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美与生活构成了一种"对话的辨证法".美的活动在直观中才能达到本质或者说,让本质呈现于审美直观之中,作为"本质直观",美的活动其实也是"回到事物本身"的本真生活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道是中国思想的最高范畴.庄子有个观念叫做"天人合一",庄子说:"人与天,一也."人与天是合一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老子的"道法自然",即道就是自然,庄子思想基本上同于老子.他对美的著名言论是"天地大美",老庄的美在道,美在自然.然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等于"应该",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庄子认为通过"心斋"、"坐忘"的历炼,才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境界.  相似文献   

3.
数学之美     
罗丹说"自然总是美的";伽利略则宣称"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所以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说"数学很美".19世纪大数学家高斯就说过"数学是科学中的皇后",它是一门最美的科学.数学的简洁美:爱因斯坦说过,"美,本质上终究是简单性."他认为,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数学的简洁美在于定义、规律叙述语言"一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笔流畅优美,风格清新典雅,构思精巧细腻,情景交融,意境优美,意蕴深厚,是现代文学的经典美文.对这样的美文,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析方式,必然会淡化美文的色彩,瓦解美文的生命,不能彰显美文之美.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学应该直面于"人",根植于"爱",发轫于"美",着力于"导",作用于"心".那么,如何通过教学传递这份美?让学生感悟、收获这份美?我觉得美文需要教师"美教",也需要学生"美学".  相似文献   

5.
李孝维:一谈到美,常人很自然地就联想到雍容华贵的牡丹,幽香清远的兰花,还有断臂的维纳斯,救灾的兵哥哥……圣人孔子所谓的美即"仁",韩非所谓的美即"法",老子所谓的美即"道".我这里要谈的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美.  相似文献   

6.
教育本质表征着"教育是什么",而对"教育是什么"的回答既是确定的,也是变化的.这种境况与探寻教育本质的方式有着直接的关联.传统的"我思"与现象学的"我看"、"我做"的本质探寻方式各有利弊,在探寻教育本质时应采取多种视角,相互补充,以便更加全面地揭示出教育的"本真".  相似文献   

7.
"建筑美学"是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层次美、结构美、整体美等对改变当下封闭式、堆砌式、叠加式的数学教学具有较为现实的启示.从"个"到"类",从"碎"到"统",从"知"到"智",数学教学能够显现整体之美.教学中,教师要搭建"知识之柱",建构"知识之梁",形成"知识之墙",构筑理想的"数学大厦""人生大厦".  相似文献   

8.
意为文之"魂".感悟独特、体验真切之"意",才能铸就个性鲜明之"魂". "小荷" "尖尖角"上的蜻蜓,美就美在清新、洒脱,美在姿态独特,美在"立"他物之未"立".  相似文献   

9.
陆建华 《天中学刊》2001,16(1):9-14
庄子人学包括人生困境的追溯、人的本质存在、人由非本质存在向本质存在的转化三个方面.庄子认为人生困境在于物对抗我、我异己而存在,表现为"有待"、"有己"的失"性",困境之因在于认识上的"芒",即仁义是非的阻隔,"芒"又导源于我之"成心"--主观一己之意志;人的本质存在是人的无待、无己、胜物、自由、对他人的"无用",是物我矛盾的超越、本性的完满实现("足性");从困境走向自由--逍遥之路,在于消除仁义是非,进而"得道",其一般方法是"忘"("外"、"虚")"心斋"、"坐忘",但"得道"的具体途径因人而异,且只是一部分人的"专利".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无中生有",是"破旧立新",是"标新立异",是"独辟蹊径".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创立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学生创新能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空气".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记得有一个整形医院的广告语是"我来自韩国",而作为"加猫外教"的创始人,我不得不如实地说"我来自北方的农村".在我上大学前,我不认识任何一个"洋人",只认识村里放羊的四叔.  相似文献   

12.
新实践美学固守着美的本质的传统论点,身陷迷途而不知返。"美是什么"命题缺少必要的逻辑前提,使所有肯定性的回答都陷于诡异之门:越是要证明该命题的合理性,越是在证明其不合理性;只要是在寻找"美",就是在证明没有"美"。彻底否定美本质不等于反本质主义,也不等于否定人文科学。人文研究借鉴自然科学成果是势所必然。审美之所以可能,其关键性因素不是"美本质",而是大脑神经系统中"认知模块"的存在和效用。  相似文献   

13.
一、人格的含义 "人格"一词的词源是古拉丁文persona.即面具.面具,原指代表戏中角色特定身份的脸谱,后来被引申为一个显示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我们知道,人格由两个层面组成:一个是真实的、本质的自我.简称"内我";另一个则是外在表现的,包括言行、举止等,简称"外我".即人格面具.这两层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因而,通过面具展现的这种"形象",既可能是真实的自我的外在表现.也可能是虚伪的、伪装的自我.  相似文献   

14.
都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一直在"爬楼梯".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我一直在"掘金". 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提到多数同学都叫苦连天的写作文,对于我,那是"小菜一碟",这真是"书助我也".  相似文献   

15.
"人本质"不是"自由",故而"自由美学"不足为训,应予解构。"人本质"是"自我",从"自我"出发解释"美本质", 建立"自我美学",也许正构成21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必然选择和真正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6.
有人认为文字的本质是"形",是以"形"示"义",并且,因为文字是不能记录语"音"的,所以不能说"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这样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文字的本质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17.
语言在教师的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对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要与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以便加深了解,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语言就尤为重要.为此,班主任与学生的每一句谈话,乃至每一个词都要反复推敲,让班主任的话语蕴涵着一份"诚",一种"美",一份"趣",一份"情".通过近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笔者将班主任工作的语言艺术归纳为"以诚动人,以美育人,以趣引人,以理服人".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要求人们"五讲四美",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准则.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要讲求"五讲四美","五讲".即讲"读"、讲"写"、讲"交流"、讲"质疑"、讲"创新",这是语文课堂的基本功训练;"四美",即视觉美、听觉美、感觉美、自觉美.这是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做到这"五讲四美",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和谐美好.  相似文献   

19.
正一、什么是美美是和谐.公元前六世纪末的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的本质不是物,而是数."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和一种数".人身体的美,就在于"各个部门的比例对称".音乐的美,则在于"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艺术作品的成功,"要依靠许多数的关系,而任何一细节都是有意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类在不断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地体现和丰富了人的本质;同时,人也在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20.
正美是什么?从字典上解释:"好看"、"令人满意的"、"得意".美学界众说纷纭,但无论哪种说法,美的本质是不变的,它是人的一种心理愉悦感受.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在不断地追求美、发现美、创造美,同时也在欣赏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