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效课堂主要是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用尊重、唤醒与启发的举措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呈现人性的魅力。构建以自学意识、先学意识、践学意识为核心的新课堂学习文化,让学生在独学、合学、展示、评学、互助中保持更为浓厚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激情,从而学出兴趣、学出精彩。一、依托教材科学预设,诱发学生创新学习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首先,研透教材内容,厘清知识点,把握准教材的编排意图;其  相似文献   

2.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教师的"教材把握力"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成长水平的首要标准。教师在研读教材时,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编排结构,理清每一课时内容在所属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产生的背景及其蕴藏的思想方法,更应该从学生"学"的视角深入地把握教材,搭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思维之脉。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点,生活经验为助力,认知规律为中心,正确理解教材,合理运用教材。  相似文献   

3.
因为教育改革的发展,很多新颖的教学形式风生水起,而成功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万变不离其宗,均以"真学"理念为前提,使学生可以学得进去、学出成效,尤其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需要关注"真学"理念,注意相应的实施要求,优化体育课堂情境创设的类型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如何进一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得生动、主动、得法,学得轻松,学出效果,既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又能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这是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课题。我们认为,只有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目中有“生”,强化参与。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中,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就得做到心中有学生,从班级、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同时,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设课堂环境,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目标,积…  相似文献   

5.
曹秀云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4):115-116
一、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教材和学生这三大要素构成的.提高教学过程的效率和效益,一方面取决于这三大要素自身优化的状况,另一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这三大要素相互间的静态结构与动态发展关系的和谐程度.对教师来说,优化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以学生现实的认知特点、认知发展水平与需要为出发点,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使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处于和谐状态,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达到发展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目的.因此,优化教学过程应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6.
蒲玉秀 《文教资料》2015,(3):136-137
新课标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是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活动,学生是轴,教师是轮,教师及教材、教学媒体、教学途径和教学手段等都应紧紧围绕学生的"学"这一中心运行。教师在课堂中要强化教师角色转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教材不会直接告诉你"教什么和学什么"的内容。通过教材教师能够"教什么",学生能够"学什么"?通过教材教师需要"教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通过教材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这些问题关系着语文教学对话的有效性。语文教学对话以教材为载体展开,在教学对话生成  相似文献   

8.
张亚静 《学周刊C版》2013,(21):102-10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线索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即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教"的最佳境界是为了不教,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与"学"的关系问题的探讨已经成为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发现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就必然能在传统教学程式上有所突破。为了理顺教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选修课"学本化"教材存在一些缺憾,而这恰恰给广大教师工作方式的完善预置了更广阔的空间。"学本教材"数量过多,与精品尚有距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并创造性地使用;"学本教材"存在"泛人文化"倾向,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有效探究;"学本教材"依旧存留"学术化"痼疾,一线教师可积极参与教材编写。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满堂灌",不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失去了学习政治的兴趣.因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意识.探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改变注入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己"学教材",让学生利用教材这根"拐杖"学会走路.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材的编排一般是着眼于服务全体学生,但教师并不一定得亦步亦趋依从教材的教学顺序,实际教学时需要结合班级学情,对课程内容做出恰当科学的改编整合。如果罔顾学生的客观实际,照本宣科,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尖锐矛盾,造成优等生"没学够",后进生"没学好"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强烈的课程开发与利用意识,积极用好教材这一载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现行教材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体现了最基本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前必须以准确理解教材为前提,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课堂教学包含"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两个方面。以课堂参与者为视角考察,大学生因具备较成熟的认知能力,在课程学习意识和学习实践中凸显其主动体特性;基于高等教育自主办学原则,教师制定授课计划、教材编撰者编写教材、大学生拟订学习计划时均显现出自主特性;为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学生、教师与教材编撰者在课堂讨论、课堂交互、教学内容取舍中都展示出各自的批判特质。  相似文献   

14.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但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教材只是个例子,它仅仅提供了师生交流与交往的平台。备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师教的需要,更是为了学生学的需要,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还必须走出教材,即依据教材所提供的教学素材和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拓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材等资料的开发利用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许多教师能够认真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合理安排语文实践,让学生在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与扎实有效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一、活用教材插图,引导观察理解  相似文献   

16.
实训实习要突出四个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训实习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我们学校在实训实习工作的实践中,认识到要做好实训实习工作必须突出“四个结合”、“三坚持”。一、实训实习工作要和育人相结合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要学技术、学工艺,而且要学出成绩,学出水平,掌握职业技能;但决不是纯粹的专向性学技术、学工艺,而在这个过程中育人仍应是第一位的。首先,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都应在实训实习的过程中伴随着职业技能的训练予以教育和培养。过去书本上讲的理论性的道…  相似文献   

17.
如何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实施新课程以来广大教师十分关注、努力践行的问题。笔者以为,教师积极有效的示范是一条可行之道。惟有积极有效的示范意识,才能在平时苦练教学基本功:才能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才能关注学生、研究学生,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心理和不断变化的学情状况:才能以冉己的言传身教引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去迎接它呢?转变理念、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式、开拓创新,努力寻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途径。转变理念新课程的实施有赖于教师。应是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材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不是课程的全部。转变教学方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以课程为中介而进行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在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让学生感悟、体验、内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和提出问题,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表达研究成果,最终变"厌学"为"爱学",由"爱学"到"乐学、会学、善学、巧学"。  相似文献   

19.
"学本课堂"需要我们高段语文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超越教材、整合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文本特点,引导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感受体验。本文按照对"点"的理解、对"练"的操作、对"学"的思考等三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高年级语言训练的重要性。立足教材,找准语言训练点,有效地落实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值得高年级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兆瑞 《成才之路》2012,(17):47-47
新课改的开展,其实就是基础教育的一场变革。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是教师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而"教"与"学"的贯穿过程要以教材为中介,教材把教师和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