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实际上,在本册教材前面的有关内容中,已经渗透了分类思想.例如,在教学1-5的认识时,根据主题图我们说“有5个学生”,已经运用了分类的方法,因为这些“人”之所以能说成“5个”,是因为他们是同一类的,其标准就是他们都是学生,“学生”是他们的共同属性.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要求学生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就是要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把形状作为分类的标准,把不同形状的物体划归为不同的类.在这里,把“分类”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目的是便于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分类能力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英花 《湖南教育》2006,(11):24-25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实际上,在本册教材前面的有关内容中,已经渗透了分类思想.例如,在教学1-5的认识时,根据主题图我们说“有5个学生”,已经运用了分类的方法,因为这些“人”之所以能说成“5个”,是因为他们是同一类的,其标准就是他们都是学生,“学生”是他们的共同属性.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要求学生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就是要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把形状作为分类的标准,把不同形状的物体划归为不同的类。  相似文献   

3.
数学观察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重要数学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地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低年级段是数学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观察能力的启蒙阶段,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观察内容的指导1.观察物体数量的多与少。首先从观察单一物体数量的多少入手,然后逐步观察不同类物体数量的多少,最后还要训练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将物体分类数数。例如,指导一年级的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一幅图,问学生把10个方块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首先我和学生一起  相似文献   

4.
何家良 《云南教育》2005,(25):39-39
“分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分类,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使学生“有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分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提供了大量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分类,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使学生“有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  相似文献   

6.
如何用《课标》对过渡教材实施教学 ,为今后与新课程接轨做好准备 ,我县举行“渗透课程标准精神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学研讨会 ,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听了刘老师执教的《圆柱、球》人教版六年制第一册P73的教学颇受启发 ,请先看几个镜头 :镜头一师 :前天老师要求大家留心观察身边的物体形状 ,哪些物品的形状相近 ,并带几样过来 ,大家都带来了吗?生 :(激动地齐答)带来了。师 :把带来了的物体先放在一起 ,请各组把收集到的这些物体按形状分开(学生跃跃欲试)。师 :(手指学生分好的长方体)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生1 :因为它们都有六个面。生2…  相似文献   

7.
在分类教学中发展幼儿的多种能力□民乐县第一幼儿园葛玲秀有关“物体的分类”在幼儿园计算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分类是把物体分成各具共同属性的几组,也就是按照一种属性或几种属性把一些物体放在一块儿。这里所谓的“属性”指的是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粗细、长...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要求 :结合有关知识的教学 ,适当渗透集合、函数等数学思想方法 ,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下面就小学数学课本 (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课本 )中常见的集合思想及其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教学谈点浅见。1 集合概念的渗透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开始 ,教材就通过直观形象的韦恩图渗透了集合的概念。《数学》第一册第 4页上的“分类”一节课中 ,把两个球圈在一起 ,还把书包、鸡、气球放在一幅图里 ,让学生试一试能否把同类物体圈在一起。这部分内容渗透了如何把一些同类的物体组成一个集合的思想。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 《认识物体和图形》这部分内容包括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教学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直观认识各种图形、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的能力。在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中,教材从生活着手,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接着,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对于每一种图形都按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情景   1 教师谈话 :“小朋友 ,今天我们将要认识几位新朋友。 (用多媒体计算机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同形状的物体。) (1)这些物体你们见过吗 ?(2 )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一样的吗 ?它们的名称叫什么 ?”   2 学生认真观察计算机里的实物图 ,然后抢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1)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学具 ,并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学具是什么形状 ?   (2 )学生打开课本认真看书 ,并独立思考课本中各幅图的图意。然后 ,同桌互相讨论书中是怎样把物体进行分类的。   3 学生拖动鼠标 ,把计算机里的实物图按形状分类。   4 教师…  相似文献   

11.
1 目的要求 a.使学生知道分类就是在许多不同物体中将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物体分在一起。分类需要有一个标准,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b.指导学生学习简单层次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分类能力。 c.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协作的精神。2 重点、难点 学会给物体分类的方法。3 课前准备 a.教师应准备好扑克牌1付、实物投影仪1台。 b.学生准备好一组颜色有红、绿、黄,形状有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纸片或塑料片,并让学生自带书包和各式各样的笔。4 教学过程 a.趣味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第一课时“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所看到的实物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生动、直观的数学观察活动中去。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实物所看到的实物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难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教学准备教师本人正、反面大照片各一张,小熊玩具每小组各一个,教材第12页主题图挂图,以四人一组进行学习。教学过程1.…  相似文献   

13.
<正>“分类”作为统计的第一节课,如何带领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经历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获得分类计数的结果?可以开展如下教学。一、按照单一标准分类,获得分类结果1.出示主题图(图1)。提问:这些气球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形状不同、颜色不同。任务:将气球贴纸先按照形状分类,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多少个。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分一分》是小学自然课中培养学生分类能力的第一课。它和《各种各样的果实》《各种各样的根》《各种各样的茎》等课组成分类能力培养系列。分类能力在逻辑思维能力中属于较低的层次,新大纲中要求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分一分》一课共有三项内容:按形状、颜色给几种几何图形分类;按运动方式给几种动物分类;用多种方法给叶子分类。给几何图形和动物按指定标准分类,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不同的事物分类标准是不同的,渗透分类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有了这一步知识的过渡,学生便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对树叶进行分类了。给物体…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分析《固体混合以后》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固体和液体》中《认识固体》的第二课时,我把此课取名为《固体混合以后》。《认识固体》一课教学的活动围绕“认识固体的常见性质”展开。通过给物体分类、观察固体的性质、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等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固体在颜色、形状、轻重、软硬等方面的性质变化及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体积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能力。第一课时,教师安排了把生活中的物体按固体、液体分类及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认识固体的性质等活动。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6.
一、看谁挑得快、说得好 [活动目的]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挑一挑、说一说,进一步加深理解同类物体的含义,使他们知道物体是可以分类的,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从而渗透集合思想。 (一)按要求把同类物体圈在一起 1.小宁上学了,妈妈带他到商店去买学习用品,请  相似文献   

17.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看一看(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位置与顺序及观察物体等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先从情境人手,感悟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感悟新知并灵活运用,为今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要求 本课《“九义”教材第三册6课)是在一年级学习了基本观察方法和比较事物异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类能力训练的课。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分类,能按一定标准给物体分类。为学生在以后认识自然界的活动中,把各种分散零乱的现象、事物条理化,为形成系统的知识打下一定的认识基础。 二、教学步骤 教学时按以下四步进行: 1.引导学生充分观察,认真  相似文献   

19.
之所以把这两个似乎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和我最近的一次切身感受有关. 今年我接手的是高三的新成立一个混合班,在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查以后,知道他们对选修教材的《先秦诸子散文》只学了孔孟,于是按照统一进度安排,决定给学生补课,因为诸子百家思想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高峰,如果现在不学,恐怕有许多学生终生都不会再去学习其他各家了.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分类。2.会按一定的标准(颜色、形状等)给物体分类。3.初步培养分类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课前准备:1.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片每组一套。2.动物头饰一套。3.投影片、背景音乐磁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