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本组笔谈文章试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探讨诗歌翻译的价值功用以及所应采取的原则和策略。傅浩通过梳理人类历史上诗歌翻译活动对世界诗歌艺术的贡献,揭示出诗歌翻译所创造的全球文化链接现实和指向的使命。魏家海则以当代美国翻译家的唐诗翻译为例,认为诗歌翻译必须将诗歌中最根本的“世界价值”通过译入语进行准确有效的重构、传播。王柏华以艾米莉·狄金森为例,揭示了诗歌文本所蕴含的诗学观念即是诗歌的独特价值所在和诗歌翻译的中心所在。曾巍认为诗歌翻译的动力与目的是诗歌翻译实现“同一性”的根本所在,从侧面凸显了诗学观念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罗良功从诗歌翻译本体研究和文化自信的视角正面提出诗歌翻译的原则,即“翻译诗学观念”,认为诗歌翻译必须将诗歌蕴含的作为地方性知识的诗学观念世界化。  相似文献   

2.
傅浩 《中学生英语》2022,(3):4-5+1-2
本组笔谈文章试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探讨诗歌翻译的价值功用以及所应采取的原则和策略。傅浩通过梳理人类历史上诗歌翻译活动对世界诗歌艺术的贡献,揭示出诗歌翻译所创造的全球文化链接现实和指向的使命。魏家海则以当代美国翻译家的唐诗翻译为例,认为诗歌翻译必须将诗歌中最根本的“世界价值”通过译入语进行准确有效的重构、传播。王柏华以艾米莉·狄金森为例,揭示了诗歌文本所蕴含的诗学观念即是诗歌的独特价值所在和诗歌翻译的中心所在。曾巍认为诗歌翻译的动力与目的是诗歌翻译实现“同一性”的根本所在,从侧面凸显了诗学观念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罗良功从诗歌翻译本体研究和文化自信的视角正面提出诗歌翻译的原则,即“翻译诗学观念”,认为诗歌翻译必须将诗歌蕴含的作为地方性知识的诗学观念世界化。  相似文献   

3.
罗良功 《中学生英语》2022,(3):11-14+1-2
本组笔谈文章试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探讨诗歌翻译的价值功用以及所应采取的原则和策略。傅浩通过梳理人类历史上诗歌翻译活动对世界诗歌艺术的贡献,揭示出诗歌翻译所创造的全球文化链接现实和指向的使命。魏家海则以当代美国翻译家的唐诗翻译为例,认为诗歌翻译必须将诗歌中最根本的“世界价值”通过译入语进行准确有效的重构、传播。王柏华以艾米莉·狄金森为例,揭示了诗歌文本所蕴含的诗学观念即是诗歌的独特价值所在和诗歌翻译的中心所在。曾巍认为诗歌翻译的动力与目的是诗歌翻译实现“同一性”的根本所在,从侧面凸显了诗学观念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罗良功从诗歌翻译本体研究和文化自信的视角正面提出诗歌翻译的原则,即“翻译诗学观念”,认为诗歌翻译必须将诗歌蕴含的作为地方性知识的诗学观念世界化。  相似文献   

4.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诗歌的对外翻译是文化输出的重要途径,做好中国诗歌的翻译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中西文化差异是影响诗歌翻译的文化因素,因此诗歌翻译过程中就存在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创造性叛逆现象。从中国诗歌翻译的"三美"原则出发,探讨中国诗歌的创造性叛逆与可译性限度翻译。  相似文献   

5.
诗歌翻译向来是翻译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在诗歌翻译中,单纯的字对字、词对词的翻译是无法表达出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和深意的。很多学派都认为诗歌是完全不可译的。而以巴斯内特为代表的文化翻译学派却对诗歌翻译在文化层面上进行分析,得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文章主要通过巴斯内特的翻译文化探讨诗歌翻译的可译性,说明在语用和审美的层面上,诗歌翻译的不可译性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6.
高巍  黄瑾 《海外英语》2012,(15):1-3
屹立于翻译金字塔的顶层,诗歌翻译在翻译领域向来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备受争论。翻译名家许渊冲在长期的诗歌翻译实践中沉淀和凝炼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一套独特的思想和技法。其很多诗歌翻译作品成为翻译中再创造诗美的经典范例。该文通过不同层面对许渊冲诗歌翻译进行解析,探求其翻译中美的再造过程。  相似文献   

