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五四"时期是近现代中国发展进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当时许多教育界精英人物对于中国教育出路的探寻,对近现代的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其消极方面(这恰恰是人们所忽视的)就是把教育看做是政治的辅属物,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相应的缺乏从教育发展自身规律的角度来探索解决当时中国教育中实际问题的出路,为后来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教育的曲折发展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的文化民族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四”前后以辜鸿铭、杜亚泉、粱漱溟等人为代表的文化民族主义,是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文化革新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主张;“五四”时期的时代特点决定了文化民族主义的复杂品格;文化民族主义对传统儒学持肯定态度,认为它不仅仍然适用于目前中国社会生活的需要,且对西方社会有益;在中国近代史上,文化民族主义不仅作为一科学术思想,还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甚至政治倾向作用于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是现代中国很富于个性的一位文化名人。在气势磅礴的“五四”反传统的呐喊声中,他的文化心态尤其具有特色。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郭沫若正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心态,回答时代的挑战,才成为时代的骄子的。研究郭沫若留学期间,即“五四”时期的文化心态,无疑会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五四”是一个充满着新与旧冲突的动荡的时代。旧的士大夫发出哀鸣而躁动不安。新的知识分子兴奋而充溢着阳刚之气,他们从鸡蛋壳中冲脱出来。打破封闭,求异创新,然而艰难的跋涉、痛苦的反省也从这里拉开序幕。一“报热”过后的社会沉寂,随之而来的则是一代打着“主义”旗帜的“寻路者”中国近代的文化“根热”,始于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的拜上帝教。洪秀全希望从东西方共同的天上的唯一真神和主宰——上帝那里,寻找天下具有同一“德性”的上帝教养的子民。实际上,他的上帝观被儒教化了。结果,“根”找到了,“天国”也随之从  相似文献   

6.
作为五四大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五四文学翻译,不仅是一种翻译现象,还是一种文学现象,文化现象。五四文学翻译思考研究的重点应该体现在中国文学流变与外国文学的深层联系,即外国文学的哪些因素被中国作家所择取,如何择取、变异及中国化的过程;20世纪中国文学某些特征是在怎样的情势下,以什么为参照与样板而形成的,即辨析20世纪中国文学某些新传统之原型及其最初的积极意义和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作为五四大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五四文学翻译,不仅是一种翻译现象,还是一种文学现象,文化现象。五四文学翻译思考研究的重点应该体现在中国文学流变与外国文学的深层联系,即外国文学的哪些因素被中国作家所择取,如何择取、变异及中国化的过程;20世纪中国文学某些特征是在怎样的情势下,以什么为参照与样板而形成的,即辨析20世纪中国文学某些新传统之原型及其最初的积极意义和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本刊编辑部曾多次举行由大专院校、中学、小学等教师参加的“笔谈会”。现将其中的一部分稿件加以刊登,以飨广大读者,并期对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在十月革命后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它是思考后的抉择,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走向文化自觉的起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自觉最突出地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一大批民主主义者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二是自觉地将复兴中国文化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在十月革命后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它是思考后的抉择,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走向文化自觉的起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自觉最突出地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一大批民主主义者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二是自觉地将复兴中国文化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或者认为郭沫若在“五四”时期对孔子的评价带有“主观随意性”,或者认为“五四”否定孔子是错误的,而郭沫若对孔子的崇高评价是科学的。这两种对立着的观念都只看到了郭沫若对孔予以及儒家文化崇拜的一个方面,而没有从两者的内在联系上深刻把握郭沫若对孔子选择的价值意义。郭沫若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的认同,是他生活体验的选择、文化创造的选择和国学研究的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错综复杂。但百川归海,在各种思潮的相互比较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进而取得了主导地位。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探讨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历史必然性,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而且对我们今天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且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就是因为中国…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的文化变革是当时社会变动中最具本质意义的变革.这场文化变革的核心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文化来指导中国社会.先进知识分子发动白话文运动、进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开展东西方文化的讨论等文化战线上的斗争,目的是要为中国确定一种能够指导社会前进的文化.知识分子的变革思想代表着五四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五四"时期是新文化与旧文化的交锋期,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反映了中国近代文化的进步,开阔了中国歌曲在艺术上的新空间。五四运动时期不仅是我国艺术歌曲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反映人民群众思想进步的时期。其艺术歌曲主要特征有:演唱风格很独特,创作品的艺术价值很高。它们充分展现了思想内容与完善的艺术形式高度统一的艺术境地。因此,本文着重阐述了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演唱意义及价值,旨在更深入了解五四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和达到更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1879-1942),原名乾生,后改名由己,字仲甫,安徽怀宁人。他的一生不仅是文化追寻的一生,更是投身于文化启蒙的一生。陈独秀的文化启蒙运动就宏观而言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心而展开的。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领袖的陈独秀,曾在这历史巨潮中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以超人的智慧和勇气重新评判着中国传统文化,精心设计着新文化的规范与走向,以德、赛两先生启迪民智,改造国民性,推动中国现代化之进程,功勋盖世。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五四"时期梁漱溟先生的文化思想研究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研究深刻认识到,对"五四"时期梁漱溟儒学观的研究非常薄弱,需进一步强化。研究梁漱溟"五四"时期文化思想,有助于深化对梁漱溟儒家思想的认识,对于进一步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研究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应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源头应追溯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最早提倡现实主义的是陈独秀.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家和思想家.文学研究会的首席理论批评家沈雁冰为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创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可是直到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一九○二年,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十八号发表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中提到:“麦喀士(即马克思),日耳曼国(即德国)社会主义之泰斗也。”这是中国人最早提到马克思名字的文章。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四十二、四十三号上发表的《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一文中提到:“麦喀士,社会主义之鼻祖,德国人,著述甚多。”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对于"五四"时期中国现代音乐领域在美学思想上取得成绩和进步进行分析,对于时代背景下我国音乐美学理念呈现的特征和代表人物进行论述和评价,对我国音乐美学在"五四"阶段的成就和建树进行总结。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五四"时期的音乐美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之一,他光辉的一生是我们知识分子学习的典范。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他和其他一些先进人物一样,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他的思想发展道路,对我国今天的知识分子来说,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瞿秋白同志怎样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呢?五四运动是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五四前,他是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