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膝法——泰拳杀手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海彪 《精武》2005,(4):9-9
泰拳界云:“吾辈栖身武坛凡二十载,未曾见有用膝机会时而舍膝用拳者”。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20世纪以膝法闻名的泰拳高手层出不穷:30年代乃汪的膝法最毒辣,有“膝虎”美称;50年代实攀以“弯膝”称绝;近年,泰拳王狄西莲以其强劲的膝法获“通天膝”美誉。泰拳手在使用膝法攻击时,充分地运用了攻击时放胯送腰的发力,  相似文献   

2.
拳谚云:远用脚踢,近用肘膝。脚和膝为腿部的两大进攻武器,膝法宜于近身撞击,脚法宜于中、远距离攻击,膝法和脚法可结合成诸多连环腿法。北派武术在临阵对敌时,注重膝、脚的有机组合,连续进攻,突出发挥了腿技的强大威力。膝、脚连击具有动作简练、  相似文献   

3.
实战连环膝     
膝击法在腿技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拳谚云:远用脚踢,近用肘膝。如今,膝击法已成为一种深受广大散手爱好者喜爱且在实战中频频运用的技术。膝击法素以凶狠暴烈而著称,击中时如惊涛拍岸,被击  相似文献   

4.
张洪国 《武当》2004,(2):38-40
拳谚日:远用脚踢,近用肘膝。膝和脚为腿部的两大进攻武器。膝法宜近身撞击,脚法宜中远距离攻击,膝法和脚法可组合诸多连环腿法。具有动作简练,快似疾风,攻势凌厉的特点。现整理出膝脚连杀十二招,供腿技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个体膝关节伸屈肌群力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实验对象为10名体院本科男生(20岁),用CYBEX6000测膝屈伸肌群的力矩。一套实验由6个角速度实验组成,分别是60°/s,90°/s,120°/s,150°/s,180°/s,210°/s。实验时,角速度间休息20秒,套间休息半小时。先每个人做3套实验。一天后,每人再做3套实验(实验为等动实验)。各人实验数据按关节角(间隔5度)、角速度组成样本后,求样本平均值和样本标准差。以样本平均值做各关节角的不同速度的伸膝肌群和屈膝肌群的参数曲线族。实验发现,膝伸屈肌群的肌肉力矩,在动作开始和结束的膝角附近,膝伸屈肌群的肌肉力矩离散度大,表现为样本标准差大。其他膝角膝屈伸肌群的肌肉力矩离散度较小。各膝角的肌群力矩参数曲线并不全是随速度的增加而肌群的力矩减小。膝屈伸肌群的肌肉力矩参数曲线族呈现反S形趋势。在高速度时伸肌群表现弱趋势而屈肌群表现强趋势。分析认为是小腿的重力效应。运动员个人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的参数曲线族,可与其高速摄影解析运动学结果对照。对其做膝关节测试范围内任意膝角任意速度的动力进行估计。最大肌群力矩参数曲线可提供各速度下屈伸峰值力矩比,为医疗保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华武术》2006,(6):48-49
一、凶狠的内围战术——箍颈撞膝 应用场合:当对方用拳进攻时,闪身靠近对方;然后用双手臂夹住对方颈部,双手臂往内收,同时用膝盖顶击对方的胸腹部。  相似文献   

7.
强健肠胃——运脚趾:每天练习用脚趾夹东西,或用手指按摩足趾36下,并持之以恒。调节脏腑——敲手掌:每天早晚握拳用中指相互敲打左右手心36下,再按摩整个手掌。灵活筋骨——旋膝:用手掌按住膝,先齐向外旋转10多次,后齐向内旋转10多次,再以两手同时揉左右膝几十次。防治寿斑——  相似文献   

8.
5、搓、蹬、打膝天节 仰卧势,右足盘膝,以足跟绕左膝关节,左右反复搓揉;再用右足跟,左右反复轻轻蹬揉膝关节周围;然后再用右足跟,绕膝左右反复轻轻击打。  相似文献   

9.
武兵 《精武》2005,(6):20-22
一、冲拳 1.双方对峙,对手(左者.下同)突然用双手抓拉我双肩欲发膝撞时,我快速用双掌上托其双肘破化来招,随之进步连发双拳狠击对手胸部,目视对方(图1,图2)。  相似文献   

10.
二级运动员膝伸屈肌力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运动员的膝关节力量在运动训练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国内外科研人员对膝关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作了大量研究。本文采用国际较先进的等动测力系统对二级运动员的膝关节伸屈肌力矩进行测试研究,发现膝伸肌最大力矩值高于屈肌最大力矩值,两者之间呈密切正相关。随膝运动速度增加,伸、屈肌最大力矩值减小。还发现膝运动速度增大,膝伸与屈肌最大力矩值越来越接近。膝伸、屈肌表现最大力矩的膝弯曲角在同一运动速度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坤青 《中华武术》2002,(3):39-41
笔者在《泰拳膝法》中已略述及“内围膝撞”战术摘要,膝招与缠制技必须相辅相成,方能产生最大威力。  相似文献   

