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案例一
师:(出示投影)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谁也不知道谜底在哪儿。请大家用心读读这句活,试着读出自己的滋味。 相似文献
2.
在2003年江西省吉安市小学语文教学比赛中,来自永新县的陈白贞老师执教《山谷中的谜底》,为全市的参赛教师及观摩者上了精彩的一课。时过境迁,陈老师那精彩的教学仍在我的头脑中闪烁并摇曳生姿。现撷取其中几个精彩的片断加以点评,以期和大家共勉。片断一:理性分析加感性领悟,学生入境明理动情。一、抓要点,理性分析(多媒体展示南北走向的山谷)1.出示山脉横切剖面图,帮助学生认识和区别山谷、山坡、山峰。2.认识方位坐标图(左西右东,上北下南)理解“南北走向”的意思。二、抓难点,探索解谜1.多管齐下,理解谜底。(1)谁解开了山谷中的谜底?你… 相似文献
3.
正【教材内容】《山谷中的谜底》为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第85-87页的课文。【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通过写两位旅行者揭开了加拿大魁北克一条 相似文献
5.
一、设计理念阅读教学就是着力于教,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生命潜能和发展本能,真正将学习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一种学生自主的、灵动的、深刻的、丰富的、充满魅力的活动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课教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课文要告诉我们的感悟理论,更具价值的是自主学习过程的展开及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一、检查复习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山谷中的谜底》。(学生齐读课题)【反思】改为学习《山谷中的谜底》的写作方法更明确,此提法让人误以为是阅读课,听下去才明白,其实是阅读课的延伸——作文课。 相似文献
7.
课文《山谷中的谜底》是一篇叙事简洁、说理深刻的文章。在教学中,首先要感悟文本,突出重点。在教学时,以读为主线索,边读边想象,让学生感受到雪松与积雪抗争时的情景,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让雪松那顽强抗争的形象清晰印入学生的脑海中。另外,要导之以行,突破难点。文中的启示比较难懂,也是本课的难点,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突破难点:首先,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与旅行者一道感同身受;其次,引导学生感悟旅行者的话语,把握重点;最后,联系生活实际,真正领悟课文语言内涵。 相似文献
8.
教学实录一:教师首先出示课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问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第3节中描写雪松的语句进行教学。师: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读书)生:老师,我觉得雪松很聪明,它不断地弯,再反弹。师:你还能读出什么?(学生再读)生:雪松不断地反弹,反复地……师:你觉得雪松有什么特点?生:不怕困难。生:雪松很有力量。师:你们再读读,不要放过每一个词。大雪压雪松,它会怎么想呢?相信你们还会有别的发现?(学生又一次读书)生:老师,雪松太了不起了,它不断地反弹。它是想先退一…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一、比比谁的问号多———培养问题意识《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从发现“谜”到揭开“谜底”,充满着悬念和智慧的思考,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探究的欲望。学习课文可从质疑课题入手。如:谜底?山谷中有什么谜?怎样揭开谜底?山谷中的谜底是什么?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作“鸟瞰全景式”的朗读,看他们了解哪些问题,又会产生什么问题。在与文本“远距离”对话中,学生不难发现山谷中特有的现象,知道山谷之谜是什么。但由于个体经验不同,关注点不一样,阅读困惑也不同,教师要再次鼓励学生质疑,如:东坡的雪松为什么能完好无损的保留… 相似文献
10.
《山谷中的谜底》记叙了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个奇异的自然景象。课文告诉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课文叙事简洁,说理深刻。本课第二个旅行者说:“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最后一个自然段:“确实,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理解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并能从中受到启发,是本课学习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合…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课时目标:1.感悟雪松弯曲的本领,明白这种弯曲是一种策略。2.领悟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又要学会适当退让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张惠莲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5,(Z1)
设计理念本设计注重学生读的训练,将读做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品赏课文。并通过泛读和精读,抓住课文的重点,读中体验,读中感悟,升华认识,获得思想启迪,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教学过程一、歇后语导入,激趣入文1.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歇后语,老师来说前半部分,你能对出后半部分吗?师:1.十五个吊桶——;2.竹篮打水——;3.老鼠啃磁盘——。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这些歇后语就像是谜语,它们都是人们在生活中深入研究和观察得来的。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山谷中的谜底》(板书课题)来看… 相似文献
13.
张惠莲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5,(7):69-69
设计理念,本设计注重学生读的训练,将读做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品赏课文。并通过泛读和精读,抓住课文的重点,读中体验,读中感悟,升华认识,获得思想启迪,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7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研读描写雪松的句段,联系生活与已有积累,感悟雪松的特点,尝试给课文写结尾。3.朗读原文,与本文比照,产生新的启示。教学重点、难点感悟雪松的特点,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悟"弯曲"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山谷中的谜底》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作者用洗练的文笔,通过记叙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告诉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生本理念就是教学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生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生本课堂,要求教师尽量精简对文本的讲解,将课堂上的大量时间还给学生。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使教师的指导作用落到实处?我们一直在尝试和探索。下面仅以《山谷中的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前几天,同学们为我做了好多生日卡片,并送给了我快乐和祝福.我特别开心.今天老师就随机抽取一些卡片读给同学们听,来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师:(指着一名男生)从女同学的贺卡中,可能抽到你的卡片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