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加减凑整法”计算两位数乘法 ,比较简便、迅速。其方法是 :两个因数相乘 ,可以从一个因数上减去一个数 ,减去的数加到另一个因数上 ,将其中一个因数减成整十数 ;或将另一个因数加成整十数 ,再把加 (减 )后得到的两个数相乘 ,最后加上原来两个因数与加成 (或减成 )的整十数之差的积。例如 :1 . 86× 67=( 86+7)× ( 67-7) +( 86-60 )× ( 67-60 ) =93× 60 +2 6× 7=5 5 80 +1 82 =5 762或 86× 67=( 86+4 )× ( 67-4) +( 90 -86)× ( 90 -67) =90× 63 +4× 2 3 =5 670 +92 =5 7622 . 83× 76=89× 70 +1 3× 6=62 3 0 +78=63 0 8或 83…  相似文献   

2.
逻辑推理已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直接运用约束条件所作的推理称直接推理 ,在相同环境下设计局部的实验获取数据而作的推理称为实验推理 .推理题因其严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而为大家所喜爱 ,下面介绍几例推理名题给大家欣赏 .名题 1 古怪的算式 !在南大西洋的一个小岛上 ,岛上居民接受了阿拉伯算术中的十进制以及所有记号和运算法则 ,唯独改变了对十个数码 0、1、2、… 9所代表的数量 ,因而在他们的教科书上出现以下一些古怪的算式 :(A) 7-3 3 =-1;(B) 4× 9=3 9;(C) 74=6;(D) 8× 7=8;(E) 3 +4 × 5 =3 4;(F) 5 1÷ 2 =2 .…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技能的形成过程第一步:明确算理 67×2=?的算理有三句话:①一个因数67,十位上的数“6”表示六个十,用另一个因数2去乘67十位上的数“6”,二六十二,得12个十,即60 x2=120;②67个位上的数“7”表示七个一,用2去乘67个位上的数“7”,二七十四,得14个一,即7×2=14;③将①与②的得数120与14合在一起得134,即120 14=134。运用以上思考过程,进行口算,协助的算式需要“写出”四个: 60×2=120 7×2=14 120 14=134 …………………(1) 67×2=134 用 (1)这样的技术进行口算,比较麻烦,要提高口算的能力,会受到限制。因此,  相似文献   

4.
妙式共赏     
编辑老师 :我是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的一名初二学生 ,平时我着迷于一些有趣的算式 .下面是我发现的一例美妙有趣的算式 ,希望通过贵刊与更多的同学一起欣赏 .9× 9=8198× 9=882987× 9=88839876 × 9=888849876 5× 9=8888859876 54× 9=88888869876 543× 9=888888879876 5432 × 9=8888888889876 5432 1× 9=8888888889学生 :宋岑2 0 0 3年 12月 2 7日[编者后记 ]宋岑同学发现的这组算式很有规律 ,美妙有趣 .通过这组算式我们还可发现一个规律 :每个积的各位数字的和都是 9的倍数 .如81的各位数字的和 8+1=9=9× 1 ,882的各位数字的…  相似文献   

5.
在一本奥林匹克数学书中有这样一道趣题 :图 1将 0到 9这 10个数字分别填在图 1的 10个黑点处 ,使相邻两数的乘积加 1都是完全平方数 .分析与解 我们用枚举的方法 ,凑数如下 :0× 1+1=12 ,0× 2 +1=12 ,… ,0 × 9+1=12 .又 1× 3+1=2 2 ,3× 5 +1=4 2 ,5× 7+1=6 2 ,7× 9+1=82 ,且 2 × 4 +1=32 ,4 × 6 +1=5 2 ,6 × 8+1=72 ,还有 8× 1+1=32 .图 2由此我们可得图 2 .仔细分析一下上述凑数的结果 ,发现如下三个有趣的性质 :(1) 0乘以任何数a再加 1,总是完全平方数 1:0 ×a +1=12 ;(2 )相邻两个奇数的乘积加 1是完全平方数 ;(3)相邻两个…  相似文献   

6.
一、填空(16分)叫做第一级运算 ,()叫做第二级运算。2 一本120页的故事书 ,小明第一天看了一半 ,第二天应从第()页看起。3 一张课桌面积0.4896平方米 ,它的长是1.02米 ,它的宽是() ,周长是()。4 将1.28 +1.52=2.8 ,2.8÷0.25=11.2 ,3×11.2=33.6一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是()。5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或“=”。14.72÷0.92()14.7262.5×2()62.5÷0.56 将3.6÷1.2 +0.5×5的运算顺序改变为先算加法 ,再算乘法 ,最后算除法 ,算式应改为()。7 8.14÷0.36的商的最高位是在()位上 ,商取整数时 ,余数是()。8 3.84 ,5.06 ,7.38三个数的平均数…  相似文献   

