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在分析服务项目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认为服务项目教学模式具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情景真实生动、教师与学生角色多元、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效果直观、学习效果评价全面等特征。通过三个案例展示了服务项目教学模式的目标、服务项目教学模式的实施环节、“校—政—机构—社区”联合培养机制、服务项目的来源、服务项目教学模式的监控办法和实施效果,指出服务项目教学模式能切实提升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确保学位论文的实务取向和应用导向,培养扎根基层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是检验理论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手段之一,以福建农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为例,以“师生共同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为突破口,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社会服务实践体系”的“1+1”实践教学模式,强化行业需求导向的学生培养。经过6年的实践检验,证实“1+1”实践教学模式利于“产教学研”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业、就业、升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广西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在当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中开展实务导向教学的必要性,肯定其在服务社会需求和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在实践中如何完善"实务导向"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依托与社会工作相关的事业单位或群众团体,建立与本地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合作关系,培育和整合专业的学生社团与社会网络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实务性强的专业,它的理念、理论基础和结果导向与"服务—学习"教学模式具有一致性。借鉴美国"服务-学习"教学模式运行经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者应该立足于资源整合视角,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构建"服务-学习"教学模式,实现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归置与改革,进而挖掘其本土化应用路径,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成长为服务社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与社会民生紧密相关的社会服务工作也愈加备受关注,社会服务水平的专业化与方式的多样化也成为当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除理论本土化外最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高效培养具备专业理论同时拥有实务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并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社会工作人才教育模式是目前全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中又以"实务导向"型社会工作教育模式是较为新颖的一种,即高校与社会服务部门合作共建。"实务导向"型社会工作教育是指进行以社会工作职业化为目标的资格教育,明确地把针对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注重实践、实训及实习教育。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以实操为最终考核目标的专业,理论教授与理念的传导固然是整个专业教学中的基础,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具体的服务项目中,并以有效的服务项目立项和执行为根本,考察社工与同工、志愿者等同为提供社会服务行业的区别,即职业化、理论化和专业化。然而中国高校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长期以来均是以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作为主要培养手段,即使有个别高校开始关注社工专业的实操训练,但由于实操平台的欠缺、硬件设施的滞后、实训与课堂教学的课时冲突等等问题的存在,都提醒着要推动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社工专业人才,以"实务为导向"的社会工作专业新型教育模式的转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门学科,社会工作在我国确立的时间较短,发展还不够完善,其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式和水平亟待探索与提升。问题导向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学生通过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获取专业技能、掌握专业知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这种教学模式运用于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将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与实务能力的专业社会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专业具有以实践为本的价值取向,强调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和结果导向的应用性。文章基于服务学习的理论视角,以高校《社会服务项目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为行动研究载体,将教师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实践与项目的服务实践有机融合在行动研究的整体框架中进行分析。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性课程具有教学场域回归日常生活、教学过程强调师生共学、教学策略串联时空以及教学成效上实现师生关系重塑等优势,但服务学习模式下课程实践教学存在资源不够、评价体系不明和组织管理不足等问题,应加强在地化的服务学习,在资源上进行内外整合,建立相对客观和标准的课程实践体系以及进一步完善课程的组织管理等,以期更好地实现课程实践的任务目标和成效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制动踏板行程的检查与调整”具体项目为载体探讨汽车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旨在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强化汽车专业学生的技能与专业素养,树立岗位意识与同伴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后生快发”的中国社会工作随之出现了本土实际与外来经验的“两层皮”现象。社会工作教育本身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引发了教育降维,致使实践教学出现诸多“割裂”现象,迫使社会工作教育转型。鞍山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通才教育”基础上,充分整合地缘发展、教育类型等资源优势,在学校场域内形成问题导向、学生中心、教师结点、感—悟—行—建的实践教学模式,社会工作特色化教育为“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实践模型。  相似文献   

10.
以行动导向教学范式为理论依托,构建凸显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特色的网络课程及相应的网络教学模式,并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和教学支持服务系统等的设计实现网络教学。同时对网络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发展做一些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探索在个案工作实务课中进行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改革,呼应高职教育的职业导向定位,同时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实际服务能力开拓思路。从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个案工作实务课中的操作要点、操作过程、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详解。  相似文献   

12.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职业为导向,实训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化专业理论、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较为深入的讨论了5种实训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电脑模拟、案例分析、专题调研和岗位模拟。  相似文献   

13.
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以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借鉴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经验,以工程监理专业为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目的在于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筑专业探索出一条能够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且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实践表明,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实现了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与行动实践的统一,是一种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建筑专业的较为成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心理咨询与技巧”课程教学符合社会工作专业实务导向和应用导向的要求,文章首先阐述了OBE理念的内涵,然后论述了基于OBE理念的社会工作专业“心理咨询与技巧”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最后说明了基于OBE理念的社会工作专业“心理咨询与技巧”课程教学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15.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手段,社会工作的实习教学一直倍受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社工专业的实习教育发展变迁以及现阶段社区发展涌现的新处境为例,分析和反思了社会工作实习教学中的可行性途径,即以"专业认同""能力导向"为专业实习教育的核心,以规范化实习流程为手段保障实习质量,以"实习社工"身份为学生寻求服务平台、以"购买服务"为手段建构督导团队。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专业特别强调实践性、实务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弱势群体和社会建设提供服务。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除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务理论技巧外,实践教学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社会工作专业暑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以甘肃省Z高校为例探讨社会工作专业暑期社会实践在选题、地点、过程、结果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颖 《考试周刊》2012,(24):180-181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为适应社会企业需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如何改革教学方法突出专业特色,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8.
何静 《教育与职业》2015,(6):157-158
“团队—体验式”教学模式强调发挥团队的优势,同时注重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共同参与的一种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基于经验主义学说的观点,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团队式教学是实现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模式。在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团队—体验式”教学组织模式将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实务工作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主要从“重整教学目标.重整教学程序、重整成果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20.
社会工作课程作为具有较强实践属性的文科专业,给相关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挑战。文章以妇女社会工作课程为例,通过行动研究方法对“嵌入项目”教学模式在社会工作课程中实践的完整过程进行了全景呈现,并通过对教学内容、过程及效果的分析,肯定了该模式作为一种在地化的教学创新方式在“理论取向”和“实践取向”的双向课程建构中发挥了有效作用,在知识的获得、专业理念的内化、专业方法与技术的习得、沟通技巧的提升、自我的认知五个维度上都有突出成效。同时,通过对实践过程的参与式观察和教学反馈,发现在该模式的教学中存在规范性与创新性如何有机统一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