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一、传授知识的精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宝贵的45分钟,给学生以最精的知识信息,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在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种种迹象表明,小学生升初中后,往往觉得小学学过,初中还在学,教材内容的重复性,因而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些表明了小学与初中在教材的衔接上出现了不应有的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其实,问题就在于“衔接”上。这次新大纲很明显就给予了一定的考虑:小学低年级课文贴近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与想象的关系,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年级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并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发展的空间.为语文教师施展才华搭建了舞台,让所有的语文教师感到语文教改的魅力。为了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改革,深入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和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成绩,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进行“三改”。  相似文献   

4.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语文教学中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高效。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5.
“度”,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作为衡量客观事物的尺度和标准。反思当前的语文课堂“乱花渐欲迷人眼”,少数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新课改的理念,盲目跟风,无所适从,一些不适当的、走极端的教学行为造成了语文教学的失“度”。  相似文献   

6.
7.
新课标认为正确处理基本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关系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语文教学中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拓展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刻感悟、认知表达和创造。  相似文献   

8.
<正>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系统认识,反映在课例设计与教学的具体行为中。教师教学行为中隐含的"课程哲学",将有助于教师解决文本的研读问题和教学技术的问题。"教师即课程",即是将语文课程意识优质地体现于教学实践中。一、观点的冲撞:精读与拓展的相互补充文本提供的仅仅是范例,范例学得再好,如果缺少相应的巩固材料与手段,违背学生掌握学习技能的规律,还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以往,我们将一篇文章咀嚼得十分细致,逐一喂给学生,在课堂上,学生伴随教学环节的丝丝入扣,流畅地思维,获得文本提供的知识与技能,但由于缺乏跳出文本的宽阔视野,师生都被紧紧  相似文献   

9.
教师对语文课程的系统认识,反映在课例设计与教学的具体行为中.教师教学行为中隐含的"课程哲学",将有助于教师解决文本的研读问题和教学技术的问题."教师即课程",即是将语文课程意识优质地体现于教学实践中. 一、观点的冲撞:精读与拓展的相互补充 文本提供的仅仅是范例,范例学得再好,如果缺少相应的巩固材料与手段,违背学生掌握学习技能的规律,还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以往,我们将一篇文章咀嚼得十分细致,逐一喂给学生,在课堂上,学生伴随教学环节的丝丝入扣,流畅地思维,获得文本提供的知识与技能,但由于缺乏跳出文本的宽阔视野,师生都被紧紧束缚于文本,教师只顾着让学生往文本里面跳,文本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束缚学生自主学习的器具.  相似文献   

10.
许秀梅 《学苑教育》2012,(23):91-92
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灵活运用教材,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重度智障学生也能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语文中参与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胡宗江 《山东教育》2005,(13):34-34
悟性教学的基础是在大量阅读中的感悟。小学语文悟性教学应确立学生为感知主体,对语言材料、语言意义进行直观感知,将学生和教师从知识术语和理性分析中解放出来,还语言文字本来的生动和活泼,回归到语文的本质上来。  相似文献   

12.
反思当前的语文课堂,一些不“适当”的、“走极端”的教学行为造成了语文教学的失“度”。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年,改革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加上近年来新的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各地的语文课堂早已打破了传统的讲读背的模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然而,包装再精美的课堂如果缺少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探究,缺少了学生个性的感悟和体验,也无法实现我们的语文教学目的。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最终还应该回到“读”和“写”上来。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段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由此看来,能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产生独特的体验的语文课才能称得上是好的语文课。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最终还是离不了学生的“读”与“写”。  相似文献   

14.
“度”,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作为衡量客观事物的尺度和标准。反思当前的语文课堂“乱花渐欲迷人眼”,少数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新课改的理念,盲目跟风,无所适从,一些不“适当”的、“走极端”的教学行为造成了语文教学的失“度”。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小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较为普遍的非语文手段,主要包括:多媒体使用过度,冲淡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交叉学科整合过度,淡化了语文课程的特性。其危害性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地避免。  相似文献   

16.
古人说“文以载道”、“文道统一”,就是说文章反映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主观思想意图,文章的內容是一个人的思想修养、道德情操的体现。而以讲授文章为王要内容的语文教学,客观上要求教者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带领学生体会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內涵,即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总是把一定的观念、思想和情感灌输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思想教育。讲授一篇课文,同时完成智育、德育双重任务。简而言之,在实践中应具体注意“三传”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不少人探究了问题的症结。我认为当今语文教学中的主要问题都根源于一种错误的教学倾向,即语文教学的“考试化倾向”。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改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该如何施展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效益呢?我们的体会是善于处理好三个“度”。 所谓“度”,从哲学上讲,它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质和量的最佳统一,是事物保持一定质的最优化的  相似文献   

19.
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这在哲学上称之为"度"。世界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性和规律,这些特性和规律使事物保持一定界限,人们注重遵照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在此前提下说话做事,就是适度。适度,通俗地说,就是适宜,适中,恰到好处。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一个语文教师要想使自身的教学恰到好处,尽力避免出现教学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理论提出至今,语教学改革始终以“三个面向”为指南,进行着语教学的构建与革新,包括:教育现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