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电击死后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CD62P)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电击死后人心肌中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CD62P)的改变,寻找其特异性改变指标,探讨其在电击损伤法医学鉴定及临床电击伤的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三十组尸体标本(实验组15组,对照组15组)进行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分析,通过HE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组织切片内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62P的改变。[结果]电击致死人的CD62P在绝大多数组织切片内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结论]血管内皮细胞上P-选择素(CD62P)的改变可以作为电击损伤的辅助性鉴定依据,并可以为临床电击伤诊断和治疗提供方向、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与ER、PR、C-erbB-2的表达及同侧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纤维腺病和纤维腺瘤)中的CD105、ER、PR、C-erbB-2的表达,用MVD值(微血管密度)表示CD105的表达量;用阳性细胞比例表示ER、PR、C-erbB-2的表达程度.结果:(1)在60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CD105的表达量(MVD值)在乳腺癌组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P〈0.01);在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纤维腺病和纤维腺瘤之间的CD105的表达量(MVD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2)CD105的表达量(MVD值)与淋巴结转移(P〈0.05)呈正相关;而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ER、PR、C-erbB-2无相关性(P〉0.05).结论:(1)乳腺癌中CD105的表达量(MVD值)可作为一种反映血管新生程度的指标;血管新生与乳腺癌的演进有密切关系;(2)乳腺癌中CD105的表达量(MVD值)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MicroRNAs(miRNAs或miRs)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与信使RNA(mRNA)的3'非编码区结合,引起mRNA的断裂或蛋白质翻译的阻断,进而对基因表达进行负性调控。miRNAs可影响细胞的分化、增殖和生存等过程,其表达失调有引起疾病甚至肿瘤的可能。miRNA表达失调已在多种人类肿瘤中出现,包括甲状腺肿瘤。本文对不同类型的甲状腺肿瘤中出现的miRNAs表达失调及miRNAs可能的下游靶基因进行综述,为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创新要点:已有大量关于滤泡细胞起源,尤其是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miRNAs表达失调的综述,但对C细胞起源的甲状腺髓样癌(MTC)中miRNAs表达失调的研究并未形成系统。同时,在此之前没有关于各型甲状腺肿瘤miRNAs表达与其靶基因的综述报道。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还列入了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外周循环血液中miRNAs表达谱的最新研究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甲状腺肿瘤的影响。重要结论:总结了miRNAs在各型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谱(见表1、3、4、6);描述了在各型甲状腺肿瘤中不同miRNAs潜在的靶基因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等多方面的作用(见图1;表2、5)。  相似文献   

4.
肿瘤的生长需要依靠自身血管供氧和营养物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调节血管生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内皮细胞的增殖以及迁移等重要的影响因子.目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作为一类新型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已经在临床治疗上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近年,已研究出多种对VEGF及其受体具有高选择性的抑制剂.本文从不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出发,综述了以VEGF/V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为癌症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策略.  相似文献   

