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 ,广灵一中把建设“规范加特色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作为办学宗旨 ,将“教改创新 ,管理创新 ,服务创新”贯穿于整个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高考连续三年刷新本科达线、名牌院校、特长教育三项纪录 ,并取得了 2 0 0 1年理工、文史类本科达线大同市九县区第一的优异成绩 ,成为大同市 2 0 0 1年高考进步最大的五所学校之一。   一、教书育人 ,在教改创新上做文章从九七级新生开始 ,广灵一中作为全国“两省一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市级样本校 ,就牢固树立起“教改创新、教书育人”的新观念 ,努力培养…  相似文献   

2.
初一册 第五单元《论语》十则[创新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认读字词 ;2 理解各则语录 ;3 整理、积累语言材料。二、教学思路板块式教学思路 ,全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三、创新意图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四、教学过程第一个教学板块 :认读课文。 (1 5分钟左右 )1 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2 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3 听读课文 ,注意校正读音 ,体会语调。4 分“则”朗读课文 ,每读一则 ,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5 分学习小组 ,读课文 ,说注释 ,说译文。6 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第二个教学板块 :析读课文…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内容】一、情境引入,创设审辩任务师:咱们实验小学在今年元旦庆祝活动中,五(1)班同学举办了一场“跳蚤市场”,这是其中三个小组的情况及所卖总价。师:哪个小组卖得最好?生:应该求出平均每人分得多少元?(出示:“平均每人分得多少元”)  相似文献   

4.
每逢星期一、三、四、五的下午四时左右,如果你走进宜兴县实验小学,就会被一种动人的景象迷住。看!美术小组正在写生;无线电小组正在设计装配收音机,当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消息时,一阵阵欢呼声,吸引着前来参观的人们;航模小组正在“试飞”,一架架“雄鹰”射向蓝天,一张张笑脸观察着它们的航向;铜管乐队、舞蹈小组正在排练着自  相似文献   

5.
吕萍 《安徽教育》2013,(3):44-44
<正>在语言学习中,教师不当的纠错方法常使学生产生过度焦虑,而过度焦虑是不利于学生语言学习的。在外语教学中,如何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脆弱的学习情感呢?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三位一体"纠错策略,即学生自行纠正错误、他人或小组纠错和教师纠错三种方法相结合,提高纠错效果。做法如下:1.鼓励学生自行纠正错误。学生很喜欢当小老师,这样能使他们有成就感。培养学习者的自我纠错意识,鼓励他们对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情境,提取信息。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一段少先队员春季植树的镜头,并由此给出一条信息。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松树棵数是柏树的4倍”你能联想到什么?并让学生把自己的联想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小组交流……〖点评〗由于教师提供的信息具有开放性,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因而彼此间就有了交流的需要。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生a:我们小组根据“松树棵数是柏树的4倍”联想到了“柏树棵数是松树的14”、“松树与柏树的棵数比是4∶1”、“松树与总棵数的比是4∶5”。生b:我们小组不仅想到了以上三点,而且联想到了“可以把柏树的棵…  相似文献   

7.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发掘学生主体潜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变革的一种重要举措。文章以“五学”课堂教学模式为背景,结合初中地理学科特点,从三个层面论述了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合理划分小组是前提,精确设置问题是根本,实施分层评价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纠错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基本活动,加强纠错教学的有效性,需要让纠错目标由“除错而发展”转变到“因错而发展”,让纠错素材由注重“预设”转变到关注“生成”,让纠错环节由“定”转变到“变”,因需而定。  相似文献   

9.
一、速算器图解二、速算器的原理、特点和作用原理是:“数珠”与数字一一对应。特点是:直观性强,使用简单,学生易接受并能操作;计算速度快,强于传统的数小棒,且结果准确无误。作用是:既可作教具,也可作学具,指导低年级学生数数和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三、例析例1 4+4=8 操作过程:①先将数珠全部集中在下栏铁丝上;②从下栏数珠中拨4颗到上栏,使最后一颗数珠对齐上木方数字“4”;(这是第一个加数,见图1)③再从下栏数珠中拨4颗到上栏,使尾珠正好对齐上木方数字“8”,于是得到“4+4=8”。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通讯》为新教学语法体系发表了专号,笔者学习了几遍,产生了两点想法。一,关于连动式。《问答》把连动式分为五种格式:(一)前一个动词带助词“着”,后头或带宾语或不带。(二)前一个动词带助词“了”或“过”,后头或带宾语或不带。(三)前一个动词是重叠式,后头或带宾语或不带。(四)后一个动词短语是由“不”或“没”组成的否定格式。(五)前一个动词带补语或宾语,但动词本身  相似文献   

