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石器时代的“女神”现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始宗教话题,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崇拜方式。中国“女神”昭示着中华大地史前原始崇拜、原始宗教及巫术文化的繁荣。“女神”现象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这种神秘的崇拜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史前人类社会生活的真实。  相似文献   

2.
如果对史前女神现象接地域进行比较研究,可有东方女神和西方女神之说;从时间序列上看,东方女神的问世又晚于西方女神。这一从人类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的“女神”崇拜现象,与当时人类婚姻、生育、生产、文化等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东西方女神,都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自发形成的崇拜方式,不存在相互影响乃至传承关系。它展现的是对苍天的乞求,反映的是当时作为弱势群体的人类面临生存挑战的无奈。这种相对独立存在的、具体的、单一的原始宗教崇拜和信仰,曾经占据史前社会原始先民的文化精神世界长达二三万年。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女神崇拜又与巫术活动相掺杂,构成了文明起源的主要因素,对推动人类社会由野蛮向文明过渡起到了其他文明因素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易经》中的卦爻符号是伴随着华夏史前人类历法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完善而完善。恩格斯的“劳动把猿变成人”的所有观点不可否认,但恩格斯在阐述人类思维及语言产生时,却未涉及史前人类思维及语言的载体是什么。《易经》卦爻符号向我们透露史前存在着“一个人类表述思维的由低级到高级的符号演变时代”。而历法的产生正是这一符号时代的伟大成果和有力证明。劳动、人类思维、符号语言共同完成了猿到人的伟大转变,缺一不可。《易经》的二进位制思想来源于人们在创制历法时,对自然界白天、黑夜、日升、月落的二进位制的观察及总结。  相似文献   

4.
原始社会的制陶工艺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人类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是经济和生产能力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的器的产生是旧石器时代过去新石器时代到来的主要象征,是人类中前化时代“大飞跃”的一个重要标志,陶质材料和陶制品的出现不仅在史前艺术和发展中具有有划时代的意义,即使使在人类明发展史上也有着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是长度概念教学中常见的考查方式,作为小学阶段最后一个长度单位的“千米”也不例外。千米不像厘米、米等长度单位可以直接提供可视性材料,而需要借助单位“米”进行间接推算建立概念。为此,“米”成为与“千米”内在联系最为紧密的长度单位,然而两者也成为学生填写单位练习中容易混淆的一组对象。  相似文献   

6.
说“吃”     
中国传统语言中有着“吃文化”的显著特点,吃有“口腔化”的倾向。这个“吃”字在语言文字中的确俯拾皆见。人们见面打招呼和日常生活用语,以“吃”字起头的话很多。例如,邻居或熟人见了面多是说“吃饭了吗?”家里有未成年的儿女或有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老百姓称为“吃闲饭的人”。民间百姓在家里宴客,入席落座后主人总是客气地说一句“今天没有好吃的,请包涵”。吃,衍化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吃文化”,与社会、文化、经济密不可分。古人“茹毛饮血”,帝王“钟鸣鼎食”,今人“吃讲营养”“吃讲科学”,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不同时代…  相似文献   

7.
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区分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我们发现,虽然学生都能熟记常用的长度单位和常用的面积单位分别有哪些,也十分明确长度单位是一条线段.面积单位是一个正方形,但是像“课桌高80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是36厘米”等错用单位名称的情形,在学生学习面积后的一段时间内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8.
识字与写字     
丁卫 《贵州教育》2023,(Z1):58-62
<正>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指出:“识了字的孩子,在发育成长上是一次飞跃,正像有历史记载以后的人类同史前人有很大的区别一样。”当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定会在阅读、表达、思维等多个方面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妻”字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受麦克伦南人类古有掠夺婚习俗之说的影响,于语言文字等领域搜寻例证发明中国古有掠夺婚习俗之说。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承“新说”,认定“妻”字是中国古代掠夺婚习俗之反映。本文对此提出数点疑义;并简述中国古无掠夺婚习俗的原因,从根本上否定了《字典》等对“妻”字的解释。遂又参考汉儒之说,提出“妻”字本义是“与夫齐等的女主人”  相似文献   

10.
《小学时代》2011,(5):7-7
你认识“史前冰人”吗?他是我们的老老老……前辈了。这位“远古人”是在阿尔卑斯山的奥茨地区被发现的,是目前人类发现最早且保存最完好的人类遗体。科学家亲切地称他——奥茨。史前冰人给大家展现了5000年前的人类的相貌、衣着和药品:年龄46岁,身高5-25英尺(约160来),身上有多处伤痕,衣物包括帽子、3层衣服和一双靴子。奥茨的帽子是由熊皮缝纫而成,鞋底为了保暖还塞满了干草。  相似文献   

11.
词汇同语法语音一样,是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Nation,1990)之一。但是,英语水平偏差的学生往往在词汇的独立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本文从介绍词汇和单词之间的关系入手,并系统地讲解了关于英语词汇学习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论语》双音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汉语双音词少,单音词多;现代汉语单音词少,双音词多。汉语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大变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本文对《论语》的双音词进行专题研究,统计总结双音词的数量及其分布.双音词的构成方式、结构分类以及双音词的词类,并对有关词双音化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浅析新词语的来源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份,其自身的不断更新与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语言自身不断演变的必然结果。本文主要针对近二十年来大量出现的新词语,探讨了其产生的因素并阐述了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所形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以生成语法理论为框架,通过对位于实义动词之前的“去”的考察,提出位于实义动词之前“去”已经失去了作为实义动词的功能和词性,具有[-v]的特点,偏向于助动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5.
为扩展分词知识库,提高自动分词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学习机制的汉语自动分词系统。该系统通过对逐词匹配法进行改进,结合分词规则来实现自动分词,并采用统计提取等自学习机制来完善和丰富分词知识库。模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获取知识,获得较高的字段切分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词的问题一直呼吁汉语语言学家要关注汉语的特点,从汉语自身特点出发解决有关“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汉语的虚词研究可谓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学者就已经开始注意到了虚词及其用法;汉代以后,虚词研究有所发展;到了宋代,我国学者开始提出“实字”“虚字”这两个词类名称;清代是中国古代虚词研究的鼎盛时期,整个虚词研究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8.
本简要回顾了汉语外来词的基本情况,从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汉语外来词数量巨大、特色独具的深层原因及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系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词汇量不足是长期困扰我国英语学习者的一大难题。因此,如何使学生尽快提高词汇量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从单词的结构,单词的词性和词义三个方面出发,通过联想思维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词汇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语内迁移(intralingual transfer)和语际迁移(interlingual transfer)两方面对词性失误原因进行归类分析(语内迁移又从词汇的语法分类性,词汇的转类性,词汇的复合性,词汇的派生性四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说明英语教学中词性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阐述如何进行词性教学,并从中引出对词性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