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立宪派与革命派关系历来是史学界研究的热点,成果也相当丰富,但多数是从政治理论角度出发评析两派的关系,本文则着重从众多史料记载方面出发,以1905年到革命前夕的时间为经,史料为纬,解构当时的革命语境,重构爱国救亡的历史现实,较为详细地理顺两派海内外阶段性关系,以求更为全面地了解两派之间关系始末。  相似文献   

2.
近百年中国政治史,革命与改良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传统上,人们在研究中一般是褒革命而贬改良,但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总进程来考察,我们不难发现,革命与改良实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考察清末革命派与立宪派的活动,无论从双方的目的或性质上看,都具有更多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3.
清末立宪派是由地主、官僚、大商人等转化而来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政治派别 ,而革命派则是由手工工场主和一般商人转化而来的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政治派别。他们虽然同属于资产阶级 ,但由于二者的经济地位不同 ,出身不同 ,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 ,决定了二者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既有斗争又有联合。 一、由对立到联合作为资产阶级上层政治代表的立宪派 ,一方面因为它代表资本主义新的生产关系 ,同封建的生产关系和统治秩序相对立 ,因而 ,要求变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反对外来的侵略 ,具有革命性 ;但另一方面 ,它又主要依赖于…  相似文献   

4.
谭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复杂的政治人物,本文论述了辛亥革命时期,作为主宪派的谭延与革命派的关系,他在焦、陈被害事件及辛亥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他们的革命宣传,尤其是排满宣传,对于动员广大汉族官僚、知识分子和下层民众参加辛亥革命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他们的武装起义和暗杀活动,不仅加剧了本已严重的社会危机,造成清统治者的极大恐慌,而且也为辛亥革命准备了必要的军事力量;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们提出五族共和的建国主张,尤其是他们以革命和国家为重的大局意识,对辛亥革命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其作用来看,我们有理由认为,没有革命派,也就没有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作用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第一次举起民主共和的旗帜并且推翻了帝制,是一件具有破天荒意义的大事,但是当时先进者追求的自由、民主、宪政的任务却依然任重道远,这是一场带有"排满"色彩的政治革命;也是一场有限的、社会成本很低的政治革命。群觉意识是一个社会变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每一个社会公民的群觉意识,对于实现祖国统一,实现华夏儿女的共同愿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为了解决武器问题,采取了自制、缴获、接受馈赠、转借与寻求援助,以及购买等方法。其中,购买尤其是海外购械成为了主要模式,形成了三条主要购运线路,并积累了丰富的武器运送与分派经验;因海外购械线路甚长,辗转多地、多人,极易受到多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了诸次起义的失败,却间接推动了武器策略的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8.
辛亥时期,立宪派对革命进行了种种非难,认为革命是一种非理性的狂热,会造成死人如麻的动乱局面,造成秩序的破坏,招致列强的瓜分,妨碍建设的进行.革命派对此一一进行了驳斥,认为革命虽会造成一定的破坏,但在野蛮专制统治下,破坏只会更严重;革命是避免瓜分的根本途径;革命是为建设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开端,建立了中华民国,践行了民主立国、共和建国、宪政治国,使中国政治从传统迈向现代,实现了政治形式合法化、政治结构理性化、政治行为多元化。辛亥革命的是非功过,至今招谤涉讼,但遗产丰富,启迪深刻。民主、共和、宪政是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趋势,也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变革,需要立足现实实践,循序渐进,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0.
论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辛亥革命重要的意义在于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扫清了道路,实现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辛亥时期爱国女性革命活动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时期的爱国女性,不畏牺牲、积极勇敢地投身于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洪流中,她们或组建女军,与男革命军共同战斗;或发起"赤十字会",开展战场医疗救护;或组织女子后援团体,为革命募捐筹饷;或担负掩护及通迅联络工作;或参与制造、运送武器弹药;或组织女子侦探队,协助收集情报等等。这些活动彰显了女性的巨大力量,也充分说明了她们曾为辛亥革命的最后胜利作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前后,学堂乐歌从兴起、发展直至产生广泛的影响,经历了一个创作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的背后恰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剧变时代社会进程的反映。社会变革是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变迁的基础,音乐和时代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3.
民变是晚清政府最后十年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无论在次数上还是在广泛性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湖北民变是全国民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湖北民变的类型及原因、政府的"应变"举措、民变的影响和思考等三个方面的分析,可见民变推动了湖北辛亥革命的进程,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其社会效应是复杂多元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报纸,无论从作者群、传播内容、受众及销量等诸方面考虑,《民立报》对促成辛亥革命的发生、发展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它的兴衰也就与革命力量的消长息息相关。辛亥后,主要负责人的投入政治,思想上的一度对袁妥协以及袁世凯封建军阀势力的发展和过于强大,都是导致《民立报》最终走向停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刘大白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参与者。1905年,他加入光复会,投身革命事业。1910年起,他编辑《绍兴公报》,积极宣传革命。面对绍兴封建顽固势力的投机“革命”,他进行坚决斗争,力主易帜。在袁世凯阴谋篡权的过程中,他予以大力揭露和批判,对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力主征讨。最后被迫流亡海外,但始终心系革命。应该说,刘大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革命斗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淮海地区现代化起步早,但发展缓慢。辛亥革命前,淮海地区的现代化趋向仅具端倪。辛亥革命加速了该地区现代化的进程,辛亥革命后淮海地区现代化进程进入一个全面、快速发展阶段,现代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人文历史环境、政局、区位等因素是影响淮海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扫清了道路,并作了初步的探索。结束根深蒂固的传统制度,开启以民主政治制度为保障的政治现代化实践是辛亥革命完成的时代使命。因此,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深入考察中国政治现代化问题的内在因素及相关问题,辛亥革命是一个很恰当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论会党与辛亥革命的失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代会党组织的许多特点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不少特点有相通或相近之处,因而使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会党联络不仅有了可能性,而且具有必然性。会党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的基础和生力军。正因如此,会党内在固有的缺陷与革命派自身具有弱点相互渗透,共同影响,成为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议会作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标志物,中国人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后顺应时势,设立议会,引进了西方的议会政党制度,但这是一种被误读的宪政.  相似文献   

20.
1911辛亥风暴下的成都满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成都旗人问题的解决有别与其他省市,这是在成都当时特有的政治经济形势下汉满两族领导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