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生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基于准公共产品第二种定义所提出的方案主张研究生学费定价和财政补贴可分立操作.研究生学费可首先单独建立在研究生教育是私人产品基础上,学费是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所确定的市场化价格,生均成本在市场中确定并且不高于学费;同时,针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所产生的不同外部性,政府有针对性地单独用财政进行补贴以保证某种外部性的充足供给.竞争市场对私人收益和外部性的恰当反映成为确定学费与财政资助的依据.此方案将学费和生均成本决定权交给市场(学费等于生均成本),而将财政资助决定权保留给政府,财政资助成为对成本的分担.本文以比较的方法对美国华盛顿州正在实践中的宏观研究生学费定价政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教学点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具有桥头堡的地位和作用。全国67所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的校外教学点有许多设在地市级电大。电大开放教育的在校学生规模超过了全国网络教育在校生总数的70%。地市级电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点的实际。电大地市级教学点的质量、规模与效益如何平衡?本文通过电大远程教育成本效益实证与比较研究课题直接调查了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省21个地市级电大教学点连续4年的远程开放教育成本数据,实证研究了这些教学点远程开放教育在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效果相同的假设条件下的规模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地市级电大开放远程教育生均成本存在规模经济特征,即随着在校生规模的扩大,生均成本是下降的。二次型的计量模型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地市级电大教学点开放教育在校生数的最佳规模整体上看为7800人左右,条件好的地方有向上的扩展空间。研究发现,教学点生均可变成本与生均成本间差距较大,地市级电大生均成本下降还有余地。本文的估计结果还反映出,当规模的改变引起生均成本改变,存在着资金投入方向的问题。研究建议,应增加直接改善远程教育质量提高的投入,如精品课程的投入、教师学习支持服务的投入等,以保证质量、规模和效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远程开放教育是“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1999—2007)”探索的新领域。教学点在远程开放教育中具有桥头堡的地位和作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在校学生规模超过了全国网络教育在校生总数的70%。全国67所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的校外教学点有许多设在地市级电大。电大地市级教学点的质量、规模与效益如何平衡?本文通过“电大远程教育成本效益实证与比较研究”课题直接调查了西部新疆、中部湖南和东部福建3个省21个地市级电大教学点连续4年的远程开放教育成本数据,实证研究了这些教学点远程开放教育在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效果相同的假设条件下的规模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地市级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生均成本存在规模经济特征,即随着在校生规模的扩大,生均成本是下降的。研究发现,教学点生均可变成本与生均成本间差距较大,生均成本下降尚有余地。在地区差异上,各地市级电大因所处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研究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构建了二次型计量模型,其回归结果显示,全国地市级电大教学点开放教育在校生数的最佳规模整体上约为7800人,分省看,福建、湖南、新疆地市级电大最佳规模分别约为9100人,3800人和2200人,这为扩大远程开放教育规模经济提供了参考。本文的估计结果还反映出,当规模的改变引起生均成本改变,办学主体存在资金投入方向的问题。研究建议,应增加直接改善远程教育质量的投入,如精品课程的投入,教师学习支持服务的投入等,以保证质量、规模和效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基于规模效益的高校负债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调查样本分析发现,生均成本及在校生规模是影响学校负债的重要因素。以生均经常费成本及生均全成本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在校生规模、负债规模及影响学校生均成本的其它办学条件作为解释变量,设计四个不同数学模型,以随机调查获取的样本高校生均经常费成本与生均全成本及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高校负债变量与生均经常费成本变量、生均全成本变量及在校生规模变量间存在正向变化关系,而在校生规模变量与生均经常费成本变量、生均全成本变量间存在反向变化关系,为高校在适度负债的同时实现规模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4%目标"实现后如何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公共支出机制?根据OECD提供的数据验证,其一,各国高等教育公共支出与GDP、公共总支出之比存在差异;其二,各国高等教育生均公共支出数量、结构与比例存在差异。除了"经济论"之外,根本原因在于高等教育制度安排。在此提出建议:理论上,认清高等教育服务的准公共产品性质,既要保障公共支出又要扩大私人支出;制度上,加强生均公共支出和生均总支出等制度建设,确保教育服务质量水平;实践上,提高经费分配与组织行为的规范性,在私人支出比例扩大的同时,释放大学活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校扩招前后的规模效益比较与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在讨论因扩招给高校带来规模效益时,不能忽视高校的产出质量问题,因为规模效益是以不变质量为前提的。中国高校连续6年的扩招,普通高校生均经费、普通高校生均事业性经费等反映高校生均成本的指标,均随着在校生规模的增加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由于高校产品质量难以定量评价,致使我国高校扩招后出现的生均成本降低现象无法准确判断为规模效益,还是产出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7.
