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流浪形象向来为文学艺术所青睐,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流浪形象的经历,使人们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了社会,加深了对社会人生的认识。经久不衰的“流浪”的文学样式,注定要成为人类文学基本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女性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地表之下的生存,在思想解放的春风中开始痛楚而柔韧的复苏。新时期女性文学从文化“寻父”到“弑父”,从“寻母”情结到“憎母”情绪,从退守女性“私人生活”到展开“一个人的战争”,写作主题不断变迁。本文通过阐述女性文学寻找男人———否定男人———追溯母体———回归自我的精神旅程,旨在呈现女性意识不断发展与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后学,不同于后新时期学,不是新时期学的不同阶段,而是一个新的学时期,它诞生于新时期学的终结之处。当社会化语境由政治化向商业化转型时,学必然有所反映。中国新学自“五四”到新时期虽经多次转型,可作家的使命意识与学的意识形态性却始终未变,新时期后学却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发生了变化。作家使命意识的缺乏,无害学的提出与合法化,学意识形态性的商业化运作以及作家主体地位的失落构成了新时期后学重要的美学前提。这种意识形态市场化的最具意义特征的是在学艺术领域实施“五个一工程”。由意识形态部门出巨资悬奖符合要求与规范的作品,而对于一般作品的最低限定是它的“无害化”。让其在市场中爬摸滚打,脱颖而出也好,自生自灭也好,让消费决定其“生存,还是毁灭”。新时期后学正是存在于这样一种化语境中,并以其商业性、民间性、无害性、多元性和非意识形态强制性为特点而确立与新时期学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后新时期文学”开始于 90年代 ,是商业社会的文学形态 ,是新时期文学的继续和发展 ,但又不同于新时期文学 ,它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及品质。  相似文献   

5.
“后新时期文学”开始于90年代,是商业社会的文学形态,是新时期文学的继续和发展,但又不同于新时期文学,它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及品质。  相似文献   

6.
反思是新时期学的精神内核。是区别五四学、十七年学的一个最显的标志。新时期学的反思意识是特定历史背景和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反思的内容包括社会性的反思、化的反思、人的反思和对学自身的反思。反思活动中,伴随着作家不同的主体思想状况。  相似文献   

7.
流浪是后殖民语境中重要的文学、文化现象。库切是后殖民语境下一位重要的流浪作家,其流浪有自身的特点——殖民者的流浪。库切通过对文化身份的关注与忧虑,对殖民话语的颠覆以及跨文化整合写作方式的尝试,展现了他对后殖民主义的揭示及批判,显示了他的流浪文学在后殖民语境下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8.
黎族作家文学起步于进入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历经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至今三个阶段,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品,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但从整体上看,在对本民族社会生活的描写以及文化思考方面还比较单薄,创作的艺术技巧方面也普遍有待提高;存在这些不足,除了基础的薄弱外,缺乏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学存在着多种意义转变,其中作家身份的代际转换和学思潮的流变与西部学密切相关。从“右派”作家的现代性启蒙到“知青”作家的浪漫追忆,再发展到先锋派的叙事革命,直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生代”的个人写作;学思潮从伤痕、反思、改革、化寻根到新写实和先锋派。西部学成名于伤痕和反思学,贡献在改革学和化寻根,游离于新写实,彷徨于先锋派,出现逐渐边缘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宜春文学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气象,成为江西文学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研究她就成为必要。宜春文学作为赣文化的子系统,有着深刻的赣文化的烙痕,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赣文化的自然精神,赣文化的正统意识,赣文化的红色情结来论证宜春新时期文学与赣文化特征之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前,消费时代的特征日益折射在文学上。在强大的消费法则的操纵下,当代中国文学呈现出种种新的趋向:文学重心由乡村逐步向城市转移;文学书写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网络文学蓬勃发展;文学价值取向发生新的转变,"欲望化写作"风靡一时;文学创作队伍日益年轻化,"80后"崭露头角;文学与影视的联姻成为当代文学新气象。各种趋向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消费时代中国文学的洋洋大观。  相似文献   

12.
在明确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后,应传承、创新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价值导向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加强文化交流、互鉴,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积极探寻提升文化自信的路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尹兴 《宜宾学院学报》2005,5(2):115-117
全剖析中国学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从中国电影学改编题材的变化和改编原则的变化来探讨新时期中国电影学的改编问题。  相似文献   

14.
凭借电子媒介优势,新媒体文学批评更加自由、及时、娱乐化,给当下文学批评研究带来新契机。但新媒体技术也导致文学批评过于庸俗,偏离艺术的审美价值,陷入庞杂无序的状态。新媒体文学要树立开放多元的批评观念,使其既不脱离理性思辨,又可达到追求个体化、生命体验式的批评。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30年文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文学经典化问题上却难以界定。通过梳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确立的过程和在新时期面临的颠覆和重置可以看出,文学经典化既是历史化也是当代化的过程。推进新时期文学经典化,对文学作品反映时代现状、作家创作和读者鉴赏有着积极意义。新时期30年文学经典的构建,需要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和读者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女性诗人是中国女性诗歌史上的一次反叛与突破,以前所未有的创作向世人阐示女性的存在与力量。  相似文献   

17.
康德尔的《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是其对二战后世界范围内教育出现的一些新形势和新变化的把握和分析。"教育新时代"是一个复数的概念,它受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具有面向生存、面向人、面向国际三个新内涵。康德尔对教育新时代下的比较教育研究进行分析并提出比较教育在目的论、方法论、研究模式、研究切入点等方面的新发展。其观点如比较教育研究对国际视野的关注、对历史和文化的背景的重视以及对研究者问题意识的培养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灵修文学以浓郁的激情、深邃的哲理和诗意的言说,描绘出人神遇合之境的奇异和美妙,其人神灵交的言说为中国抒情诗提供了一种新的言说方式,是中国抒情诗的新鲜血液。中国灵修文学作家以一种来自于内心的赞美,于世俗生活中发现馨香的灵性之花,这正是对当下充满厌倦、庸俗甚至是恶感的精神状态的一种纠偏。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的领袖传记文学,达到了新的认识高度和新的审美高度。它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质:政治文化视野下的领袖人生,爱情亲情友情里的人性阐释,视角趣味细节中的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