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横向迁移能力韩林庆思维的横向迁移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点,就是看到一种现象,联想与之相关相似的事物.迁移性思维能够根据既定要求,把原来缺少关联的信息.重新组台成比较系统的信息链,从而获得对事物较为完整的认识,掌握事物的规律.目...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四册的《识字6》以词串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12种动物。四组词语连起来读押韵上口,节奏鲜明,便于记忆,使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增长了知识。同时,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一些动物的形体和颜色,与文中的词语一一对应,不仅能使学生借助韵文形式和情境图集中识字,而且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把看图和激活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说话、帮助学生识字结合起来进行,以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教学本课时应努力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暗藏的“契合点”挖掘出来,将课堂与生活“链接”起来,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获得比教材…  相似文献   

19.
高兴义 《班主任》2001,(3):12-13
高中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的发展,使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他们的思想活动也开始向内向型发展.因此,高中学生的自信心越来越强.而自信心却有两重性.一方面,自信心强可以使高中学生充满信心、努力进取、攀登高峰,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爱护和发扬它,另一方面,自信心强可以使高中学生过于自信、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处理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因此我们必须帮助高中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别人、正确认识一切事物,克服思想方法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发展和语文教改都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语文阅读教学是最能胜任这一时代重任的。阅读教学最能形成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们应重视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式是从一个基点出发,多方位、多层面地展开思维,如同一个车轮,从一个轴心出发,向周边引出许多辐条一样。发散思维可以使人更全面、更完整地把握事物的性质、状态及其规律,推知事物的本来面目,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灵活、巧妙、敏捷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课文《谈骨气》一文在首段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