12.
薛强  陈辉  刘涛 《中华武术》2006,(10):52-53
我们曾经介绍了泰拳肘法的几个基本技术动作,肘有“肘过如刀,犀利无比”的说法,而膝法在近身、中远距离中应用得也甚广,对膝便有“通天膝,火箭冲天之势”的说法。本期将介绍实战中如何运用膝法应对常见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泰拳膝法     
膝法是泰拳的基本技法之一,泰语称之为“求”。因膝关节的特殊结构,在其击打时,具有极大的伤害力,适用于近距离的格斗。不论进攻、防守或反击,都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效能。 在泰拳史上,以膝技高超而闻名拳坛的高手彼彼皆是。其中以30年代乃汪,绰号“膝虎”的膝招最为毒辣。50年代的清迈府拳师实攀,则以“弯膝”称绝。以后的拳师以“奔雷膝”陌喃的膝招最为凶猛;“璇冠拳王”阿仑的膝法最为优美。而近年采,泰拳王狄西莲,以其强劲的膝击,而获“通天膝”的美称。近十年来泰拳手在各种国际性的搏击比赛中,屡战屡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充分发挥了膝击技术。泰拳界云“吾辈栖身武坛凡廿载,未曾见有用膝机会时而舍膝用拳者”。由此可见泰拳手对膝技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4.
权成 《精武》2007,(3):41-41
山西常有心意门肘法以隐蔽、贴身偷打为主。练拳就要练肘和膝,如果中节不明,则浑身是空。在打五行拳时,也是用肘、膝来打出劈、崩、钻、炮、横拳的。练拳时上用肘,下用膝,上下合一,全身放松,头领起,收下巴,尾骨拧转,全身合一。这样就把手、足空出来,以利于出奇制胜,令敌防不胜防。这里介绍几个具体用法。  相似文献   

15.
问:肘膝应敌是在什么情形下使用? 答:肘膝是在靠近敌身时随机乘势而用,切勿不择时机而盲目运用,以免为敌乘虚击取。拳谚谓:“远腿近手,靠身膝肘。” 问:肘膝应敌时应怎样运用才行? 答:须和步、身、眼、手、防守技法紧密配合才行,否则很难以奏效。因对方不可能是死板专等挨打的。 问:运用肘膝应怎样发劲为好?  相似文献   

16.
重力式膝伸肌力量训练器械动力传动凸轮轮廓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南京 《体育科学》2007,27(4):76-79
通过实验获得人体膝伸肌等动向心收缩的力矩-角度特征曲线,然后,采用工作位法,在一定范围内对伸膝力矩-角度特征曲线进行模拟,获得器械工作凸轮的力臂值和轮径值,完成膝伸肌动力传动凸轮轮廓的设计。设计凸轮提供的阻力矩更符合人体膝伸力矩,解决了器械的全载负荷问题和因起始力矩过大产生可利用惯性、肌肉易疲劳和器械噪声等一系列问题。设计具有普遍适用性,使用的工作位法适用同类器械动力传动凸轮轮廓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关于速滑蹬冰中伸膝压踝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民盛  覃晓红  刘波 《体育科学》2002,22(6):124-126,139
通过对蹬冰过程中肢关节角,角速度及关节点的分析,阐述了速滑蹬冰中伸膝压踝技术的特点及重要意义,结果认为,伸膝压踝是蹬冰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正确技术的反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谓伸膝压踝是蹬冰过程中伴随着膝关节的伸展,踝关节主动背屈的技术动作,伸膝压踝技术的作用效果是:一方面小腿主动前倾,重心前移,致使由蹬伸动作而产生的速度矢量方向更趋于侧前方,另一方面改变了膝关节点的运动轨迹,使之呈现前下方运动,避免由于髋、膝关节伸展而造成的重心上抬问题,提高了蹬冰作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泰拳膝法     
坤青 《中华武术》2002,(1):41-43
膝击,是泰拳的基本技术之一,泰语称为“求”。膝的威力雄猛,应用于近距离格斗,不论作攻击,反击或本身的防守,都具有相当的价值与效能。  相似文献   

19.
孙宏建 《武当》2011,(8):35-36
膝法是泰拳中最凶猛的技法。该法以膝部为武器,以敌方任一有效部位作为打击目标。膝法有冲膝、直膝、弯膝、扎膝、穿膝、侧膝、飞膝、砸膝、跳膝等,其中某些膝法有着同工异曲之效。本文将以下列五种膝法为例,介绍泰拳膝法的练法与应用。一、冲膝技法:以右冲膝为例。两手上抬,高过头顶,然后,将身体重心置于左腿,两掌向下用力挂拉的同时,右脚迅速离地,并以膝盖上部为力点向上向前冲击。左式练  相似文献   

20.
1、身体变为左转,双腿缠法变为左顺右逆,左腿弓膝塌劲;右脚以脚跟内侧贴地向右前方擦出一大步,脚尖向内侧勾起,脚尖落地踏实向前弓膝,形成马步。同时右手变顺缠,向下向内收转至右腹前,随弓膝向前穿出至右侧前方,手与肩同高,屈臂沉肘,掌心斜向上,掌指斜向右前方;左手继续顺缠,沿身体向上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