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怕败者败     
许多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在纽约观看了萨洛米·贝的演唱会,当时萨洛米·贝还是一个新秀,这是她第一次开个人演唱会。我当时才刚刚尝试写作,于是和她联系做一个采访,准备写一篇文章投给畅销杂志《幽香》。  相似文献   

2.
教育案例一般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案例事件,另一个部分是案例分析。事件是教育案例的本体,分析则是对事件的理性提炼。我看过很多中小学班主任写的教育案例,他们大多可以把事件写得生动具体、引人人胜。但是,在进行分析时,常常给人泛泛而谈、牵强附会的感觉。因此,在这篇文章里,笔者想重点谈谈如何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是出于感激的心情写的……我幼小的心灵总是爱她,直到我成年,也还是深深地爱她。”这是被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的泰斗”艾青在回忆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时说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4.
林国华 《留学生》2011,(8):48-49
20世纪90年代,我还是一个本科生的时候,偶然读到了著名学者、现在已经是台湾“中研院”院士的林毓生先生写的一篇文章,讲的是芝加哥大学的事情.尤其是这所大学的一个特殊的教学与研究机构:社会思想委员会。  相似文献   

5.
醉月山人 《学子》2004,(10):22-24
我曾经写了一篇关于香港求学的文章发表在水术清华BBS的海外学子版,竟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朋友给我写信.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真的没想到自己的东西会给别人带来影响。求学的经历给了我很多.几乎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在这一篇文章里是不可能都讲完的.所以我会写续篇。好莱坞搞续集纯是为了赚钱,我呢,什么都不图,万一有ppmm看了之后找我,最爽不过。  相似文献   

6.
季振邦 《新读写》2011,(9):54-54
丁雨涵同学的这两篇文章,总的感觉写得还是不错的。一、不错的内容。应该说这两篇文章,都是有比较充实的生活内容的。《路》写了“我的卧室正对着一条马路”给作者带来的烦恼,并慢慢习以为常的过程;又写了在一次春游中见到一位乞讨老妇人受辱后麻木不仁的情状。《谁把流年暗偷换》写“我”的叛逆,写“我风华正茂”而父亲却如何“逐渐老去”。从这些内容看,  相似文献   

7.
方柏林 《上海教育》2013,(17):56-57
她花了两个小时,写了一篇文章,说了她想买手机的原因。看完后,鬼使神差地,我不仅给她买了手机,还买了保护膜和保护套,甚至还买了一个手机支架。前不久,女儿突然提出要我给她买一个智能手机。由于担心这手机干扰太多,我就一直拖着没买。后来她说,我给你写一篇文章,告诉你我为什么想要这个手机,你看了之后再决定。于是,她花了两个小时,写了一篇文章,说了她想买手机的原因。看完后,鬼使神差地,我不仅给她买了手机,还买了保护膜和保护套,甚至还买了一个手机支架。  相似文献   

8.
语文七册10课《再见了,亲人》是著名抒情散文家魏巍写的,文情并茂,读来十分感人。新授一开始,我向学生简介了时代背景,随之引导学生初读课文。一位爱动脑子的同学在初读后提出了一个出我所料的问题。他说:“我对这篇文章有个意见。全文写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场面。但是,在告别时,双方都要说话道别的。这篇文章怎么只有志愿军叔叔单方面在道别,而送  相似文献   

9.
朱文娟 《今日教育》2013,(11):70-70
冯忠方老师写了一篇文章谈梅兰芳,说梅兰芳一生都坚持一个对艺术的态度,就是:“说我孬者,乃我师也。”梅兰芳拿手戏是《杀惜》,每次都爆满,大家听完之后,喝彩声不断,因此,梅兰芳演这出戏比较多,演完之后,他都是问观众对这出戏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  相似文献   

10.
我给您写这封信,是想表达对您的感谢之情,因为如果没有您教我,我也许还是一个作文不太好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11.
新一期校报出来了,爸爸特意挑出一篇文章让我读一读,并让我读后写一篇读后感。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为儿女发奋读书的母亲》。初读这篇文章,给我感受是这位母亲太伟大了,继而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产生很多感想。  相似文献   

