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研究表明,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师德教育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重视。提起师德建设,似乎只有那些体罚学生、买卖资料、协同作弊等行为才是师德不好的表现,这些才是师德教育的内容。确实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引导可以避免一些恶性行为的发生,但是如果不能对一些看似正常行为背后的一些理念进行反思,师德建设最终将流于形式,也必然会制约师德建设的效果。因此,关注“正常教育行为”背后的师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既是提高教师师德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到,人民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有自觉献身的精神,是师德的根本。教育成果的潜在性和教育过程的周期性长的特点,反映在教师的劳动上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汗水,为四化建设“爱生育才”,甘当人梯是师德的集中表现。一、爱生是师德的核心“人非草木,熟能无情”? “爱”是人的一种积极的高尚的情感,它给人以温暖和动力。教师爱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又是巨大的教育力量和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只有爱学生,把教育活动建立在师生真挚感情的基础上,产生“心声”共鸣,才能产生通情而达理的实效,达到教育疏导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师爱的效应     
师爱是一种社会的、政治的、高级的情感,是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学生的关心、真诚、热情、尊重、理解、信任和严格要求等师德行为。它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有着极其神奇的作用与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高尔基也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由此可见,师爱在教书育人中是何等的重要。教学实践也说明:只有使师生双方彼此相通了,彼此情感交流了,道理的传递,才会畅通无阻,教师的各种教育手段,才会在学生身上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曾说:“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可见。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儿童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11年前的9月,我带着一颗为人师表之心踏上了三尺讲台。走上了初为人师的道路。今天,驻足回望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根植于爱;有爱才有教育。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它必须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素质教育处于“重生存”时代,它必须培养学生学会生存的能力;素质教育处于“多元化”时代,它又必须培养学生的个性。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培养,是一种创造性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如何将素质教育更好地渗透到日常教育工作中去,应从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和被教育的主体——学生着手。一、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的素质,良好的师德、渊博的知识、博大的爱心对学生会造成深远的影响。1.良好的师德:“在目前新形势下,对教师的要求除专业技能方面以外,更注重的是…  相似文献   

6.
“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工作的社会职能所要求的行为规范。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师德”的思想基础是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坚定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要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不能见异思迁,更不能唯利是图。我国老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师工作不仅是一个光荣重要的岗位,而且是一种崇高而愉快的事业。它对国家人材的…  相似文献   

7.
爱的教育     
吕杳珍 《辅导员》2014,(6):44-44
在从教生涯中,我经历过形形色色的学生个案,从中真正感悟到原始、粗暴的教育方式已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只有真爱才能教育人、感化人。只有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才无愧于“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  相似文献   

8.
利用悲剧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标不治本的‘教师忌语” 时下,许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为了加强师德建设,提出了内容大致相同的“教师忌语”。平心而论,这对于改善师生关系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我们务必懂得,实行“教师忌语”是治标不治本的一种应急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师德问题,因为教师对学生说什么、不说什么、怎么去说,是其思想品格和道德素质的自然流露,装是装不出来的。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有治标的应急措施,更要有治本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升莲 《中国科教博览》2004,(12B):47-47,58
“新课程教学理念”正在逐渐深入每位数学教师的头脑之中,触及到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在新课程理念下,加强师德建设尤为重要。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师魂”。必须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必须以“爱”去感化学生,用知识去浇灌学生,用心灵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才是新教学理念下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中小学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的人才和劳动者。目前师德教育在中小学普遍得到加强,但其误区仍然存在。师德教育的误区将直接影响师德教育的实效,影响师德水平的提高,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师德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人格、语言、行为和情感具有无尽的感染力,这种师德的魅力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一、人格的魅力———言传身教师为范影响人格只有我们的孩子具有了人性,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大写的“人”,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不容忽视。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体现在对人的真诚和善良上,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决不能搞双重人格,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使自己的品行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去…  相似文献   

12.
翁肇桢 《上海教育》2007,(3B):52-52
教师这个职业需要用心灵去工作,它靠的是教师的精神修养、心性修养。优良的师德可以在教师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校以“小党校”为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重要自培基地,积极探讨师德建设的新形式,努力开拓师德教育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蒋红梅 《班主任》2000,(3):14-15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人们常把师爱比喻为母爱。母爱是伟大的,但师爱要高于母爱,它意味着教师不能以狭隘的个人私情或好恶去对待学生,而应带着祖国的希望和人民的重托,按照接班人的要求去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老师的爱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力,只有热爱学生的老师,才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在教育过程中才能真正发挥“师长”的表率作用。实践证明,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一把非常有效的“金钥匙”,换言之,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是师德的首要要求。那么,老师应该怎样去热爱学生呢首要的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人格不可侮辱,自尊心不可伤害。学生与老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因为师生之间存在年龄和知识的差距,教育和被教育的地位不同产生不尊重学生的情况。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仅是师德师风问题,而且还是遵守法…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交错着各种复杂的内外关系,并且是动态的,只有把它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进行分析,才能全面地准确地认识它的功能,才能搞清:教育与经济、政治、化科学的关系;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才”,还是“财”;教育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还是一种产业;“教育产业化”为什么是错误的;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消费等等关系和问题。只有唯物辩证地解决了这些既是理论又是实际的问题,才能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6.
廖周亨 《师道》2003,(12):39-39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只有爱学生的教师,他才可能教育好学生。我们应该坚信:只有教不得法的教师,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儿童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一位老教师曾意味深长地说: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教育工作刚开始时,就已经失败了。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然而,在丧失了正确尺度的把握后,我们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都视为了无私的爱…  相似文献   

17.
陈就芬 《师道》2005,(11):43-44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植根于爱。”教育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过程,是一个用爱来诠释生命成长的过程。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可能教育好学生。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儿童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的发展,只有真心真意地去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智慧的师爱应该学会发现与赏识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事。“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  相似文献   

18.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基石在师德。师德和师德教育的重要性从来就不容置疑,但师德内涵和师德教育方法却是人们不断探索的开放命题。长期以来,主流观点将师德定格为理想道德的化身.学校在师德教育实践中经常采用的也主要是三种方法:一是崇尚“红烛”精神的人生观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便是其写照。二是学习先进事迹的师德报告会。三是宣誓、承诺、演讲、征文等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江沛 《考试周刊》2009,(49):24-25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永恒的主题,在新形势下更有紧迫性。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由此可以说,教育与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提升教育的形象,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创新人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尽可能按时代的要求,去认识,去丰富师德的内涵,提升师德的境界,使师德得以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努力在各项实际工作中将师德的外延拓展.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热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德区别于其他行业道德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