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相信一个幸福的世界,即最终摆脱极度痛苦和不正义的世界,定会到来。最终会达到“希望之乡”(基督教《圣经》中上帝赐给亚伯拉罕的迦南地方)的希望给予人们安慰和目标。在过去两个世纪,对天国的信仰已经减退。但是,对天国的希望下降后,一个新的希望,即对乌托邦的希望,升起来了。人们又怀着在地球上建立天国的希望,努力工作着。然而,二十世纪的恐怖又使人们对未来的命运发生了种种疑虑,甚至失望。在  相似文献   

2.
在反乌托邦文学中,对乌托邦美好世界的描绘和期待成为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黑暗和罪恶的恐惧和提防,而反乌托邦文学在绝望背后,试图建立的正是一个“人”的世界,即反乌托邦文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英雄主义在欧美文学历史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当开始踏入现代主义的新纪元,这种英雄形象遭到人们的改编和颠覆,特别在反乌托邦文学中,社会极端“一质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故事主人公的存在成为“和谐美好”社会中扰人的怪胎。  相似文献   

3.
“地震” 使人们谈 “虎”色变,多少年来 人们便想擒住这只“地老虎”,使它无法危及人类。希望不久的将来,科学的发展,将使人类拥有“擒虎”的本领。  相似文献   

4.
摩罗 《百科知识》2010,(17):44-46
“替罪羊”是一个尽人皆知的词汇。这个词的历史从何而来,它反应着一种怎样的社会心理和人类习俗?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替罪羊”的事件屡屡发生,“替罪羊”心态不是某个特殊群体的特殊心态,而是人类非常普遍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当今,在人类每天所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我们忘记了希望世世代代要繁衍生息下去。这里的“世世代代”不是指200年之后继续生存的人们,而是指1000年或10000年之后仍将继续生存的人们。在这里使用“希望”这个词,是因为我们面临着风险,被称为“生存威胁”的风险——有可能毁灭整个人类的风险。这些风险不仅仅是指大型灾难,也指那些可能终结历史的灾难。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谈论世界末日,但是很少有人努力去避免世界末日的发生。此外,人类并不擅长应对那些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过的事情,部分原因是人类习惯于可得性启发法——对于所了解的事件,人们往往会过高估计类似事件的发生概率,而对于那些不易记起的事件,人们往往会过低估计其发生的概率。
  英国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的研究员安德斯·桑德伯格在美国《大众科学》网站撰文,为我们梳理出了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五种事件。但是,有一句话要谨记在心——这张单子上列出的不是最终定论。  相似文献   

6.
饶丽娜 《科教文汇》2009,(18):244-244,260
在人类的祖先亚当、夏娃偷尝了“知识树”上的“禁果”之后,两人开始变得聪明起来,在他们混沌的意识中出现了善、恶之别。尽管他们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永远离开乐园,但人类却因此迈出了向文明社会进化的第一步,这正是“知识”赋予人类的力量。对人类追求知识的肯定正体现了弥尔顿身上的人文主义知识观。  相似文献   

7.
和自然相比,人类的历史太过短暂,人们常说"改造自然",自然哪里是人类轻而易举就能改造的?人类修建的建筑被废弃后,被大自然回收,然后,我们就看到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美国马里兰州切萨皮克湾荷兰岛仅存的房子,岛上曾经居住着船工和农民,由于潮汐侵蚀,现已废弃,成了鸟儿们的乐园  相似文献   

8.
杨林燕 《科教文汇》2014,(17):41-41,162
乌托邦和反乌托邦文学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的文类,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对人类社会进行了描述和批评。本文分三个阶段总体评述国内研究现状,分析了今后的研究空间,指出了之后的研究方向,希望能给予当今的研究者启示。  相似文献   

9.
当人类的第一位祖先从地球上站起来后,便拉开了缔造历史的帷幕……人类在艰难的生息繁衍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当我们面对着东非发掘出的远古人类头骨化石;当我们面对着复活节岛的巨石雕像;当我们面对着“永生的神牛”;当我们面对着雄伟的金字塔,不禁疑窦顿起、百思不解……人类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黄、黑、白三种不同的肤色能说明人类有三位祖先吗?沉入海底的废墟真的曾是繁华的乐园吗……让我们带着疑问,回溯这段漫长的沧桑历程,启开尘封万年的历史大门……  相似文献   

