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辙的虚伪     
《上枢密韩太尉书》是初三课本上苏辙的一篇给太尉大人的信。老师说苏辙的这篇章写得洋洋洒洒、纵横恣肆,十分豪迈,充分的表现了苏辙的杰出才能,给予了他高度的赞扬。然而,我从这篇章中看到的却是他的虚伪,他人格上的虚伪。  相似文献   

2.
李旭东 《学语文》2007,(3):6-17
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苏洵去京师,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嘉祐二年,十九岁的苏辙与兄苏轼同中进士。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上枢密韩太尉书》。这是一篇干谒文,文章着重阐释了自  相似文献   

3.
苏辙的虚伪     
《上枢密韩太尉书》是初三课本上苏辙的一篇给太尉大人的信。老师说苏辙的这篇文章写得洋洋洒洒、纵横恣肆,十分豪迈,充分的表现了苏辙的杰出才能,给予了他高度的赞扬。然而,我从这篇文章中看到的却是他的虚伪,他人格上的虚伪。从苏辙的文章来看,他对太尉大人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在我看来,这只是他为了见太尉大人一面而故意处处流露出这种感情,以便能够“感动”太尉大人,从而能见上他一面,从这里我看到的是他人性上的虚伪。苏辙为了使太尉大人能见他,故意夸大其词,把太尉大人吹得天花烂坠,“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  相似文献   

4.
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虽是一篇干谒,难免有浮夸、盛赞之嫌隙,但读罢全,读仍会为流动在中的轩昂开阔之气势所深深折服。年仅19岁的苏辙中进士第,写信给当时位高权重的执政大臣韩琦,先闭口不谈求见,而是从容不迫地道出自己的学主张——“养气”说,这首先就见得苏辙才  相似文献   

5.
北宋文学家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作为一篇新课文,被选入人教社初语第六册,无疑此文对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能力将大有裨益。笔者在研读此文后,发现有两点需认真解读。首先是关于本文的主题,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苏辙想通过这封  相似文献   

6.
《上枢密韩太尉书》是苏辙19岁刚中进士时所作,文章意在求见,但是下笔却不从求见写起,而是从作文入手,以从容雄健之笔畅谈古今名士,天下奇观,提出了著名的  相似文献   

7.
北宋文学家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是年仅19岁,刚考中进士,韩廷"赐归待选"的年轻后生,向历任三朝,出将入相,位高权重,文武兼备的大人物韩琦写的一封信。信的用意很简单:求得韩琦的赏识,提携和指教,以使自己在为文和为政上有所进步,是一封标准的"千谒信"。但全篇丝毫无求乞之媚态,无仰视之卑微:夸耀别人却展示了自  相似文献   

8.
十一北宋、南宋宋代武官设置的特点是皇帝加强集权,削弱大将兵权,以文臣御武事。北宋(960~1126)皇帝直接掌握军队,在中央实行“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宋史·职官志》)的统御体制。枢密院为全国最高军事行政机关,协助皇帝掌军国机务。其长官为枢密使,有时称知枢密院事,简称知院,副职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五代枢密直学士的出身、转迁和职权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其出身基本都是文士,并且大都是皇帝在藩或枢密使担任节度使时的幕僚。其转迁主要在中央文官系统中进行,其中翰林学士和端明殿学士被视为正途和首要之选。其主要职权则经历了从“承领文书,参掌庶务”到“升殿侍立,以备顾问”,进而又到“宿于禁中”、“主谋议”的过程。它反映了枢密直学士职权的不断加重以及与皇帝关系的不断密切。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枢密使的权力,发展到宋代,枢密直学士往往签书枢密院事,成为枢密院的实际长官。  相似文献   

10.
太尉是否为秦官一直存在争论,而邦尉一职也不见于文献记载,然而新公布的太尉与邦尉封泥却说明这两个职官在秦时的存在。太尉与邦尉的职掌应该都与军事密切相关,但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它们是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与邦尉在秦灭六国前都已经存在,因此二者应该是两种不同的职务.而不是一种职务的不同名称。  相似文献   