5.
小鼠黑色素瘤移植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小鼠移植瘤模型动态观察血管生成拟态的时空变化.方法:采用B16黑色素瘤细胞和C57小鼠制作小鼠恶性黑色素移植瘤动物模型,成瘤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每天随机抽取一只小鼠处死,共12d,获得肿瘤样本114例.常规HE染色和CD31、PAS染色.显微镜下分别计数肿瘤组织中央区和外周区的高倍视野(×400)下血管生成拟态以及内皮依赖性血管.结果:在移植瘤形成的第1~8天,肿瘤组织内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第9~12天该结构被内皮依赖性血管替代.肿瘤中央区、外周区血管生成拟态密度均呈现先递增后递减趋势;两个区域内的血管生成拟态密度比较:在第1~6天内肿瘤中央区高于外周区,在第7~8天肿瘤外周区高于中央区.内皮依赖性血管在肿瘤组织的中央区和外周区呈现递减趋势.两个区域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比较:在第1~7天肿瘤中央区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高于外周区,在第8~12d两个区域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无明显差别.血管生成拟态密度与肿瘤组织的坏死率之间呈密切负相关(r=-0.978,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与肿瘤组织坏死率之间亦存在负相关(r=-0.230,P<0.05).结论:黑色素瘤移植瘤中血管生成拟态是肿瘤细胞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一种暂时性的血液供应方式,与内皮依赖性血管并存于肿瘤组织内.随肿瘤生长变化而与内皮依赖性血管之间存在一定的时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骨髓瘤被认为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其特征为恶性浆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的应用及新型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药)的问世,将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由原来的4年提高到了8年,但复发与难治仍然是多发性骨髓瘤疾病进程中难以逾越的鸿沟。为了获得长期持续的缓解,免疫治疗开始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崭露头角,其中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就是最有潜力的一颗新星。通过在基因层面改造患者自己的T细胞,使T细胞表达一种特定的受体(人造的融合蛋白),该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肿瘤相关抗原,并活化T细胞启动后续的杀伤过程。Tisagenlecleucel和Axicabtagene是两个针对CD19抗原的CAR T产品,用于治疗B细胞来源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并于2017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这两个产品的发展极大推动了B细胞来源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并刷新了对于传统治疗的认知。基于之前CAR T治疗的成功经验,寻找如CD19一样的特定靶点能为CAR 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打下基础。本综述介绍了数个在骨髓瘤细胞上的肿瘤靶抗原,如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CD38。这些针对抗原的CAR T治疗有些还在实验室阶段,而有些已经进入了3期的临床试验,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批准的CAR T产品。另外,本综述也介绍了在CAR T治疗中出现的毒副反应以及相应的管理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CD33分子为一种跨膜受体,主要存在于血液、骨髓和淋巴细胞中.它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并且是能够结合唾液酸的免疫球蛋白样的凝集素家族成员.在这一膜受体内部存在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由于ITIM能够特异性的与酪氨酸磷酸酶shp-1和shp-2结合并向胞内传递抑制性信号,从而达到抑制细胞活性的目的,所以CD33分子主要在临床上作为一种靶位点用于急性骨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膜、腹膜后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大连大学附属医院近3a收治11例腹膜、腹膜后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CD34、SMA、S100蛋白表达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中发生于结肠(横结肠)上区3例,结肠(横结肠)下区8例.肿瘤未能完整切除者4例.肿瘤大小≤2cm者2例,>2~5cm者1例,>5~10cm者3例,>10cm者5例.细胞形态以梭形细胞为主9例,以上皮样细胞为主2例.11例患者CD117全部阳性,CD34阳性7例,SMA阳性5例,S100全阴性.[结论]结果提示腹膜、腹膜后间质瘤作为GIST的一种特殊类型,有着其自身的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9.
胚胎发育早期血管的形成有两种相延续的方式:首先是血管生成(vasculogenesis),即由中胚层衍生的原始的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聚集、分化,在原位形成大小相同的原始毛细血管网;随后是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即在已形成血管床的基础上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并重塑形成新血管分支,并相互连接成血管网络[1].传统观念认为出生后只存在血管新生,不存在血管生成[2].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是一种能直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参与人胚胎时期的血管生成,而且最近研究发现成人个体外周血中存在EPC,参与出生后的血管新生(postnatalangiogenesis)过程.这不仅证实了出生后血管生成的存在,而且为缺血性疾病、创伤愈合和肿瘤治疗提供了广阔的临床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嘧啶核苷磷酸化酶(PyNPase)是嘧啶核苷补救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广泛分布于微生物及动物组织细胞中。最近几年以来,很多学者对PyNPase在抗癌药物合成和癌症治疗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且在临床上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PyNPase与肿瘤发生、血管生成以及肿瘤早期预报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CD105和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50例大肠癌组织和1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CD105和Ki-67的表达,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以及计算增殖指数(PI)。结果Ki-67和CD105在大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51.34±24.44,16.44±6.33),与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21.10±8.66,4.00±1.25)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Ki-67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的转移有关,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MVD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Ki-67在大肠癌高微血管密度组的表达(68.28±16.91)明显高于低微血管密度组(30.59±13.90),差异非常显著(P〈0.01),Ki钾的表达与MYD呈正相关(r=0.28,P〈0.01))。结论CD105和Ki-67在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同时检测两者的表达对大肠腺癌的抗血管治疗和判断其预后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 regulatory cells,Tr)的CD4 和CD25 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并分析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4例胃癌患者和1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4 CD25 Tr水平,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健康成人对照组外周血Tr表达率为(6.05±1.88)%,胃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细胞占总CD4 T细胞的(15.27±4.06)%,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CD4 CD25 Tr细胞比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分层分析显示,胃癌外周血T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率和TNM分期有着负相关性,淋巴结转移阳性和TNM分期越晚,Tr表达率越高(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r细胞比率明显升高,并与患者免疫力低下及临床病理存在显著相关性,提示祛除人的CD4 CD25 Tr细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超声影像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超声造影剂制备技术的不断改进,低频超声和超声造影剂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利用超声波与微泡造影剂的相互作用及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可实现微泡携的基因、药物等向靶目标组织的转移释放,介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及肿瘤微血管的栓塞阻断等,从而起到靶向治疗的作用。随着超声波参数的优化和靶向微泡造影剂的研制,以及各种兼具诊治功能的复合型应用探头的面世,低频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剂介导肿瘤靶向治疗将为临床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肿瘤在一小的三维体空间生长,直到长至直径这为一微米,如果没有血管它们就停滞生长,关键在于营养.如果得个到氧气及营养物质,中心细胞就开始死亡,外部细胞继续繁殖,当增至10~6个细胞即直径为1毫米,达到平衡.没有血管,肿瘤就不再生长,但是肿瘤能够产生一种化学物质——TAF(肿瘤血管因子)、向新生血管发出信号,使毛细血管向着肿瘤滋生,一旦新生血管加入,肿瘤就会变大.新生血管和肿瘤生长新生血管对肿瘤生长的重要性,从如下实验可得知:将肿瘤放至眼睛前部(无血管).肿瘤无血管情况下,长至直径为1毫米就不再生长,但一旦肿瘤形成血管——通过萤光注射可确定,肿瘤则迅速地繁殖.自注射后5天至14天肿瘤体积增大16000倍.感兴趣的是新生血管的过程如何能仃滞.我们知道胚胎期的软骨含血管,但新生的软骨则不含,从而我们可以推论:软骨可能含有某种血管新生的抑制剂.为证明其可能性,取新生幼兔和小牛  相似文献   