7.
在实数的混合运算 ,整式乘、除的解答试题中 ,常有一些概念模糊性试题 ,解答时容易出错 ,现将常见的错误分析 ,总结如下 :一、不按运算顺序而至错例 1 计算 - 2 3 × 0 .2 5 - [4÷ (- 23) 2 × 9+ 5× (- 8) ]错解 :  - 2 3 × 0 .2 5 - [4÷ (- 23) 2 × 9+ 5× (- 8) ]    =- 8× 0 .2 5 - [4÷ 49× 9+ 5× (- 8) ]    =- 2 - [4÷ 4 + 5× (- 8) ]    =37.评析 :此题错解的原因在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乘法前先算乘 ,除在前先算除未用 ,正确答案应为 - 43。二、概念不清而至错例 2 计算 - 2 4+ (3- 7) 2 + 2 4× (- 3) 3 …  相似文献   

8.
有些数学题,用一般方法直接求解比较麻烦,我们可先研究它的简单情况或部分情况,从中受到启发,发现规律,进而找到解题方法。例12003个连续奇数的和与2003×2003的积相等,这2003个连续奇数中最大的一个是多少?分析与解:根据题意,连续奇数的个数与积中任何一个因数正好相同,而这2003个连续奇数太多了,我们不妨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尝试一下,从中发现规律:3个连续奇数:3×3=9=1+3+5,最大数3×2-1=5。5个连续奇数:5×5=25=1+3+5+7+9,最大数5×2-1=9。7个连续奇数:7×7=49=1+3+5+7+9+11+13,最大数7×2-1=13。……从上面三个算式的结果,我们不难…  相似文献   

9.
(1)a,3,4,6,8,12分析与解:我们发现规律:3×2=6,4×2=8,6×2=12 即所给的一列数中,某个数的前一个数乘以2,得后一个数.于是a×2=4,从而得出a=2.我们还发现将两个相邻的数相乘后,分别除以2,3,4,得下一数;如:(3×4)/2=6,(4×6)/3=8,(6×8)/4=12.故a×3除以1得4,从而得出a=4/3。说明:依据不同的规律,填写的数字不同,有多种规律和方法,开拓同学们的探索创新思维能力.(2)0,2,8,18,a分析与解:我们发现规律,各个数是偶数,分别除以2后得到数0,1,2,3,4……的平方.从而可得:每个数等于它的项数(n)减去1的平方的2倍.即2(n-1)2,如:8=2(3-1)2,18=2(4-1)3,于是得a=2(5-1)2=32.  相似文献   

10.
069583720316604938271729上面是一个由4与9组成的上下对称的数字三角形。你知道这个上下对称的数字三角形是怎样来的吗?现在我告诉你,它是一个12个“7”乘以12个“7”的计算过程,得数是一个24位数。你可能不相信,那么我简单地介绍一下运算过程(把12个“7”缩小为2个“7”)77×77=(7×11)×(7×11)=(7×7)×(11×11)=49×121=49×(10+101+10)=490+4949+490=5929把上面算式写成竖式,并省略式中的一些“0”,则得到根据这个算式,可以以此类推,从而揭开上面这个上下对称的“数字三角形”的奥秘。77×77494949495929奇妙的数字三角形!上海市@朱鹏…  相似文献   

11.
问题:下面是一个算式:1+1×2+1×2×3+1×2×3×4+1×2×3×4×5+1×2×3×4×5×6这个算式的得数是不是某个数的平方?(华杯赛决赛面试题)这是一道判断平方数的问题。解题关键是熟悉完全平方数的末位(即个位)数字的特征,先算出得数的个位数字是多少,并和它进行比较。从12=1×1=1,22=2×2=4,32=3×3=9,42=4×4=16,52=5×5=25,……,102=10×10=100发现下面特征:特征:完全平方数的个位数字只能是0、1、4、5、6、9这六个数中的一个。如果不是,便不是完全平方数。解题方法:先算,得数的个位数字=各加数个位数字相加所得和的个位数字。再应用特征,…  相似文献   

12.
汉字换数     
1.在下面算式中“我、是、小、学、生、好”分别代表1~9这九个数中的一个数。请你把式中汉字换成数字,使算式成立。我是小学生×好生学小是我2.下面算式中的八个汉字分别代表1~8这8个数,请你把每个汉字对应的数字找出来,使两个等式都成立。努+力+拼+搏=建+设+祖+国;努×努+力×力+拼×拼+搏×搏=建×建+设×设+祖×祖+国×国。筌汉字换数答案:1、21978×4=87912;2、1+4+6+7=2+3+5+8;1×1+4×4+6×6+7×7=2×2+3×5×5+8×8。汉字换数@东春  相似文献   