特许学校运动是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美国教育改革运动,旨在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公立教育改革.特许学校已成为美国联邦政府推进公立教育改革的重要政策抓手.新上任的特朗普总统将包括特许学校在内的学校选择设定为其最优先的教育事项.特许学校在本质上仍然属于公立学校.其关键特征是将公共资金支持和私人管理相结合,通过以"责任"换取"自治",特许学校获得改革创新的空间,从而引发整个公立教育系统形成健康的竞争环境,并最终促成教育的公平与优秀.  相似文献   

8.
在谈及教育成本分担问题时,人们往往先从教育产品的属性着手。因为教育产品(本文单指各层次教育的毕业生,下同)的属性,是实施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理性前提。如果某种产品属于公共产品,则从理性层面或至少从学理层面上讲,生产者所有成本,应完全由公共社会或能代表公共社会的国家来承担;如果是私人产品,其成本则要由拥有者的私人承担;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准公共产品,则私人和公共社会应当按某种比例分别承担。  相似文献   

9.
论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问题 ,实际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视角 :一个是着眼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对学校教育自身的改进和提高 ;另一个是着眼于发挥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 ,面向家长服务 ,吸纳家长作为教育对象。限于篇幅 ,本文的立意在于前者。一、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权利的重要意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 ,具有促进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双重属性。一方面 ,学生家长是公立学校教育纳税人之一 ;作为公共产品 ,学校教育是集体的财富 ,是具有公共性质的活动 ,为全民所有。全民教育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不仅学校教师 ,而且社区、家长等对儿童和…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基于浙江省79所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与办园经费调查的结果,对幼儿园教育质量与生均投入、生均成本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幼儿园教育质量还是生均投入与生均成本,整体上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且城乡之间、公办民办幼儿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幼儿园教育质量与生均投入、生均成本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与生均成本的相关性更强;从具体构成要素来看,家长缴费、尤其是人员经费水平与幼儿园教育质量相关性更强。基于本研究结果,研究者对于公共财政如何有效投入以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院校存在着规模效益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用生均成本作为反映一所院校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指数,用每年学校的在校生数作为衡量每所学校规模的指数.那么当规模增大时.生均成本降低,即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提高。一般地说,学校规模越小,生均成本越高,资源浪费越大。只有学校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才能有效地使用资源,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一、我国与发达国家校均办学规模比较总体规模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为了摸清我国各高校的规模状况,有必要与外国的有关数据作一下比较。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主要体现为两个数…  相似文献   

12.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示一方面揭示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歧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人公共空间意识的普遍缺失。现今,我国现代化建设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公民的公共空间意识仍比较薄弱,培养个体的公共空间意识是时代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呼唤。培养学生的公共空间意识,学校除了要重视专门的知识教学外,还要基于公共生活、通过公共生活实施公共空间意识教育。为此,学校需要确保学生的私人空间不受侵犯,同时确保学校公共空间的公共性,重视社区服务学习。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和人口流动加剧,小班、小校甚至是空壳学校逐渐成为农村教育的重要形态。对辽宁省农村小规模学校资源配置基础数据的分析发现,农村小规模学校呈现出地域分布不均衡、班额小、硬件设施设备短缺、师资配置薄弱等突出问题,其症结在于现行的以学生数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资源的投入方式,由"注重生均意义上的投入公平"向"保证每一个学生获得的教育服务均等"转变。为了让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获得均等的教育服务,应充分考虑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特点和现实需求,单独制定农村小规模学校资源配置标准。