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中提出了任意长一维离散W变换的分裂基算法,所需加法运算量比目前已有的最快速算法减少25%左右  相似文献   

2.
继微小说、微博、微信等微事物出现后,微电影应运而生,并以迅猛之势快速发展,成为微时代中"微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作为一种新的媒介传播平台,微电影丰富了电影产业形态,更日趋成为品牌推广、旅游营销、城市形象推广、公益观念传播的新宠。  相似文献   

3.
微博与微信等微传播平台的普及,昭示着以信息化为依托的微时代到来。教育环境的变革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微"特点。本文以微传播为研究对象,对微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结构主义、符号学视角的分析,白沙品牌在传播的意义上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比如为了避免传播主题的泛化,需要将传播主题的内涵意义进行冻结,从而进行独立主题传播(SIS:Single Idea Spreading);再如,为了避免长期传播所造成的审美疲劳,可以根据横纵聚合的原则进行替换,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出发,不断给受众视听新感受,以吸引他们的长期关注.  相似文献   

5.
网络人际传播中网民的分裂心态及自我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人际传播是网络空间的一种特有的新型人际传播方式。当前网络人际传播中网民的心态呈现出隐匿与披露、信任与怀疑、飘移与沉醉等分裂的态势。这种分裂心态给个体和社会都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正确认识并在当前形势下进行个体的自我调适是适应网络生存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6.
闽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内涵。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迅速发展,高校在传承闽南文化过程中,将闽南文化与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在保持闽南文化原生态特征的同时,改良闽南文化传统传播方式的不足,融入现代传播技术,通过新媒体微媒体,探索闽南文化传播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微文化是依存于网络体系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出现的反映微量思想和微观思维的精神现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基于其主体化、碎片化、快速化和交互化的特性,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心智拓展、人格塑造和网络素养的提升等方面的引导与培养,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殷舒婉  战媛 《江苏教育》2022,(63):19-21
信息时代,学校担负着培育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任务。基于微场域理念,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开发微内容、引领微行动、整合微媒介、培育微受众,打造校园文化微传播圈,巩固习惯教育成果,启蒙学生信息素养,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引领学生“更健康地生活、更优秀地表现、更幸福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在微传播时代语境下,新媒体阅读渐成主流,但信息的碎片化使青少年的阅读呈现出快餐化、盲从性以及娱乐化等特征,这给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正视学生新媒体阅读现状,将传统阅读教学与新媒体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关注数字化课堂教学研究,应用新技术新媒体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微"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传统的"中心化"传播格局逐渐被解构、宏大冗长的内容滞碍信息传递和受众认知、单向低效的传播方式难以引发关注与互动等困境。借力借势"微"传播理念与技巧,再造"中心化"传播节点,打造新鲜明快的内容,并采用精准互动的传播方式,提升马克思主义"微"传播的话语权、吸引力和渗透性,对大众进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真正的"术"与"道"。  相似文献   

11.
《商洛学院学报》2017,(3):93-96
跨学科交替研究已成为学科研究的新动态和新趋势。传播学视角下的图书馆学研究突破了以往图书馆学研究的局限。从5W传播模式解读图书馆信息流动和传递模式看,高校图书管理员具有三重身份,即信息的传递者、接受者及反馈者。三重身份的划分,有助于提高高校图书管理员的信息传递能力和信息传递效果,从而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最有效的发挥图书馆的信息传递职能。  相似文献   

12.
虚拟网(VLAN)在逻辑上等价于广播域。用户可以处在不同的物理LAN上,但他们之间可以像在同一个LAN上那样自收通信而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14.
根据拉斯威尔的"5W"传播理论,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思政博客中决定博客教育功能实现的关键要素信息是博文。文中以笔者自身的思政博客为基础,结合对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博客的分析,系统阐述了博客博文主题选择时要围绕的"三个贴近"要求和撰写博文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并进行了实例论述,努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思政博客实现教育功能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马克思是从人的本质及其存在方式出发去理解历史的。因此,只有回到人本身,通过对人类劳动、交往及其基本前提的分析,才能真正揭示人类历史演进的机制。劳动和交往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分工作为人类自然差别在其活动中的表现,一直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历史。劳动、交往和分工三者作为人的活动及其表现形式,统一于人类发展进程之中。正是由于分工导致的异化和私有制,才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共产主义则是对分工导致的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是在消灭私有财产的基础上人的劳动和交往的真正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但中医走向世界却频频遭遇翻译障碍。要使中医真正走向世界,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扩大对外交流更显重要。本文指出,以国际传播学5W模式来重新审视中医翻译,将中医翻译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探讨,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进一步达到传播和输出中医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A theoretical scheme for alternative and secure direct communication is proposed. The communication is based on controlled quantum teleportafiou via W state. After insuring the security of the quantum channels (a set of qubits in the W states), Alice encodes the secret messages directly on a sequence of particle states and transmits them to Bob supported by Charlie, or to Charlie supported by Bob, using controlled quantum teleportafiou. Bob or Charfie can read out the encoded messages directly by the measurement on his qubits. In this scheme, the controlled quantum teleportafiou transmits Alice's message without revealing any information to a potential eavesdropper. Because there is no a transmission of the qubits carrying the secret messages between legitimate parties in the public channel, it is completely secure for direct secret communication if perfect quantum channel is used. We also discuss that when one of the three legitimate parties does not cooperate with others because of some reasons, the remaining two persons can still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by entanglement purification. The main feature of this scheme is that the communicate between two sides is alternative but depends on the agreement of the third, and more over,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sides does not suspend with loss of one of three qubits ( i.e., one of the three legitimate parties does not cooperate with others).  相似文献   

18.
19.
提出了基于波分复用光纤传输的通信教学系统及实验案例。利用原有各门课程的实验器材设计通信系统教学方案,再进行硬件模块组合和程序编写调试,然后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多个波分复用光纤信道开展综合实验,有利于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全面理解通信系统的概念,高效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验技能。此外,可形成新的通信实验体系,在不增加经费的情况下推进通信专业实验和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跨越学科背景和文化差异的现实鸿沟,在不同学科之间开展通识课程的跨文化教育和传播,以提高人才培养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要求,尤其是在日益密切的国际交流和合作趋势下,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和沟通能力,这是高等院校在进行通识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走访调查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通识课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特点,以传播学理论中的拉斯韦尔"五W模型"为理论依据,从控制、内容、媒体、对象、效果五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指导通识教育在不同学科背景和专业水平的受众中的跨文化传播,探索如何建立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