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很欣喜地看到针对同一篇课文的两堂不同设计、不同风格的语文课。 首先,这两节课的切入点明显不一样。第一节课老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第一、二自然段,在读中体会到这是一只快乐的、爱唱歌的小鸟.甚至有同学说到小鸟的自信。而牟老师的课,从一群孩子打伤了一只小鸟的故事开头,来看这一行为的后果,来认识这只小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文本简析 《一只小鸟》是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中,作者冰心以清闲柔美的笔触,写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每天在巢里快乐地啁啾着,当它探出头来看见了大地一片好景致,兴奋不已,飞到枝头唱起赞美自然的歌声。树下的孩子看到小鸟,每天听小鸟唱歌,可是最后却用弹子将小鸟射下来,  相似文献   

3.
张馨老师执教的《爬山虎的脚》一课曾在1997年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第二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活动,获优质课一等奖,并被专家赞誉为唯一没有争议的课。这节课在当时有两个重要突破:一是解决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问题;二是解决了如何把一篇课文用一课时讲完,即加快节奏、加大容量的问题。时隔十多年,今天再来审视  相似文献   

4.
文莉 《四川教育》2007,(11):22-22
《一只小鸟》是冰心作品里一篇催人泪下、促人深思的课文。对"小鸟"形象的把握,是学生能够对话文本的关键,也是把课上厚的着力点。杨丽老师在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融生活体验于语文学习,化文字为生动的画面,化文字为美好的情感,化文字为高尚的道德,不露痕迹地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质疑与思考,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文章的优美意境,积累好词佳句,感受文本的特点。2.体会《春潮》与《三月桃花水》的不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桃花水的赞美和对春天的热爱。教材分析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一、导入1.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引读第一自然段。(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遮屏功能依次出现三个小动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教学目标1.认识"蛋、取"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孩子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以品悟语言文字为主轴,以激活学生想象力为教学策略,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品析词句,想象写话,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体会盘古乐于献身的精神,以及他所创造的宇宙美丽的形象,积累语言,培养学生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谈话导入,走进夏天师:(板书:夏天)看到黑板上的词语了吗?谁来读读?一起读。如果现在就是夏天,你最想干什么呢?生:我最想吃冰糕。生:我最想游泳。师:哎呀,听了你们的描述,我们大家心里都痒痒了,真想快点儿到夏天,那还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迷人的夏天。【点评:上课伊始,教师首先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 《放小乌》(国标本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这篇课文主要有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一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两年前自己选择这篇课文上了一节校本研讨课,巧的是,今年校内指定它作为教学内容进行赛课。翻开两年前的教案,发现诸多不适宜的教学设计与安排,因此进行了较大幅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2—3自然段,品味语言,感情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2.初步学会列提纲背诵2-3自然段。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种有害的观念,那就是“一次完成”论。所谓“一次完成”论,就是教师在教完某篇课文之后,就视为完成了任务,从此,再也不让学生研论这篇课文了,学生学习课文,只要老师教过了,也视为完成了任务,从此再不诵读这篇课文。实际上,读文章不是这么回事,“文章不厌百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教材简析】《两只鸟蛋》是一首浅显易懂的儿童叙事诗。在学习了《识字三》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课,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对课文里出现的生字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朗读课文和理解文意难度都不大。因此,要紧扣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拓宽阅读面。【教学目标】1.认识"蛋、取"等12个生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6.
一、读题质疑1.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小动物过冬的故事,好吗?(板书课题)2.谁来把这个故事的题目读一读?3.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如有哪些小动物,它们什么时候开始过冬的,用什么方式过冬,到什么时候结束的……)  相似文献   

17.
设计理念《七月的天山》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本课教学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通过自读、品读、美读、想象,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感悟文章优美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大伟 《云南教育》2005,(31):23-23
我曾两次教学《灰椋鸟》。这篇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在两次教学中,我对这一段的教学方法作了不同的尝试,其效果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9.
《理想的风筝》是苏教版教材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苏叔阳把浓浓的师生情意融入了平淡的文字之中,如何让学生读出情,品出情,升华情,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周华东老师执教的这篇课文,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让我们震撼,给我们启迪!一、学词语——横看成岭侧  相似文献   

20.
《水》教学     
一、课前谈话,确定奇迹之得师: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海伦·凯勒》吗?这篇课文有没有告诉我们海伦学会的第一个手语单词是什么?生1:爸爸。生2:妈妈。生3:一二三四中的一。师:告诉大家,是水。海伦认识了这个字,生命的奇迹从此开始了。今天,我们来学习早已经认识的水字,看看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