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科学术期刊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社科学术期刊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4.
国际传播是国家当前高度重视的领域,学术期刊作为我国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其国际传播影响力的提升对我国整体国际传播战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意识显著增强、高影响力文章数量明显提升、领域的丰富性进一步释放、国际传播的渠道逐渐拓宽,但在优质稿源、市场运营、对外宣发、技术及人才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具体可采取推动转型发展、留住优质稿源,加强技术应用、建立联合平台,创新传播形式、提高宣发能力、重视人才培养、优化引才机制等方式,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杜敏 《出版广角》2021,(19):19-22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是学术期刊适应中国高质量发展要求所确立的新发展目标、新发展内容、新发展方向及新发展方式.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既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与价值追求,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信息内容的建设、传播手段的创新,还包括学术期刊人才的培养与建设等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多个机构,是一个协同发展、联动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对学术期刊国际传播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并以此为逻辑起点,从国际受众角度分析近年来中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效果.中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大型检索系统和国际大型出版商两方面的知晓度、赞同度等所有提升,但深层传播效果仍需加强;中国学术期刊对个体受众的传播效果仍不明显,且较薄弱,需加强对国外个体受众的调查、研究,并利用网络、新媒体的各种方法、手段提升对国际个体受众的传播效果.最后,分析制约中国学术期刊国际传播效果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效果,调研2015年9月份在微信公众平台有内容发布的10家教育类CSSCI学术期刊,通过对比发布内容的单篇日均阅读量,发现目前学术期刊微信平台高质量原创比率较低、周期内发文数量与传播效果不呈线性关系、微信平台对于推送传统编辑形式学术论文传播效果甚微、平台用户的阅读密集行为多发生在下午和晚上时间。学术期刊在具体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时应坚持推广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发布学术热点评论,分享学术经验;同时应丰富编辑形式,增强与受众互动,注重数据分析,拓展推广渠道。  相似文献   

8.
论医学学术期刊的健康传播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欧阳菁 《编辑学报》2009,21(3):200-202
医学学术期刊是健康传播的一种方式,对传播和交流学术思想、沟通情报信息、推动医学学科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医学学术期刊的健康传播过程也存在信息的选择方式较传统、出版时滞长、表现形式单一和受众面相对小等问题.医学编辑应该努力提高专业素养,提高稿件处理效率并不断学习大众媒体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以更好地发挥医学学术期刊的健康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9.
学术期刊出版传播趋势及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移动互联环境下出版及传播模式的转变,提出如何构建立体的学术期刊传播体系.在移动互联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部应主动出击,打造"纸媒+网络+移动终端"组合信息传播平台;积极打造核心优势——学术期刊内容及品牌影响力;重视对内容的多层多级加工,争夺用户注意力;注意各媒介功能分化,使不同的介质承担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李明德  刘娇杨 《中国编辑》2023,(6):70-74+79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作为展示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的平台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阵地,具有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意义。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态势下,推动建设数字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新型出版体系,需要以理念更新为抓手,从战略谋划、内容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支撑、对外交流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在知识生产传播链和全媒体融合出版链方面寻求学术期刊守正创新、融合转型的高品质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12.
13.
张斯龙 《中国出版》2012,(17):47-50
微博客(以下简称微博)是社会化媒体传播的个人主页。微博发布者可以发表个人见解体会,能直接共享给关注者,并且能被评论与转发。它基于自主构建的用户关系[1],具有简洁、即时、高效、碎片化、  相似文献   

14.
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学术传播的速度、广度与深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与加强。伴随而来的是学术传播渠道拓宽、学术传播方式更加灵活、学术传播效力扩大、学术评价机制发生变化,在学术传播生态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学术期刊虽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但总体发展水平依然有待提升。学术期刊编辑能力亟待重构,他们要具备适应当下学术传播态势的更多技能,包括技术协作能力、服务用户能力、信息传播能力、社群运营能力,这些能力或许将是未来衡量学术期刊编辑及其所在期刊是否具备竞争力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选  谭明杰  汪燕 《出版广角》2023,(19):37-42
基于内容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的提升中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策略体系包括政策制定、内容建设、高效传播和编辑素养培养4个层面,其依次强调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社科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体系,注重刊发精品化、前沿性和综述性选题,建立集群化传播机制,并利用新媒体进行精准宣传推广,健全和优化编辑培育路径以提供专业的知识服务。此外,内容建设和高效传播构成了提升中文社科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策略体系的“核心”,政策制定和编辑素养则构成了该策略体系的“两翼”。  相似文献   

16.
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定位问题的实质,从期刊内部来看是如何正确处理科研与编辑的关系以确定工作重心的问题,从外部因素来看是如何正确处理编辑与学者的关系以获得学术共同体认可的问题。学术期刊编辑“学术人”和“出版人”的双重身份定位与编研结合的工作模式是统一的,关键是编辑自身对于职业特点要有正确的认知,并在学术界和出版界恰当地进行身份切换。此外,从长远来看,学术期刊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的变革是解决学术期刊编辑身份定位问题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7.
18.
许洁  贺晨 《出版广角》2021,(16):10-14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我国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现状与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需求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匹配,仍然存在巨大差距.文章通过分析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在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存在的问题,从编辑能力、国际传播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和新媒体能力四个方面提出面向我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学术集刊呈现繁荣、活跃的局面,异军突起而成长为主流学术出版物。与学术期刊相比,学术集刊更契合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创办、停刊、变更容易,出版形式灵活,实行真正的“编研一体”,管理较为简便的优势。学术集刊是与学术期刊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学术出版物,是学术期刊的重要补充;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出版形态,学术集刊的目标或终点并非学术期刊。管理部门应从加大经费资助力度,建立符合学术集刊特点的评价体系,构建规范、可持续的管理体制等方面,支持学术集刊的建设与发展;亦应发挥出版社的积极作用,加强宣传与推广,多方合力推动学术集刊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谷子成 《今传媒》2020,(4):137-139
以内容、资源、宣传、利益等层面的融合为特质的融媒体环境,为向来被大众所持有的传统、刻板印象的学术期刊带来了新的转型发展机遇。当前已有相当数量的学术期刊在此发展机遇下做出了自己的尝试和努力。然而,融媒体并不等同于全媒体,学术期刊必须依据自身的媒介传播特征和规律选择更利于自身发展的多维度、多形式的传播路径,以包容却也独立的态度有效提升相关学科和学术领域的传播效应。从而,融媒格局下的学术期刊可以更好地发展自身、服务受众、鼎力学界、助力实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