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许多高师院校淡化师范性,忽视对历史教育专业学生历史教学基本功的培养,致使历史教育专业学生从教基本功薄弱。高师历史教育专业培养学生教学基本功是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能有效增强师范院校学生就业的竞争力。由此提出了历史教育专业教学基本功的详细内容和实践中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历史教师能把教材讲活讲透就是一位好教师,学生能把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就是好学生,忽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似乎历史课是纯知识传授的科目。其实不然,教育的发展教学的改革贵在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与搞好素质教育的重大课题。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提出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大目的 ,全面阐述历史教学任务 ,即知识教育是基础 ,思想教育是灵魂和导向 ,能力培训是关键。而素质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之处 ,就在于通过教学 ,不仅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更要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使学生能掌握各种能力 ,成为将来立足社会、服务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中学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 ,在历史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目标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依据这个目标 ,立足教材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使历…  相似文献   

4.
化学史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化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历史的描述,是关于化学学科的产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的科学。化学教育伴随着化学发展的历史,化学教学同化学的结合已成为化学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向,充分发挥化学史的作用,一方面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总之,在化学教学中,以化学发现和发明中的典型实例为载体.寻求化学史教育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品质正是本文想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田峰 《教师》2012,(11):52-52
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课程,这不仅是新课程的要求,更是对学生未来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公民的需要。因此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历史教育永恒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杨国志 《学周刊C版》2010,(7):146-147
在创新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探究知识,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增大教学容量,拓展学生视野,增强直观性,缩短教学时间。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历史教学改革展示了新的前景。在现代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历史教学中,却还是有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时空观念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发展的意义与价值,仍然在使用着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历史教学。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价值与途径,以期引起教师对时空观念培养的重视,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意识四个方面,浅谈本人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文科学的历史学科 ,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和教育功能。体现在学校历史教育中 ,则与提高学生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既是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也是历史学科的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如何将这一思路贯穿到世界近代史教学中 ,结合历史教学的任务培养学生能力 ,是教学中须要加以探讨的关键问题。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趋向都表明 ,以传授和记忆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 ,已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要求我们首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  相似文献   

10.
魏拢 《天中学刊》1998,13(1):116-117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既是当今学枝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和中师生成长的需要。因此,新编中师历史教学大纲强调;在注重传授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车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积累和整理教学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讲授知识的表达能力等),使其能胜任小学社会课的教学任务。能力培养对于其它两项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教学目的中处于中心环节的位置,为了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培养出合格的未来小学教师.我们必须抓住这个中心环节改革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11.
教与学是师生双向行为,教要得法,学要主动。少教多学理念是当代科学的教育理念,能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中学历史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校要给予从上而下的支持,这样才能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2.
孙月彩 《教师》2011,(22):16-17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意识四个方面,浅谈本人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所谓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历史教学要注重情感教育,它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益于教师顺利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指针,也是改革历史教学的指针。历史教学肩负着历史知识教学、发展和培养学生智能以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项任务。近年来,广大历史教师对加强历史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对历史课中如何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历史教学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按照“三个面向”这个教育改革战略方向的要求,历史教学还必须作更大的改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大阵地,学生的受教育活动主要是在学校完成的,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素质教育,既"教书又育人"坚持德育智育两手抓,教书育人两不误。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历史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不拘于教材、不囿于成规、能进行独立自主的思维;培养学生质疑求异,对有关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看法的辩证批判思维;能不被固定的模式与方法所禁锢,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向性思维。文章就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与创新教育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育教学以关注学生成长为根本目的。学生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所以任鹏杰主编说:“历史教学。除到好处’的境界,就在于把‘教学’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教育’。””。因此,“育人”是历史教育教学的根本诉求,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教育教学的核心内涵。确立历史课...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教学中,历史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除了教育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发展之外,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对初中学生的道德品行塑造的方式,研究中先是分析了初中历史对于学生品行素养常见的影响方向,随后从初中历史教师的角度,探究了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品行素养塑造方面的途径以及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教学中,历史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除了教育学生了解国家历史发展之外,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对初中学生的道德品行塑造的方式,研究中先是分析了初中历史对于学生品行素养常见的影响方向,随后从初中历史教师的角度,探究了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品行素养塑造方面的途径以及方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教育理念由过去注重应试教育的培养,发展到现在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通过对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体系,并且掌握分析和归纳的能力。针对历史思维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思维的途径进行分析,并探讨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开卷考试下的历史教学,要使学生乐于学习历史,会学历史,不仅具备应付开卷考试各种题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历史教学要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一句话,开卷考试要求教师必须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把握知识要点,准确提取知识信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帮助学生走出学习误区长期以来,历史科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