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循循善诱——柳暗花明又一村 海德的归因理论认为,行为的原因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环境的原因。学生的学习归因是有倾向性和规律性的,也有积极与消极、正确与错误之分。不同的归因倾向会产生不同的学习行为,进而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学生在失败时总是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低、脑袋笨、力不从心。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归因理论为指导,调查研究高中英语后进生词汇学习的归因倾向,结果发现有很多学生存在消极归因倾向,他们认为词汇量小是由于能力不足,英语太难和环境原因。同时也有一批学生有积极归因倾向,意识到是自己努力不够。针对词汇教学困难问题,文章以归因理论为导向,提出了三点建设性意见,分别为帮助学生学会积极归因方式,刺激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并且加强词汇学习策略的传授。  相似文献   

3.
一、循循善诱——柳暗花明又一村海德的归因理论认为,行为的原因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环境的原因.学生的学习归因是有倾向性和规律性的,也有积极与消极、正确与错误之分.不同的归因倾向会产生不同的学习行为,进而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学生在失败时总是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低、脑袋笨、力不从心.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所以他们会陷入对自身失望的状态,感到将来也难以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4.
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败进行寻求因果的解释会影响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行为中情感和期望的变化。探讨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运用归因理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相似文献   

5.
人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它产生的基础是需要。当学生感到某种学习需要时。就会产生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地去接近它、探究它。教学中,我结合实际,巧设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巧用归因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承绶 《师道》2005,(8):19-20
美国心理学家威纳(B·Weiner)认为,归因就是一个人对其活动成败原因的看法。他认为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的原因主要归为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机遇、他人帮助、情绪等,并发现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对成败有不同的归因,并对其后继行为产生巨大的动机作用,而起动机作用的关键因素是能力和努力这两个内部因素。如果取得成功的学生把成功归功于能力和努力,把失败归因于缺乏足够的努力,那么他今后学习上就会更加刻苦勤奋;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学得好是因为自己聪明,不努力也会取得好成绩,那么,学习上就会不够努力。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于外部不可…  相似文献   

7.
《江苏教育》2021,(8):60-63
<正>【设计理念】随着学业压力的日益增加,初中生容易产生考试焦虑、厌学等情绪。正确合理的归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提升学习动力。当归因于内在的稳定因素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当归因于外在的不稳定因素时,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本课聚焦期中考试后归因方式的探讨,借助心理剧和表达性心理治疗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归因方式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归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能。  相似文献   

8.
王兴芹  孟川 《考试周刊》2012,(37):89-90
网络外语学习是新兴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帮助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9.
对归因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回顾,认为学生的自我归因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试从归因与学生的自我概念、归因与学生动机两个方面探讨归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提出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引导他们积极归因,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其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0.
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是语言教学和学习的目标。本文以韦纳的归因论为指导,从引导学生学会积极归因、对自己的成败经验做合理的反省、帮助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设计适当的学习目标、拓展自主学习的实践空间等方面论述了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归因理论的最新进展及其教育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归因是一个心理过程。归因理论认为,改变一个人的归因,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成就行为及心理素质。根据归因理论,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实践表明,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并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在新课标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3.
方修勇 《考试周刊》2008,(48):173-173
教育需要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看待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更多地从学的因素入手,把"培养学习者自己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纳入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最应该提高的是学生的元学习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元学习能力,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4.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的4种主要因素。这4种因素可按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性3个标准来划分。实践证明:积极的归因模式和消极的归因模式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归因方式,发挥归因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满足学生这种愿望和需要。所以,教学时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究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素质倾向,是学生心理活动中最活跃的一个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他们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只有当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时,才会产生想学习的动机、需要的情感,才会以顽强的毅力自觉控制自己,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做好以下几个环节,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起着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7.
一、突出学习的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习是个人的事,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都是自己制定和选择的,只有当学生正确地了解所学内容的用处时,学习才成为最好的、最有效的学习。这一学习观提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  相似文献   

18.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把学习需要由潜隐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使其成为学习动机的直接动力。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而正确运用归因理论,对于激发学习动机十分重要。教师应及时消除学生的消极归因倾向,进行积极归因训练,善用教师回馈来激发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9.
在现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初中学生课堂不能积极发言,更不能将自己的疑问表述出来,当数学教师让学生做练习题时,就会发现一系列的问题。那么要想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就需要数学教师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然后耐心引导,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管辉 《家教世界》2013,(8):100-101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认识和判断,它通过影响个体的情绪期望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把学习需要由潜隐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正确、积极的运用归因理论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