7.
诗歌的翻译归根结底是审美的翻译。诗歌翻译必须达到满足读者期待心理,适时创新形式,选材以情动人,文字晓畅易懂等审美要求。译者应以诗歌翻译审关要求指导诗歌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文学的一种特殊体裁,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思想情感丰富。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难点,很难做到完全对等的翻译再现。译者主体性在诗歌翻译过程中会直接影响诗歌文化信息和意境的再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译文的质量。本文在文学翻译悖论和诗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概述译者主体性的内涵,结合实例分析译者主体性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策略,旨在加强对诗歌翻译的鉴赏,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屹立于翻译金字塔的顶层,诗歌翻译在翻译领域向来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备受争论.翻译名家许渊冲在长期的诗歌翻译实践中沉淀和凝炼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一套独特的思想和技法.其很多诗歌翻译作品成为翻译中再创造诗美的经典范例.该文通过不同层面对许渊冲诗歌翻译进行解析,探求其翻译中美的再造过程.  相似文献   

10.
诗歌翻译属于文学翻译,它既有文学翻译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文章从中西美学传统和诗歌理论传统的比较入手,探讨诗歌翻译所应遵循的原则,即诗歌翻译要迁就目的语读者的审美习惯,这样才算是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直译和意译历来是翻译界关于翻译方法争论的焦点。诗歌翻译是一个特别的领域。本文从诗歌翻译的角度人手,探讨诗歌翻译中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文通过研究我国文学翻译家江枫有关雪莱诗的歌翻译作品,结合他的诗歌翻译标准及技巧,深入研讨了他在诗歌翻译中提出的"翻译诗歌,形似而后神似"思想,探索出其诗歌翻译作品中蕴涵的美学原则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于翻译的标准历来各家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诗歌翻译更是各种文体翻译中的难点,本文从诗歌翻译的用词,句式和风格三个基本方面来分析一首经典英文诗歌的几个不同译文,尝试作出诗歌翻译中具体细节处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诗歌是文学体裁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文学形式,简单的诗歌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人们往往通过诗歌来抒情,言志。诗歌中最为重要的是意象和韵律的处理。但在翻译时,读者是否能够顺利的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怎么进行诗歌翻译。诗歌翻译与别的文学体裁不同处是,诗歌不仅仅讲究内涵更多的是诗歌的韵律、诗歌中的各种修辞以及意象的如何处理。本文从诗歌意象、诗歌内涵、以及诗歌的修辞等方面入手来谈谈诗歌翻译的相关策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观点对于诗歌的翻译。  相似文献   

15.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拥有独特的文体和内容的引申意义。然而诗歌翻译界一直存在着对诗歌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导致了诗歌不可译的观点。苏珊·巴斯内特在其文章《种子移植:诗歌与翻译》中阐明了诗歌可译的观点及诗歌翻译的种子移植理论。巴斯内特关于诗歌翻译的种子移植论对诗歌翻译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其《种子移植:诗歌与翻译》一文的解读认为:诗歌是可译的,诗歌翻译的过程就是移植种子的过程,即抓住诗歌原作的精神实质,充分考虑与文本相关的各种因素,找到合适的形式和风格来承载原诗的精神实质,把诗中的引中意义和文化内涵充分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聚焦于"信达切"在诗歌翻译中的适用性,从诗歌的特点和对信达切的分析入手,探讨了诗歌翻译与"信达切"的内在联系,论述了"信达切"对于诗歌翻译的重要性。本研究运用了分析法和文献法,得出一个结论,即诗歌翻译离不开"信达切",应该遵循这一翻译标准。笔者认为,作为翻译的普遍原则,"信达切"也应该是诗歌翻译的标准,是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必须践行的规章。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诗歌英译历史由来已久,关于中国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是应该直译还是意译这一问题的争论至今还没有定论。作者认为,中国诗歌直译或意译是就翻译方法而提出的争论,对诗歌翻译本身有着重大的影响。本篇论文主要探讨直译和意译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及如何使直译和意译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诗歌翻译。  相似文献   

18.
诗歌被称为“隐喻式的语言”,诗歌的翻译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诗歌中隐含着诸多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形式和内容一直是翻译争论的焦点,诗歌的翻译更是如此。本文试从隐喻角度对诗歌的翻译进行比较,分三个方面:概念、语篇和人际隐喻?本文结合有关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相关研究成果,希望对诗歌的翻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作为最早的文学艺术形式,诗歌高度集中地概括和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诗歌的研究和翻译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而诗歌的翻译又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的翻译活动,应更多考虑其美学价值。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美学价值的体现应从翻译要素及相互关系、诗歌语言的比较与使用、不同文化的比较与转换等诸多方面入手,方可保持诗歌原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韵味。  相似文献   

20.
作为译学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诗歌翻译,形似和神似两者兼备一直是翻译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恰恰因为这一点,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翻译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同时也引发了翻译界、学术界对中国古代诗歌翻译的长久争论。语言文化差异会导致诗歌翻译的损失,因此采用多种补偿手段是诗歌翻译的内在要求。试图通过比较《枫桥夜泊》不同英译本来看补偿手段在汉诗英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