15.
普外科手术治疗作为一种的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医学上帮助甲状腺肿瘤患者解决病症.分析这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特点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它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为以后的治疗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判断依据,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对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给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对整个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的治疗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小鼠移植瘤模型动态观察CD31、MMP2、MMP9、CathepsinD在恶性黑色素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B16黑色素瘤细胞株制作小鼠恶性黑色素移植瘤动物模型,成瘤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每天随机抽取一只小鼠处死,共12d,获得肿瘤样本114例;HE染色、CD31、CathepsinD、MMP2、MMP9、HMB4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PAS染色;分别计数血管生成拟态周围及远离血管生成拟态区域肿瘤细胞中阳性细胞百分率;内皮依赖性血管周围及远离内皮依赖性血管区域肿瘤细胞中阳性百分率;连续计数10个高倍视野并取其均值.结果:在恶性黑色素移植瘤形成的第1~8天,肿瘤组织内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第9~12天移植瘤中的血管生成拟态被内皮依赖性血管替代;血管生成拟态周围肿瘤细胞中CD31、MMP2阳性细胞百分率高于远离血管生成拟态区域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内皮依赖性血管周围肿瘤细胞CD31阳性细胞百分率与远离内皮依赖性血管区域的阳性细胞百分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别;血管生成拟态周围肿瘤细胞MMP9阳性细胞百分率高于内皮依赖性血管周围的阳性细胞百分率;血管生成拟态密度与血管生成拟态周围肿瘤细胞CD31、CathepsinD、MMP2阳性细胞百分率之间存在相关,与肿瘤细胞中MMP9阳性细胞百分率之间不存在相关;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只与内皮依赖性血管周围肿瘤细胞中CD31阳性百分率之间存在相关,与CathepsinD、MMP9、MMP2之间不存在相关.结论:恶性黑色素瘤移植瘤中血管生成拟态与内皮依赖性血管共存,且与内皮依赖性血管之间存在一定的时空变化规律.CD31、CathepsinD、MMP2、MMP9、HMB45等参与了黑色素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其中CD31、MMP2作用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数学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有关求最值的问题,成为中考的热点.下面通过近年全国各地中考的实例探讨其解法.一、利用"垂线段最短"求最值例1(2013江苏无锡)已知点D与点A(8,0),B(0,6),C(a,-a)是一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则CD长的最小值为.解析∵OA=8,OB=6,∴AB=10.(1)当CD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时,CD=AB=10.  相似文献   

18.
肿瘤标志物是一类特异分布于肿瘤细胞表面的分子,这些分子种类较多、功能多样.大多数均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一定的关系.目前,部分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重要的靶分子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因此,肿瘤表面标志物的不断发现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S100A9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癌分化、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口腔黏膜组织中S100A9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对S100A9基因差异性表达与口腔鳞癌病人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100A9在口腔鳞癌中高表达与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5)。S100A9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S100A9蛋白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无关(P> 0. 05)。结论:S100A9基因表达和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S100A9可作为判定口腔鳞癌恶性程度及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也可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口腔鳞癌浸润转移的潜在靶目标。  相似文献   

20.
MMP-9和CD15s与胃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唾液酸化Lewis X(CD15s)抗原与胃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D105,MMP-9,CD15s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对47例胃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标本病理组织切片进行标记,检测CD105的微血管密度(MVD),并对MVD与MMP-9、CD15s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MP-9、CD15s表达都呈阳性的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高于MMP-9和CD15s单阳性及二者均阴性的胃癌组织。结论:MMP-9高表达有利于癌组织局部浸润,CD15s高表达有利于癌细胞血行转移,MMP-9及CD15s检测对临床诊治胃癌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