11.
王多军 《文教资料》2006,(31):98-99
一在“初读”阶段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引入目标;二在“细读”阶段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理清思路;三在“精读”阶段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主攻要点;四在“质疑”阶段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优势——解疑思辨;五在“作业”阶段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12.
【案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乘加乘减》教学片断。师:同学们喜欢养金鱼吗?生:(齐)喜欢。师:生物小组养了一些金鱼,这是第一小组养的(出示图1),这是第二小组养的(出示图2),你能帮他们算算各养了多少条金鱼吗?生1:第一小组养了12条,算式:4×3=12。生2:第二小组养了16条,算式:4×4=16。师:第三小组也养了一些金鱼,你们看(出示图3),比较这三个小组养的金鱼你发现了什么?生3:第三小组养的金鱼比第一小组多,比每二小组少。生4:第一小组的金鱼是3个4,第二小组的金鱼是4个4,而第三小组的金鱼比3个4还多2。师:你们真是爱…  相似文献   

13.
普通过滤装置由于是手工加液,容易造成液体外溅或液面过高等失误,并且还需多次补加液体,才能使过滤完成,既费时又不方便。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条走不通的路,就是对科学的一大贡献。”我们对普通过滤装置稍作一些改进,把手工加液改成自动加液,即变成一种自动过滤装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自动过滤装置由加液器、过滤器、接受器3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4.
昭觉县第二中学新建了12套新宿舍。新房每套4小间,共55个平方米。还有一个天井,一个洗衣池,显得宽敞、幽静、舒适。分房前,学校组织了分房小组,广泛征求了教职工的意见,定下二条分配原则:一看教龄长短,二看贡献大小和家庭人口多少。党支部又加一条:“先党外,后党内”,得到了支部15名党员的拥护和支持。具有20年教龄的支部委员、副校长代文华和爱人同校工作。一家三代五口,理应分  相似文献   

15.
我作为一位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实验设计活动”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问题上 ,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介绍这一活动如何开展及所取得的成果 ,并论述活动与学生创新意识之间的关系。1 活动部分成果展示请看下面三个化学实验的设计其一 ,“金属Na与H2 O的反应”如图 1所示图 1(1 )取U型管 ,截短管的一端。(2 )加入一定量水 (滴加酚酞 ) ,再加煤油至满。(3 )加入一粒火柴头大的钠 ,用带尖咀的胶塞塞紧管口。(4 )反应完毕后 ,打开止水夹 ,点燃气体。可看到钠在煤油中“跳舞” ,溶液变红 ,点燃气体 ,火焰呈淡蓝色。其…  相似文献   

16.
第五册第46页例4:二年级有男生22人,女生18人,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组有几个人? 这是一道两步计算的加除应用题,在此以前,学生已学过三道两步计算的例题,有了一定的解题基础,但对于加除应用题还是第一次接触。为了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达到当堂消化的目的,在讲授完例4后,我设计了以下几道巩固练习题。一、根据题意先填空,再解答。三年级图书箱有故事书100本,有文艺书200本,平均借给6个小组,每组借到多少  相似文献   

17.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也是近来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争议颇多的焦点问题之一“。9加几”是一节“老”课,为了能从“老”中求“新”,本人增添了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让学生体验到9加几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在实践中尝试了两种教学,下面进行对比呈现及自我剖析。眼尝试一演(通过情境导入引出算式9+5)1.小组合作:9+5等于几呢?我们可以看一看,数一数,还可以移动桃子摆一摆,然后商量商量,看你们能想出几种方法。2.交流反馈:9加5等于几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多…  相似文献   

18.
在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校针对学生特点,结合多方面的经验提出了自主参与、自觉发展的“双自课堂”模式。其主要的教学流程是“高效导学(课前)一互动探究一及时纠错一交流展示一总结提升一当堂达标”,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导性和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本人作为青年教师,踊跃参与了新模式的试点实验工作。在施行这个教学模式期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生课堂上的小组互助合作,让我找到了促进学生学习的好方法,仿佛“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在教学中,我经过具体的实践摸索,从中也发现了“双自课堂”中小组互助合作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1.设计情境,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珠算,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珠算口诀是十分重要的。我在教珠算口诀时,注意使学生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例如教“加3”的口诀,我先以1、5、6等数分别加上3来启发学生说出在这种情况下加3,就直接拨上三个算珠,由此得出“三上三”这句口诀,使学生知道其中第一个“三”表示要加上去的数,“上三”表示拨上三个算珠;再以2、3、4等数分别加上3来启发学生说出在这种情况下加3,需要从梁上拨下5,而从梁下拨去2,由此得出“三下五去二”这句口诀,使学生知道其中的“三”表示要加上去的数,“下五去二”表示怎样拨珠;又以7、8、9等数分别加上3来启发学生说  相似文献   

20.
一、巧统单位“1”例1摇四个小组合做一批零件,第一小组所做的件数等于其余小组所做的总数的12,第二小组所做的件数等于其余小组所做的总数的13,第三小组所做的件数等于其余小组所做的总数的14,第四小组做了650件,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件?分析与解答:题目里12、13、14所对应的单位“1”各不相同,应先统一单位“1”。根据“第一小组所做的件数等于其余小组所做的总数的12”就可以把第一小组做的件数看作1份,那么其余小组做的总数就是2份,而第一小组做的件数就相当于这批零件总数的13。由此类推,第二小组做的件数相当于总数的11+3,第三小组做的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