12.
我读小学时,开始喜欢看书。记得有一回写作文,老师要求写出一个人的理想。当时我有十七八个理想,所以想不出该写哪一个。父亲说,当文学家吧。现在想来,父亲不过是随口道出一个美好的愿望,可当我写了这篇作文后怎么也忘不了。仿佛是庄重地许下了诺言;其实,我当时总觉得发表过一篇文章就是文学家了,所以不觉得这是奢望。那时我四年级。交了作文不久,我就开始尝试做文学家了。我根据一个听来的故事写了一篇文章,大意是甲出门拾到了钱包,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失主乙;而寻找过程中,甲的钢笔从口袋里漏出来让乙捡到,乙也正四处奔波找失…  相似文献   

13.
初一这一学期刚开始,我就要求学生每天依据字帖练字半页。我每天给他们批了以后再发给他们,从不间断,包括周六和周日。一个月之后,学生的字明显有了进步。一个周一,我在看学生周记的时候,发现一个学生给我提了意见。原话是这样的:我还要给您提个意见,就是不要光要求我们把字练好,您自己也要好好写。我会通过评语或别的形式检查您的字的,看您有没有进步。我给她写的批语是:说得很好。我虚心接受你的监督,从今天开始我经常练字,多谢!实际上我从上大学开始,也就是十几年前就开始练字了,只是担任了班主任工作后比较忙,练的时候…  相似文献   

14.
诠释女孩     
梦圆:我是一个初二的学生。不知何原因,突然对散文很钟情。我觉得散文与读者很接近,好似在面对面地聊天,容易让人融入其中。渐渐地,脑中“跳”出了一个念头:何不尝试着动手写一篇?今天,我终于鼓起了勇气,写下了《诠释女孩》这篇文章,并将它寄给你。梦圆,我真的是很用心很用心地写这篇文章的,我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变成铅字。上海市新榆中学初二钱琪  相似文献   

15.
小嘎屋     
《小火炬》2010,(12):26-27
漳州新桥中心小学叶夕尚:我在班里建了一个"编编社",我是主编,一些同学自愿加入,我就让他们写三篇文章,然后发给他们一张"编编证"。我每个星期会给他们布置一篇文章,我自己也会写很多文章,  相似文献   

16.
《父子情》写于1989年,距老舍先生去世有二十多年了,舒乙也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但回忆起多年以前父子相处的往事,舒乙还是满怀感激与深情。老舍是一位“平民味”很浓的文化名人。舒乙的这篇文章,记录下老舍作为一位父亲的种种处事方式,给我们的感觉与老舍给我们的固有印象是相符的。这篇文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年前,我将一个害怕写作文的女儿交给“教育在线”网站,一年后,“教育在线”网站还给我一个喜欢写作文的女儿!一年的时间,女儿竟然有了这么大的变化:由躲在角落读帖到大胆跟帖,由写单篇文章到开作文专栏、写纪实小说、写文学小说,由在论坛发言到主持个人主页,女儿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出了一个真实的自己,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相似文献   

18.
《成功之路在自己脚下》是金熙寅老师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从有理想、重美德、肯拼搏三个部分论述了一个人成功应该具备的条件。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受教育、感慨颇深。  相似文献   

19.
我记得就是八九十年代的时侯,陈东东写过一篇文章,谈到先锋诗歌和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是他比较早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实际上沟通的问题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最近修订的《中国当代诗歌史》不久就要出版,但是我给自己定位就是一个诗歌的外行人,对诗歌的评论肯定有很多离奇的东西,那么现在有一些学生问我大学里研究诗歌的教授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20.
王老师:您好。看了您写的《让人物动起来》这篇文章,我觉得很有收获,把写人的文章也写得比较生动了。但是,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写景物的文章时,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到动静结合,请您给我介绍一些好办法。感谢您。萧浩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