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德国戏剧一如德国人严谨内敛的特点,往往不动声色之间便撼动人心。作为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参展剧目,德意志剧院《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日前在国家话剧院剧场首演,再度让中国观众见证德式戏剧的震撼力。首演翌日,该剧导演迈克尔·塔尔海默不顾纾解巡演的疲惫,便在与观众交流中阐释其艺术理念。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法国在2003年至2005年期间,成功地实施了互办“中法文化年”活动,从而一开中国与外国互办国家级“文化年”活动的先河。之后,中国相继在美国、意大利、葡萄牙、日本、西班牙、韩国、瑞士、印度、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先后举办200多个规模不等的“中国文化节”、“中国艺术节”活动.  相似文献   

3.
8月18日至24日,在美丽的太阳城拉萨市,《中外文化交流》2002年全国通讯员和特邀记者会议召开。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外联局副局长蒲通、《中外文化交流》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吕军以及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次仁卓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党委书记王明星、文化厅副厅长罗布,以及来自26个省、市、区文化厅(局)的近50位代表与会。潘副部长在开幕式就《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现状、重任、走向、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现将其讲话摘要如下。题目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4.
杨然 《世界文化》2010,(5):44-46
希特勒一直是个谜,关于他的论述和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却鲜有一个完整而全面的描绘,至于准确,更是随着时间的变换而摇摆不定。对于那个时代的德国人,“元首”在1933年以前不为人所知,从1934年到1938是德国的救星,万众敬仰的天才,1939年到1941年是伟大的征服者,  相似文献   

5.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中国书法,既是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民族艺术奇葩。书法,作为汉字的书写艺术,承载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文明,体现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创造精神。中国书法很早即随汉字的传播,进入周边国家和地区,形成日本的“书道”、韩国的“书艺”;汉字文化圈的书法艺术,代表了东方哲学和东方艺术的最高境界,成为独具特色的东方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一场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仅只是世界体育的盛会,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盛会。首都博物馆(下称“首博”)2007年制定配合第29届奥运会的系列展览定位——既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文化,又向中国人民介绍世界文化。围绕这一定位,“首博”于北京奥运会之际举办一系列大型展览中的《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即是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举办的一个重要展事。  相似文献   

7.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是受读者喜爱的德语作家,1946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特别受人尊敬的这位西方文人却毕生致力于东方思想的研究,尤其对中国——这个遥远的国度情有独钟。从1907年对中国诗歌选集《中国之笛》发表评论,到1959年出版《中国传说》的50多年间,黑塞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思考从未停歇。  相似文献   

8.
对于心性道德伦理的探讨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几千年来,醉心于此的思想家不计其数,文章著述更是汗牛充栋。然而学术研究不像教学,贵在创新而非因循教化。李友广博士新近出版的《先秦儒家人性论的演变——以郭店儒简为考察重点》(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以下简称《先秦儒家人性论的演  相似文献   

9.
“法国文化之死”,2007年11月27日,美国《时代》周刊(欧洲版)的封面以此命题。 毫无先兆,无端一支冷箭射来,不知是谁又触动美国人的哪根神经。稍稍定下心神的法国各大媒体,纷纷以《不,法国文化没有死》(费加罗报)、《法国文化真的死了吗?》(解放报)、《美国人眼中的法国衰落》(世界报)等为题回应。一场论战,乍看得人心惊胆寒,“死”与“不死”,谁来定论?美国人凭据何在?法国人又做怎样反击?细细品来,我们才看出些许端倪。  相似文献   

10.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中国历史开启新的一页,中国艺术也应和时代的节拍而步入新的境界,并成为记录时代发展鲜活生动的视觉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