13.
上面的数字三角形有12排,每排都由奇数个7组成。这个数字三角形是怎样得来的呢?原来上面的数字三角形是12个“7”乘以12个“7”的运算过程。下面我们用3个“7”来证明一下:777×777=(7×111)×(7×111)=(7×7)×(111×111)=7×7×12321=7×7×(11111+1110+100)=7×(77777+7770+700)=7×86247=603729把上面的算式改写成竖式,并省略一些0:如此推下去,我们对上面的算理就明白了。奇妙的数字三角形!上海市@朱鹏程  相似文献   

14.
下面是一个错误的算式: 2×9+3×8+4×6-17-5=50 请你将其中的两个数对换一下,使等式成立。分析与解:我们以原算式的结果与50相差数为突破口,因为2×9+3×8+4×6-17-5=44,所以调换数字的结果是使算式结果增加6。  相似文献   

15.
一、利用归纳法 ,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例 1〕初二《代数》课本第 182页 :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 :   ( 1) 2 23=2 23;  ( 2 ) 338=338;   ( 3) 4 415=4 415。  学生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 ,可验证为 :   ( 1) 2 23=83=2 2 × 23=2 23;   ( 2 ) 338=2 78=32 × 38=338;   ( 3) 4 415=6 415=4 2 × 415=4 415.  在此基础上 ,提出猜想问题 :  ①推想 552 4 的变形结果 ,并进行验证 ;  ②针对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 ,写出n(n为自然数且n≥ 2 )表示的等式 ,并给出证明。  这道题在解答时 ,要求学生先用几个实例试试 ,然后…  相似文献   

16.
一、你会算得又对又快。76-50=48÷8=9×6=500+700=3×7=15+65=180-90=40÷5=27÷9=9×9=560+70=1200-500=40+240=47-15=63÷7=32+16=116+74=72÷8=16-7×2=36÷9+9=二、填空。1.3099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2.35块糖每5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份。3.根据“三六十八”这句口诀,写出两个除法算式是()和()。4.3048从右边起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位,它是由()个千()个十和()个一组成的。5.用2,0,6,9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6.五千零三十写作:();由3个百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7.()里最大能填几?4×()<3172>9×()…  相似文献   

17.
第一课时复习重点:四则混合运算。复习步骤: 一、单项训练。 1.口算。 25×4 26+20 100-24 50÷2 78-8 75÷75 1000÷8 0×38 73+27 54÷1 84÷42 151-151 12×30 34×5 19+28 这里注意强调:同数相除、同数相减等特殊情况下的计算。 2.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说出计算的思考过程。4×12×25 226-138-62 1500÷50071+36+64 57×0×223 164×34÷3449×11-49 54×7+3×54 12×25 3.根据题意,在横线上列出综合算式。(注意中、小括号的用法) ①(?) ②18-4=14 14×5=70 80+70=150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道题目:观察下面两组算式,找一找每组的规律,再分别写出三个这样的算式。第一组第二组①2/5×2/7=2/5-2/7;①15/8×23/5;15/8+23/5;②4/9×4/(13)=4/9-4/(13)。②14/5×21/4=14/5+21/4。我们在学生课外活动时,向他们出示了这一道题目,可不少学生不知所措。经教师点拨一一先考虑等式右边到底是什么,他们终于发现:第一组①、②两式分数的分子,等于两分母之差。即:当 a=y-x 时,这一规律可表示为 a/x·a/y=a/x-a/x(a、x、y 为自然数)。这样,三个同样的算式,也就很快地找到了。实际上,这是异分母分数减法法则逆向的逻辑变形与运用。  相似文献   

19.
奇妙的3     
请你在下面的算式中,加上学运算的符号:+、-、×、÷、及(使其得数分别为:1、2、3、4、5、6、78、9、10。(答案下期找)!33333=1"33333=2#33333=3$33333=4%33333=5&33333=6’33333=7(33333=8)33333=9+*33333=10(湖南益阳橡塑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陈立摘荐)奇妙的3$湖南益阳橡塑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陈立  相似文献   

20.
奇妙的“9” “9”这个数,特别奇妙,它与任何数相乘所得积的各位数字之和,必定等于9。 例:9×2=18 1+8=9 9×5=45 4+5=9 9×3=27 2+7=9 9×6=54 5+4=9 9×4=36 3+6=9 9×7=63 6+3=9 它并非仅限于1——9的数相乘。它与任何数相乘,所得积的各位数字之和都等于9。(如果积的各位数字相加之和不等于9,而是两位烽或多位数,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