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乐阅读》2015,(1):28
在季所有的花,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天空去纵容;而所有的风,交给檐前的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叮叮当当,摇响记忆深处的回音。想把与你走过的每一天都储存起来,挂在小屋的窗前,朝夕相对。时光逝去,仍能从叮当脆响中听得出我们一起走过的路迹。  相似文献   

2.
<正>“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张晓风,其文如其名,读她的散文集《一一风荷举》,如晨晓微风,轻拂心头,给人清新快意。  相似文献   

3.
昝莹秋 《中国德育》2007,2(10):54-55
读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我感动于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眷爱。作为母亲,揣着一颗殷切的心,带着对教师无比的信任,而且是“以自己儿女为赌注来信任”的,将她的“欢欣诚实又颖悟的男孩”交给了学校,交给了教育。她直言不讳地追问教师:“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各种方式的知识的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  相似文献   

4.
写作小屋     
张晓风是台湾获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作家之一。1977年,时年36岁的她就被台湾地区评论界推为“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张晓风1941年生于浙江金华,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现为东吴大学和阳明医学院教授。她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戏剧家、小说家,著有《晓风散文集》、《晓风戏剧集》、《晓风小说集》等40余种,并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如果告诉你张晓风的无数著作都是在她拣来的一架老式缝纫机上写成的,你会相信吗?诚然如此。在台北,张晓风有一间雅致的“写作小屋…  相似文献   

5.
唐诗素描     
导读平台:唐诗是中华文化之树上永远鲜活的硕果,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瑰丽而永恒的风景,吸引着我们去欣赏,去解读。台湾作家张晓风曾由张继的《枫桥夜泊》演绎出了一个落榜者的故事———《不朽的失眠》,真挚动人。这里,我们给同学们推出一组以素描和写意传写唐诗的文字,从一种全新的视角感受一下唐诗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6.
张晓风是台湾获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作家之一。1977年,时年36岁的她就被台湾地区评论界推为“当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张晓风1941年生于浙江金华,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现为东吴大学和阳明医学院教授。她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戏剧家、小说家,著有《晓风散文集》、《晓风戏剧集》、  相似文献   

7.
张晓风是一位台湾女作家,在她众多的作品中,我最欣赏的是她跨越了千年的时空写下的《不朽的失眠》。  相似文献   

8.
读了刘筱峰同志《金钥匙什么时候交给学生》(《小学教学研究》八五年第三期)一文,感受颇深。刘筱峰同志主张将《读写例话》排在每组课文之前,即“早一点把金钥匙交给学生”,并将道理阐述得明白、清楚,笔者不再一一赘述。“金钥匙”是该早点交给学生,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如果学生不能掌握启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肯定是适应不了新时代的形势发展的。但“金钥匙”究竟什么时候交给学生最为适宜,这就需要讨论了。刘筱峰同志认为应将《读写例话》编排在每组课文之前,这一点笔者就不敢苟同了。《读写例话》排在每组课文之前,似乎重点一目了然,易于抓住“统率全组课文的主线”。但我们不  相似文献   

9.
高方 《阅读与鉴赏》2003,(10):65-67
张晓风(1941-)是海峡彼岸名散家,也是较早为大陆读所熟悉的‘位台湾作家,有《春之怀古》、《玉想》、《地毯的那一端》、《一个女人的爱情观》、《眼神四则》、《高处何所有》等。《不朽的失眠》是一篇语重心长、词采裴然的散,本副题直接点明章的主旨——“写给没考好的考生”。作以一千二百年前落第张继的“失”与“得”,来劝导学子正视生命中他们的初遇的落败。写古却不泥古的笔法,写满了历史和人生的颜色,读之使人不禁细致的咀嚼和体味,比“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的简单说教更亲切更贴心也更富于实效。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师,可以读读张晓风的文章《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面对文中那句忐忑不安、顾虑重重的问话一“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下面三位老师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一句评语,成就学生一生.季羡林先生在《忆恩师董秋芳先生》一文中写道:“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我的白话作文(注:一篇记叙回家奔丧的作文)竟受到了秋芳先生(注:系其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读书时的语文教师)的激赏,说我是‘全班甚至全校之冠’.  相似文献   

11.
2013年第9期《咬文嚼字》“向你挑战”栏所刊《古瓶之累》中,有这样两句话:“一日,一群朋友来欣赏他的藏品。寒喧了几句,他就忙着如数家珍般一一介绍。”此中“如数家珍”,设计者未将其归入“差错”之列,但笔者以为,它属于误用。  相似文献   

12.
脚步太匆匆     
“在深夜的高速公路上,我轻轻呼唤着在那些过往的岁月里对我温柔微笑的母亲,我以前那些所有不能回来的母亲,不禁一个人失声痛哭了起来。”读着张晓风的《以前的母亲》,我  相似文献   

13.
陈林森 《读写月报》2022,(23):18-20
<正>张晓风是散文、戏剧、小说三栖女作家,而以散文成就最高,海峡两岸评论界都给予了很高评价。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阎纯德说,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起,张晓风“给华人世界烹制了脍炙人口的散文大餐”;著名作家余光中评价她的散文“亦秀亦豪,淋漓健笔”。其代表作《行道树》《敬畏生命》曾被选入大陆语文教材。张晓风的散文思想至深。从她的作品中,  相似文献   

14.
读罢台湾散文名家张晓风的《春之怀古》,不禁拍手叫好,甚至有“此文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读”的感觉。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5.
师:同学们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晚唐杰出的诗人、颇负盛名的文学家杜牧的《阿房宫赋》。 (板书:《阿房宫赋》杜牧 )上一节课,吴老师指导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扫除了文字障碍,疏通了文意,并复习了有关“赋”的知识,今天我们这节课是在同学们已经读懂这篇“赋”的基础上,上一节“文言文鉴赏课”,去欣赏《阿房宫赋》的结构之妙、语言之美。在欣赏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古今之人对它的评价。   〔投影〕   (元朝 )祝尧曰:“至杜牧之《阿房宫赋》,古今脍炙……” (《古赋辨体》 )   (清朝 )金圣叹曰:“穷其极丽,至矣尽矣 …  相似文献   

16.
"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这是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一个孩子》中的一段话。作为母亲,从这段话中,我读出了一个母亲对孩  相似文献   

17.
“学会了欣赏,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卡耐基这句话一点都不过分,我觉得与其在学生身上发现缺点去一一纠正,还不如更多地挖掘闪光点学会去欣赏。  相似文献   

18.
曹雪芹不隐讳自己有偏爱女孩儿的思想,他在《红楼梦》开卷第一回中就说:“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他还明确表示他之所以写作《红楼梦》,就  相似文献   

19.
许久以前就读过张晓风女士的那篇散文《世界,我交给你一个孩子》,写她送儿子上小学时的心情。身为教师的我,一直清楚地记得她的发问: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  相似文献   

20.
《庄子》散文历来为人们所称道,金圣叹称之为“天下奇书”,闻一多先生称之为“干真万真的文学”。《庄子》散文究竟美在何处?清末评论家刘熙载曾用一个“飞”字来形容,可谓得《庄子》散文的神韵。他说:“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庄子之言鹏曰‘怒而飞’,今观其文,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乌知非鹏之学为周耶?”《庄子》散文正是飘然而来,忽然而去,既断而续,既续又断,其间留下了许多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去揣摩,去欣赏他那诡奇的风格,去体悟他那玄妙的思想。 想象的奇特,思维的跃动,思想的玄妙使《庄子》散文在行文上形成三个明显的特点:意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