11.
太尉是否为秦官一直存在争论,而邦尉一职也不见于文献记载,然而新公布的太尉与邦尉封泥却说明这两个职官在秦时的存在.太尉与邦尉的职掌应该都与军事密切相关,但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它们是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与邦尉在秦灭六国前都已经存在,因此二者应该是两种不同的职务,而不是一种职务的不同名称.  相似文献   

12.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以下简称《望》)与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以下简称《上》)是新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新添篇目,一诗一文,都是“干谒”(乞求仕宦)的文字,但都不露“干谒”的俗相,特别是在结构行文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从动机背景看起笔。《望》诗由“八月湖水平”的“湖水”为突破口;《上》文以“辙生好为文”,然后提出文与“气”的关系:“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以此起笔,起势突兀,立意不凡。两篇均在开头避免  相似文献   

13.
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课文《上枢密韩太尉书》中有“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之句.课本第200页将“百氏”一词注释为“指诸子百家”.笔者认为这个注释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4.
课内提升(一)填空。1.《上枢密韩太尉书》中“书”表明本文是一封__(文体);意在求见,文末“____”一句话点明此目的。2.本文作者__,字__是“____”之一;与父___(人名)、兄__(人名)并称“三苏”。  相似文献   

15.
崔巍嵩 《学语文》2014,(6):66-66
笔者在教学苏辙散文《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时,发现《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对文中一处词语的理解存在偏差,现把我的一孔之见列出,以求教于大方之家。教材原文是这样的,"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教参上的参考译文是,"现在看他的文章,开阔、深厚、宏大、广博,充塞在天地之间,同他的气质大小相称。"由此看来,译文对原句中的"小大"理解就是"(气质)的小和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一篇求谒应酬文字,当时苏辙年仅19岁,虽然此时他与兄长苏轼双双登第,名动京城,但要想见当时权倾一时,声名显赫,掌管全国军事大权的韩太尉,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写信请求拜见,为了要博得对方的欢心,难免使文章带有一种阿谀奉承的色彩,给人以庸俗之感。但作者却独辟蹊径,纵谈作文之道,洋洋洒洒,自负而不自夸,恭敬而不阿谀,超凡脱俗,体气高妙,堪称奇绝。落笔奇。本文一言以蔽之,无非就是说:我想见见您韩太尉。但作者对此却撇开不提,离题八万里,和韩太尉谈起了作文之道。正如金圣叹所言“更不作喁喁细语,一落笔…  相似文献   

17.
唐代中枢体制前后曾发生了很大变化,唐初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为政务中枢的体制到唐后期已被翰林,枢密和中书门下(政事堂)构成的新中枢所取代。起于内廷,由宦官充任的枢密使一职,到宋朝时更发展为主掌军政的所谓“枢相”,与中书宰相对掌文武二柄,其变化更是引人注目。本文试图从唐代中枢体制发展演变的角度,对这一重要职官设置的社会背景,其职权和机构的发展,及其对当时中枢政治的影响,作  相似文献   

18.
自我推销是当今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常用手段之一,自荐能力也是当今人们的一种基本能力。探究李白和苏辙在《荆州书》和《太尉书》的具体PK,尤其对当今学子涉世之际企图通过自荐推销自己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与妻书》是现行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本上的一篇课外自读课文,文字流畅,所以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学生完全可以读懂。但《与妻书》不是一封普普通通的遗书,它是清末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生前给他的妻子写的一封非同寻常的绝笔书。它是一曲充满革命豪情的“正气歌”和揭露清王朝腐败的战斗“檄文”,又是一篇情真意切、说理深刻、感人肺腑的抒情文。所以,我在教《与妻书》这篇课文时,没有把它当作一般的课外自读课文处理,而是在学生按老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读~好书’与‘读好~书’有区别吗?” 学生愕然. ——“再听一遍——‘读~好书’与‘读好~书’有区别吗?” 学生静默.随即恍然大悟地、兴奋地回答: ——“有,有,当然有!” 进而开始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这是我在教学《忆读书》第二课时的一个导读设计,这是整个初中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这是引领学生跨上语文学习新台阶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堂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