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各种兵变发生频仍,据不完全统计,即有五十余起。本文对各种兵变发生的性质、原因及其对南宋政权内外政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建炎年间的兵变与唐末五代兵变的异同之处提出了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一九三二年九月,中共陕西省委直接派人发动了蒿店“兵变”,当时,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反共最疯狂的时期,敌强我弱,“兵变”在敌人的围剿下失败了。现将蒿店“兵变”的前后经过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兵变是唐朝中后期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从其作用来看,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百年来,袁世凯一直被很多人视为民元"北京兵变"的主谋,然而却没有一条可信的材料可以证明这一点,被研究者广泛征引的刘成禺《民元北京兵变内幕》其实是一条假材料。而透过其他许多可靠材料,可以看出,南方在永久首都和临时政府地点问题上做出了重大妥协,因此袁为"争都"而策划兵变没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亦可看出,袁  相似文献   

5.
李渊,隋末唐初卓越的政治家、战略家;唐王朝的主要缔造者。他谋划、统领的晋阳兵变的全过程,充分展现了这位政治家、战略家的品质、才识和胆魄。  相似文献   

6.
1882年于朝鲜爆发的"壬午兵变",是当时东亚世界中各种矛盾积聚的产物。事变后,作为朝鲜宗主国的清政府果断出兵,使得之前已在朝鲜经营多年的日本势力遭受了重创,半岛局势由日本"一家独大"迅速转变为中日两国的直接军事对峙。日本政府意识到,需要推行更为积极的扩军备战政策,这对于后来日本近代"大陆政策"的形成及军国主义之发展壮大,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国初期,社会动荡,山东省内多次发生士兵哗变或骚乱事件。士兵持械劫掠烧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到了巨大损失,使得商旅不兴,民心惶恐;间接后果则是由于大量的哗变兵加入了匪帮,使土匪队伍中出现了“兵匪”这一奇特的现象,而“兵匪”的存在,使得土匪的组织程度和武装水准大为改观,战斗力大大提高,从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也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8.
发生在明嘉靖初年的甘州兵变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它是河西地区长期以来吏治腐败导致的一次重大事变,反映了河西地区吏治的腐败、士兵的艰难处境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屯田衰败、府库空虚深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甘肃总兵李隆原本是假公济私的腐败分子,是士兵悲惨生活的造成者,却利用了士兵的不满情绪,唆使士兵哗变,杀害了严格依法办事的巡抚都御使许铭,这是发人深思的。新即位的明世宗,对甘州兵变予以彻查,对犯罪者依法严惩,显示了整顿吏治的坚定决心,成为河西吏治转变的开始。  相似文献   

9.
张坚 《师道》2004,(7):31-32
岁月会风化记忆,然而有些事情却永远让人无法忘记。6年前发生在我班的那场流产的学生“兵变”,就难以让我从记忆中抹去。  相似文献   

10.
东阳“许都事件”是晚明风雨飘摇时期最不该发生的事件,然而它却发生了,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陈子龙是处置东阳兵变的关键人物。孤立地看,“许都事件”只是偶然发生的地方事件;立体审视,则与晚明的社会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多棱镜效应,折射出晚明社会的诸多问题,进而可以看出明王朝灭亡的多重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1.
明武宗正德五年,宁夏镇发生一起震动朝野,影响全国的兵变——置鳋之叛。这场兵变的发生,是明中期以来统治腐败的必然结果,它体现了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集权的矛盾,是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带有争夺皇权的性质。这次兵变在客观上加速了宦官刘瑾集团的垮台,对明王朝的统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引起了代北勋贵的强烈反对,甚至发展到以武力对抗和另立朝廷。废太子恂虽未参与平城兵变,但却遭诬陷而被杀。废太子恂被杀,是孝文帝执政后的一桩冤案。  相似文献   

13.
论阿尔泰兵变党宝海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兵变是引人注目的。这一时期兵变爆发频繁,范围广泛,全国各地几乎每年都有兵变发生,变军杀害军官,抢劫百姓,与其它军队交战,兵匪勾结……给社会带来了很大影响。所以认识那段历史,兵变是不能忽略的。对于该时期的兵变已有总体...  相似文献   

14.
派遣御史巡视九边是明朝强化边镇监察的重要举措,御史奏报边情是明朝治理边镇的重要信息来源.嘉靖朝平息九边兵变过程中,巡按御史的信息奏报为明朝及时做出决策提供了信息参考.巡按御史在兵变平息中献计献策、率军平叛等积极作用的发挥,显示出皇权对边镇的掌控.但是,由于受边地军政中利益因素的干扰,边镇存在选择性奏报信息的情况,致使明朝中央不能完全获悉边镇实情.同样,身为天子耳目的御史也存在选择性奏报信息的情况,这又导致边镇长久以来聚集的军政矛盾无法从根源上化解.巡按御史奏报边情的直言距离真言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5.
发生在明嘉靖初年的甘州兵变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它是河西地区长期以来吏治腐败导致的一次重大事变,反映了河西地区吏治的腐败、士兵的艰难处境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屯田衰败、府库空虚深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甘肃总兵李隆原本是假公济私的腐败分子,是士兵悲惨生活的造成者,却利用了士兵的不满情绪,唆使士兵哗变,杀害了严格依法办事的巡抚都御使许铭,这是发人深思的。新即位的明世宗,对甘州兵变予以彻查,对犯罪者依法严惩,显示了整顿吏治的坚定决心,成为河西吏治转变的开始。  相似文献   

16.
直皖战争前夕发生的信阳兵变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主要兵变之一。兵变的具体时间唯《重修信阳县志》有载:“八年,长江上游吴光新部赵旅长率兵驻信阳,与原驻防军第八混成旅靳云鄂(应为靳云鹗)部下,时相私斗,地方兢兢自危。旋经调处分防,赵驻车站,靳驻城厢。三月四日夜,赵部哗变两营,抢掠车站商民数百家……”(《重修信阳县志·兵事志一》)。但此处记载仍与史实相悖,特此正之如左。  相似文献   

17.
明武宗正德五年,宁夏镇发生一起震动朝野,影响全国的兵变——置鐇之叛。这场兵变的发生,是明中期以来统治腐败的必然结果,它体现了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集权的矛盾,是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带有争夺皇权的性质。这次兵变在客观上加速了宦官刘瑾集团的垮台,对明王朝的统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宋仁宗庆历四年,河北保州发生过一次兵变。近年,一般史书把它称为士兵起义。士兵是穿上军装的农民,因此也可说是农民起义。其正义性质,似乎也是没有疑问的。然而,近来我对这次兵变的史料,再次进行细致地考察,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考虑,发现颇多值得怀疑的地方,特在此提出,请予批评指正。一、兵变的经过  相似文献   

19.
黄永年先生在《说马嵬驿杨妃之死的真相》一文中提出“马嵬兵变”的真正后台是高力士,此观点一反旧说,令人耳目一新,目前在学术界比较流行。笔者未敢苟同,特撰文讨论,敬请黄先生及其他专家学人指正。一首先请允许澄清黄文涉及的两个问题: (一) 唐玄宗“西幸”是否“仓惶”?  相似文献   

20.
宋太祖赵匡胤(yìn)出身军人家庭,从小喜好武艺。投身行伍后,屡(lǚ)立战功,最后成为了一名智勇双全的大将。公元960年,赵匡胤领兵出征契(qì)丹,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称帝后,虽然贵为国君,但军阀习气依旧不改。文武百官稍不注意,就会引来祸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