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灵潮汐     
山,沉稳坚硬。水,灵动聪慧。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篇山,连绵起伏、气势磅礴;山,危峰耸立、怪石嶙峋;山,连亘绵延、蜿蜒曲折;山,峰峦起伏、直插云霄。山,有巍峨昆仑;有喜马拉雅;有雄奇险秀的华山;有清秀挺拔的庐山;  相似文献   

2.
游四海山记     
有的人选择冬季游四海山,因为冬天的四海山琼枝玉树,是一片银色的海洋;有的人选择春季游四海山,因为春天的四海山山花烂漫,色彩斑斓;有人选择夏季游四海山,因为夏天的四海山林涛滚滚,烟云缭绕;有人选择秋季游四海山,因为秋天的四海山红叶似火,野果飘香。  相似文献   

3.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定都平城。为了加强京师北部的防御,道武帝先后在犲山修筑了离宫犲山宫,在代园山建五石亭。结合道武帝出生于参合陂北、早年曾经生活于七介山的经历,本文考证七介山、犲山、代园山等地均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依次为八棱碑山、薛刚山、双台山。  相似文献   

4.
山,深沉稳重。山,正直伟岸。爸爸,是一座山。我爱我的爸爸。爸爸站着是峰:爸爸躺着是岭。爸爸是山,我是山上的一棵树,踩着爸爸宽宽的肩,我爬呀,长呀。爸爸是山,我是树,山哺育了树。  相似文献   

5.
山路跋涉者     
十月的太阳落下了山.落下了那座最高的山。约翰·莫菲从没见过那么高的山。内华达岭高耸入云,几乎与天平齐。密苏里的山与这些山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相似文献   

6.
<正>"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是贾平凹先生在他的一篇散文中提到的一句话。细细品读这句话,它将一个人从懵懵懂懂的学习成长,到似是而非一样的工作思考,再到气定神闲般的成熟成才的过程描绘出来。这不正与管理者的专业成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说对事物本身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7.
    
下面的山,托举着 上面的山。下面的山,不累吗?  相似文献   

8.
大山儿女     
山的这边,是农村;山的那边,是城市。山的这边,是淳朴、是厚重;山的那边,是喧哗、是热闹。山的这边,是梦之启蒙;山的那边,是梦之变现。 山的这边哺育着我,山的那边放飞着我。我梦想着总有一天我会飞越这重重山峦,走向山的那边,实现心中的梦想。 山之淳朴,山之秀美,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像山一样朴实、像水一样灵秀的儿女。可他们  相似文献   

9.
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名山,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五A级旅游区。如何进一步挖掘和开发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对于推动青城山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对青城山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开发利用中尚存的问题,并结合青城山灾后重建,提出一些深度开发利用青城山道教文化资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闲读山水     
山,沉稳,敦厚;水,灵动,聪慧……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山篇山,绵延绵亘;险峻挺拔;山有巍巍昆仑;山,有喜马拉雅……山,巍峨磅礴,让人想到五  相似文献   

11.
王在恩 《语文学习》2020,(1):F0003-F0003,88
都江堰,青城山,这六字读来颇有韵律感,是诗句,如词牌,细品则可领悟出更丰富的汉字神韵。两处风景名胜一是灵动的水,一是厚重的山,二者是绝佳搭配。看过都江堰的水,便不由得要去看青城的山。青城山得名,皆因其林木葱郁,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郭。近青城山,暑气减威,青翠逼人。站在山门前,顿感人和山的关系突然亲近起来。想来,东汉年间,天师张陵和青城山相遇,这青城山的幽,一下就契合了他的心境吧。  相似文献   

12.
徂徕书院     
《学苑教育》2012,(24):F0004-F0004
徂徕山在泰山东南侧,徂徕山,又称龙徕山,驮来山,是泰山的姊妹山。  相似文献   

13.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从张陵开辟青城山仙源后,众多道派均传入青城山,留下了丰富的道教文化遗产。本文对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现状进行了梳理,对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的受损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青城山道教文化遗产的震后保护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你游览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吗?你登临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吗?山有雄壮的风采,山有朴素的品格。山豪迈,山也俊秀。奇险是山,逶迤是山,平坦是山,突兀是山,温柔是山,呼啸是山。山,时而鬼斧神工,时而又平淡无奇。山的性格是刚强的,不惧怕任何压力,但平素却显得和蔼慈祥,文质彬彬,英俊而柔情。因为有山,流水乃为之改道,因为有山,城市才缘依环绕。大山以浑厚坦荡容纳万世汇聚百川。  相似文献   

15.
正俗话说:"一个好的校长,带领一批好的教师,就能实现学校的优化发展。"好校长的领导作用,是通过广大教师的合作与尽心奉献而实现的。因此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强化学校管理,这也是最终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佛家悟禅有三境界: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笔者个人认  相似文献   

16.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是贾平凹先生在他的一篇散文中提到的一句话。细细品读这句话,它将一个人从懵懵懂懂的学习成长,到似是而非一样的工作思考,再到气定神闲般的成熟成才的过程描绘出来。这不正与管理者的专业成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  相似文献   

17.
陕北的山     
陕北真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我常常怀疑造物主将世界上所有的山堆在了这地球的一隅.使陕北成了山的世界.山的海洋!抬头是山,低头也是山;吃的是山,住的还是山;山是生存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寄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  相似文献   

18.
暑假。我们来到天目山度假。我们住的“乡村部落”很安静,房子紧靠着山,窗外也是山连着山。山上长着很多竹子,还有核桃树、栗子树、松树,放眼望去,满目青翠,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9.
清代山陕梆子在燕赵地区的传播过程中,作为传播者,魏长生等艺人和山陕商帮有力地推动了山陕梆子的发展;从戏曲本身讲,山陕梆子所具有的一些特质迎合了北方观众的审美需求;作为观众,燕赵人包容和吸收外来文化的性格与习惯、山陕移民的迁入、山陕与燕赵地区共同的人文背景成分,促成了燕赵人对山陕梆子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求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先民很早就开始了对山的关注,并在文学作品中予以表现。但是,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于山的审美观照角度亦不相同。《诗经》时期,人们以山的高大为美,对于山的险峻持否定态度;战国、两汉文学普遍关注山的险峻,《楚辞》的态度承袭《诗经》,赋体文学则以之为美。上述文学作品对于山的不同审美取向,各有其深刻的文化发生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