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诺思与马克思都非常重视路径选择在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中的地位与作用,但二者的思维范式却迥然不同。诺思从路径依赖角度论证不同制度下的行动者初始选择的差异,并认为是产权结构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决定和规范了制度变迁的路径。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把生产看作是历史的前提,人类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主要是由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来决定的。马克思把革命和改革看作是实现制度变迁的基本方式,这一路径选择直接影响和改变着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不仅用国家、产权和意识形态解释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很多不能解释的方面,还在思维方式上改变了人们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因果关系的看法,诺斯的成就来自在方法论上对统一化社会科学的努力。但是,诺斯基于“本土化”观察而产生的制度变迁理论在解释异域制度变迁时遇到困难;即使在解释“本土化”制度变迁中,由于只侧重于连续性变迁方式而忽视了制度变迁中的历史关键时刻,理论的解释力也遇到挑战。由于这种缺失,诺斯必然忽视了非制度性观念与非正式规则的不同。而在关键时刻的制度变迁中,非制度性观念甚至引导着正式制度的创新并改变着非正式规则。因此,要更好地解释制度变迁,诺斯的理论需要嵌入建构主义的基本假设。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过去在马克思制度理论与诺斯制度理论的比较中,侧重二者的差异研究,往往把二者对立起来。实际上,尽管他们研究主题的差异决定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但是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研究视野出发,可以发现二者在方法论和研究基础上存在着融通的必要性。第一,研究方法论融通的必要性。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变迁研究中,马克思和诺斯都注重制度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和现实分析方法。第二,研究基础融通的必要性。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是诺斯制度理论的3块基石,而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之所以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最有说服力,正是因为它包括了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马克思着重分析社会基本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宏观性、长期性,诺斯着重研究在现存制度前提下的制度、组织结构及其效率问题,补充和完善了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的实证性分析框架.使制度变迁理论更接近现实。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考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国家主义取向向利益相关者转变的历史过程。通过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以及社会学制度主义三种不同分析理论的整合,形成新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对我国高考政策进行分析发现:国家、高校和考生的有限理性选择是政策变迁的微观基础;多方利益博弈是其变迁的动力机制;文化认同的合法性是其变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制度变迁"是在现代语境下引入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舶来术语。制度变迁主流学派的代表学者诺思认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基于此,本文对马克思的制度变迁思想的产生历程、分析架构、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挖掘马克思的制度变迁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的概念。笔者选择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来阐述和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着重阐释了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分析了这一理论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并提出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具体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制度变迁"是在现代语境下引入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舶来术语。制度变迁主流学派的代表学者诺思认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1]基于此,本文对马克思的制度变迁思想的产生历程、分析架构、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挖掘马克思的制度变迁思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理论是诺思为了解决制度的有限性以及克服“搭便车”问题而提出来的,是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最后一块基石。本文从学术层面着重探讨了: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意识形态理论存在的原因;意识形态理论的功能及其理论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武力 《教学与研究》2004,4(4):71-77
中国工业化的历程表现在经历了三次道路选择 ,即 :2 0世纪 5 0年代选择的以“单一公有制”为基础的“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 ;80年代选择的以“改革开放”为基础的“外延型全面发展”道路 ;世纪之交选择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种历史性的选择 ,既是特定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 ,同时也反映出党和政府对我国工业化道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缺陷与中国的历史验证和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发展经济学的早期理论形态是“三唯”,即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和唯计划论。新中国头30年的发展模式基本上与“三唯论”完全一致。中国的实践充分证明,“三明论”因脱离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国情,忽视制度创新在发展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支柱作用必然要走向衰亡,对封建传统包袱沉重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顺应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潮流是确保现代化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之根本要素。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转换与制度环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配置资源的基本经济制度 ,使影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转换的制度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本文在分析框架中引入制度环境这一外生变量 ,重点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变化与制度环境的关联性 ,以及不同约束条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变化的特点。讨论的要点为 :在原有计划配置的框架中不可能使资源再扩大 ;资源的增量主要是在市场环境中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社会政治、经济、化、意识形态等方面均存在着传统计划经济的深远影响和烙印,因而形成不同的市场障碍。本分析了我国当前市场障碍的主要表现,并就消除市场障碍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我国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逐步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是,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伴随着权力的不断集中,并且这种权力集中明显呈现两个趋向:一方面是权力由地方集中到中央;另一方面是权力由政府向党的机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与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运行中暴露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与激励不足的问题,在解决上述问题时,意识形态工具逐步成为一种重要选择,意识形态的泛化运用对当时中国造成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刚刚起步,还处于萌芽和起点阶段,存在着很多间题。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产业按照自身产业发展的特点,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尽快由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办学模式转变到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产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已经经历了多次调整。通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导致政策变化的力量主要有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集权管理政治、社会本位的文化心理、立法手段的运用、市场力量等。应该指出的是,如果陷入制度依赖,制度变迁的成本就将递增。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变迁方式经历了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与强制性制度变迁两个阶段。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受经济“二元结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政治利益集团博弈以及宏观制度环境的路径依赖的影响。为走出困境,需要打破经济、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建立多元、民主的教育投资管理体制,打破城乡教育的二元结构;完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7.
社会体制转型与学前教育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当前社会体制的转型使计划经济时代定位为单位福利和地方性、群众性福利事业,依托单位和集体经济建立起来的学前教育体系面临很大的发展困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前教育需要重新定位。根据市场经济理论及对学前教育产品属性的分析,学前教育是具有强正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涉及到广泛的社会公共利益,应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发展学前教育有助于整体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的民主、文明、进步;发展学前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发展学前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降低犯罪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应基于这一新的基本定位来确定其今后的改革方向和基本框架:首先应明确其公益性质,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公共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其次应根据现阶段政府的财力及不同阶层家长经济承受能力确定家庭与政府之间,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合理、可行的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比例;第三应以维护公平为基本导向,重点向农村及城市低收入群体倾斜;第四应根据学前教育的重新定位,明确幼儿教师公益性事业单位从业人员身份,切实保障幼儿教师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背景下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体现的其实是一个政府组织内的制度变迁过程。在政府组织内的决策团体主导的渐进改革中 ,政府组织内的制度变迁表现为决策团体与执行团体基于自身目标函数最大化之上的权力博弈。在这个理论视角下 ,本文解释了宁波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案例 ,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若干结论和政策性建言。  相似文献   

19.
市场机制下高校教师人力资源配置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师资市场角度来分析高校师资配置,总结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下高校教师人力资源配置模。结合制度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情况下高校在教师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应该完善全国性师资市场,深化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发挥非正式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