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只要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远程教育将能够实现以较低的生均成本让更多的学习者获得较高质量的教育。但是也有学者对这一观点持悲观或者质疑的态度。那么我国远程教育的学习者能否享受到低生均成本优势?如果能,又是否是以得到"低效廉价"的教育为代价呢?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关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显示:在控制了学历层次和专业后,与普通教育的学习者相比较,远程教育的学习者付出了显著更少的教育支出;在控制了私人教育支出等因素后,远程教育学习者和普通教育学习者的教育满意度基本持平,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现阶段远程教育的学习者的确享受到了远程教育的成本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并不是以教育质量为代价的。同时,实证结果还显示普通教育学习者的教育满意度对"住宿费"和"交通费"具有显著的价格敏感度,而远程教育支出中的"其他费用"项目会显著拉低学习者的教育满意度,因而需要远程教育办学机构对这部分费用进行减免。  相似文献   

15.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各院校积极扩大招生,在校生规模大幅度增加.文章对我国27所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的规模和生均教育成本进行分析得出,我国高等教育存在规模经济,高等院校的最优规模为在校生数18000~21000人.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经验表明,小规模学校对促进偏远地区教育机会均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很长时期内,小规模学校在办学资源、学生入学、师资水平等方面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基于此,澳大利亚政府于1998年颁发《人权与机会均等法案》,开始了新一轮加强小规模学校的建设,主要包括增加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降低学生的私人教育成本、多项措施提高教育质量以及争取社区力量的支持等,这些策略对我国农村教学点的办学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规模学校是农村学校的主体,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依托,肩负着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使命,也是学校体系中的"短板".学生的持续流失、教育质量焦虑带来的"信心流失"、城市学校在招生与教育上的替代效应、优势与特色彰显不足、硬件和软件条件较差等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全面振兴的攻坚难点.要全面振兴农村小规模学校,就要形成稳定、可持续的长远发展战略,通过提高教育质量重振人心,用多样化方法办出特色,以城乡统筹与资源共享推进城乡公共教育服务一体化,通过标准化建设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地方公共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表明:2001-2011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公共教育投入分配给地方普通高等教育的比例都在增加,东中西部地区的地方公共教育投入分配给地方普通小学的比例都在减少,而东部和中部地区地方公共教育投入分配给中等教育的比例在减少,但是同期西部地区地方公共教育投入分配给中等教育的比例在提高;2001-2011年,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的地区差异表现为,地方普通高等教育和地方普通高中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是西部地区增长最快,初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的该数据是中部地区增长最快,而在东部地区,各类学校的该数据增长都是最慢的。从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的地区差异看,中部凹陷问题突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教育投入与学费的比值明显高于普通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9.
美国高校办学成本呈现递增特性,表现为总成本与生均成本的双重递增、成本递增快于物价水平的递增、学生资助支出增长迅速、院校成本"趋同性"变化.驱动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有:入学规模、学术竞争、教育产业属性、政府规则、学生资助和组织效率.借鉴其经验,我们要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促进院校办学竞争、加强学校成本管理,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效率,并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0.
学校撤并前后,西北六县的学校数量大幅减少,而学校规模、平均班级规模和学校班级数明显扩大。学校规模对数学、语文成绩合格率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对辍学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此外,"经历学校撤并学生比例"对教育质量也产生了负面影响。由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应确保农村学校规模适度,以教育质量提升和公平原则为优先,并理顺大规模和小规模学校的关系,促进农村学校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