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韩国坡州出版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州出版城(Paju Bookcity),又称韩国坡州出版文化资讯产业园区(The Paju Publishing Culture Information Industrial Complex),是最新建设的现代化专业出版城,数字化技术条件十分发达,并实现了传统出版技术的数字化改革,今已开始扩展为一个全媒体综合文化产业城市。  相似文献   

2.
我们需要国家出版城吗——关于建设国家出版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受有关省市区的委托,我们所承担了多个出版产业园区、出版产业基地建设规划的研究、论证工作,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参阅了有关地方的建设方案,考察了已建成的有关园区,并且于2008年10月到韩国坡州出版城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文化产业大背景下,出版产业也在寻求自身的发展途径。一些企业通过在一定地域聚集,逐渐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然而与文化创意产业园蓬勃发展不相协调的是,出版产业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聚集。而且,出版创意产业园更多地表现为"产业园",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创意"。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法,以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现状及特点,探析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从机制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寻找出版创意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4.
韩国出版产业的规模不大,但对出版的投入却相当大.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一直在靠近北朝鲜的坡州地区修建巨型出版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5.
甄西 《出版参考》2007,(11S):34-34
韩国出版产业的规模不大,但对出版的投入却相当大。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一直在靠近北朝鲜的坡州地区修建巨型出版产业基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受访者为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运营中心总经理萧刚 《出版参考》:磨铁公司何时入驻园区,当时是哪一点吸引公司入驻? 萧刚:2010年5月磨铁正式签约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成为首批人驻的出版创意企业之一. 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是一个"以出版原创为核心、以产业促进为目的、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的国家级的出版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家在北京发展多年的出版创意企业,我们的产品绝大多数为原创产品(其中不乏优秀的深受读者喜爱的畅销图书),我们也肩负着促进出版产业发展和文化创新的历史使命,磨铁的产品特质及文化诉求,与园区的要求和宗旨高度契合,这一点,是我们积极申请入驻园区的内在动力,也是最吸引磨铁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7.
余博 《出版广角》2016,(24):24-26
文化创造力是一种隐含经验类知识的力量,是创新思维、创新文化、创新系统结构等隐性知识的集中体现,是文化园区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文化创造力能量的提升可以加快文化园区创新能力裂变、扩张的速度,拓展文化园区产业链条延伸的宽度与广度,形成文化园区边际效益的递增和创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于文化创造、主体需求乃至区域、城市创新发展,对文化创造力进行了新解读,审视我国文化园区创新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亚鸽 《今传媒》2016,(8):71-72
在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受关注的时代,将产业集聚为园区,再将园区打造成一个具有独特标识的品牌,已经成为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一种模式。而在构造品牌的过程中,离不开品牌宣传,宣传缺位给园区带来的影响无疑是致命的。本文以大连15库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例,从其品牌构造在宣传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成都“东郊记忆”品牌宣传成功实例提出应对建议两个方面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品牌宣传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天铮 《当代传播》2011,(4):119-120
针对文化产业园区在园区定位、产业集聚、主业发展、投融资和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园区应进行文化定位和产业定位、优化园区企业类型和结构、科学规划园区各项运营业务、构建投融资平台、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朱方建  丁山  王维 《新闻前哨》2014,(10):63-65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为实现我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保障作用。然而,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规划不合理,产业链不清晰,同质化竞争,房地产色彩浓厚,滥用历史资源造成文化泡沫等,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向着良性健康方向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浅论数字出版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园区是一种介于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和企业发展平台。通过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数字出版作为新型传播业态不仅是出版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占领文化传播制高点、提升先进文化影响力的必然选择。[1]建设培育数字出版产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3,(20):68-74
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在出版产业领域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数字出版产业的崛起。面对旺盛的数字出版消费需求市场和处于优势地位的新兴数字出版商,传统出版产业遭遇数字化转型的难题。尤其是在国家将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纳入国家战略任务并强力推进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启动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的政策环境下,如何处理好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探寻文化发展、技术进步与出版产业转型的互动机制,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下数字出版业的工作流程、商业模式以及产业链是中国出版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美国作为国际出版产业数字化的先驱,可为我们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施勇勤 《出版科学》2012,20(2):18-21
从媒介融合视角分析数字技术推动下数字出版发展的产业扩散和产业集聚的两种趋势,分析媒介融合带来的产业转型和文化变迁;分析数字出版和新媒体环境下形成的文化逻辑,并进而分析数字出版产业带来的文化和规制的矛盾性;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核心原动力,指出垄断作用力和竞争作用力达到均衡——"制衡"是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的支点,垄断与竞争并存是数字出版产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从字面上理解实则包含了三层范畴:文化、产业、园区(空间).现有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层面,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价值、解释集聚现象以及区位选择等等,但缺少从文化以及空间的视角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进行解读及分析. 空间一直以来都被看成是时间的附属,没有得到社会学者的重视.诚如福柯所言:"空间以往被当作是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福柯,引自夏铸九、王志弘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台湾明文书局2002年版,P392)而1974年列斐伏尔出版专著《空间的生产》,则被视为西方思想"空间转向"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出版产业中的编辑活动和编辑人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出版具有文化和经济两重属性,这种两重性既反映在公益性出版事业中,也反映在经营性出版产业中.出版产业中编辑活动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基础功能仍然是文化功能,它的商业功能是通过文化功能实现的.出版产业中的编辑人员仍然扮演着文化人的角色,承担的首先是传承文化、建设文化的社会职责,同时要履行经济职责,为争取经济实力和发展出版产业服务.由于文化与经济双重职责的要求,编辑观念和编辑活动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编辑人员要争取出版产业在文化与经济两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邵祯 《大观周刊》2012,(48):96-96,81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新型的产业形式,源于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同相似的创意旅游和文化旅游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选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分析其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以此来凸显其价值性。  相似文献   

17.
王跃军 《新闻传播》2018,(15):70-71
文化与科技融合在出版产业领域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数字出版产业的崛起。历史规律和经济现实向人们证实,文化科技融合是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原动力。然而如何使文化科技融合从"国家话语"进入"市场话语",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能力,乃是目前文化产业,特别是数字出版产业亟须解决的问题,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的协同努力。本文对数字出版产业在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数字出版产业分类是对数字出版产业统计的基础,对帮助界定数字出版产业边界和厘清数字出版产业链条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实施数字出版产业统计的基础和衡量数字出版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前提。文章着眼"数字文化",以数字出版产业的产业特性为出发点确定数字出版产业分类的基本思路,对数字出版产业类别进行精细分类,构建数字出版产业分类表,对国家编制数字出版产业分类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正中韩第十五届出版学术交流研讨会在韩国首尔市政厅礼堂举行。笔者作为中方代表团团长既有宣读学术论文的任务,也有开幕式和闭幕式致辞的任务。笔者发现韩国同仁在学术讨论和致辞中都引用了《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名句和鲁迅先生的一些言论。中方代表的学术演讲也不乏一些较为深刻的见解,但就引文而言,似乎是一个空白,显得有些尴尬,尤其是韩国朋友引用的又是我们的文化国粹。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们在著名的坡州出版文化城,听取了其财团法人李启雄的一番议论,他讲到,  相似文献   

20.
生态转型是出版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实现生态出版产业为目标,提出了出版产业生态转型的对策:由产品导向转变为功能导向,完善产业结构、构筑生态出版产业链,加快出版集团的生态化重组,加快建立生态出版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