10.
“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几十年的事。然而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人类希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 古代机器人 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春秋后期,我国著名的  相似文献   

11.
从一定的意义上看,发展意味着现代性的行进以及人类理性原则的进步,而现代性源于启蒙运动的建构,那么,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代性”话语的迷雾,廓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逻辑定位,摆脱“欧洲中心论”发展模式和当下发展困境的束缚,使当代社会既不至于无条件地超越也不至于无批判地守成,而是立足于人类历史发展实际,在辩证思维中把握人类发展的命运,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毕役 《百科知识》2009,(7):52-52
象牙喙啄木鸟曾经被定为“灭绝物种”,几年前在美国阿肯色州东部的森林保护区奇迹般地被重新发现,令人惊喜万分。为此,美国政府己赶制出一项名为“希望走廊”的保护象牙喙啄木鸟的计划。人们都希望把握住这个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第二次机会。  相似文献   

13.
阿辉 《发明与革新》2011,(11):41-42
人类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发明不断涌现的历史。爱因斯坦曾说:“如果一个主意看起来不荒谬,那它根本就没有任何希望。”不过,并非所有奇思妙想都能留存于世。以下就为您罗列一些不“靠谱”的发明。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下简称“协调发展”),既是三者内在联系的客观规律的反映,又是人们对该客观规律的运用;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又是制订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针。考察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从理论上分析其协调机制,阐明“协调发展”的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在“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具有显明的现实意义。一、“协调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有目的的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乌托邦主义是萌芽于16~17世纪的一种哲学社会思潮,在近几个世纪当中随着科技发展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其基本内涵:主张以科技理性为范式主导和规约人类未来,相信科学技术必定可以实现物质丰裕、秩序合理、自由正义与社会和谐的人类梦想.科学乌托邦主义反映了科学技术和科技专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愈益增强的重要作用,表征着特定的时代精神,彰显着自然科学发展的人文诉求.虽然它在20世纪遭遇来自多领域的批判,但是其多向度的历史合理性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自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利益,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深刻的危机和隐患。一切都符号化、程序化了。人的全面发展受到肢解和扼制,个体和谐的人格发育成长受到严重挑战。席勒当年察觉到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冲突,在当代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尖锐。与此同时,当代社会的生存竞争日趋激烈,人们一心追逐功利,功利性成为多数人生活的轴心。在功利心、事业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自古以来,人就希望能和除人以外的自然界诸如生物和非生物对话,希望它们能听懂人的语言,并且能按人的指令办事,回答人提出的问题。《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里有这样的情节:人只要向石头山喊一声“芝麻开门”,山就会裂开,洞里装满了金银珠宝……这就反映了人们的希望。机器发展以后,人们希望不用动  相似文献   

18.
<正> 古称“曹州”的菏泽,因古水而得名,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素以“牡丹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式术之乡”蜚声中外。这里  相似文献   

19.
2000多年前,墨子强烈地反对侵略战争,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认为扩充人类博爱之德,加强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利与合作可以消解冲突与战争,达到永久和平。在中国古典和平学说中,墨子的这一思想具有很独特的地位,构成了人类历史文化中和平智慧的重要资源。上世纪,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世界战争、民族仇恨与意识形态冲突主导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惶惑不宁的人们一直在“均势”、“威慑”等范畴中寻求和设计着“冷战”中的和平。今天,“冷战”的消失不仅使人类世界的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进步与文明,是建立在无数发明与创造的基础之上的。文字的发明,使人类能够记载下自己的历史;电灯的发明,使漫长的黑夜呈现光明……发明能使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上升到新水平,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层次的文明。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所以,搞发明创造必须从青少年抓起。爱迪生年幼时坐在鸡蛋上,异想天开地欲把小鸡孵出来。又如堪称当代发明大王的日本发明家中松义郎,5岁时就为抖摆的玩具飞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