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永乐《四书大全》为明清时期东亚地区影响深远的四书著作。其传播地域涉及东亚的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刊本流传时间历经明清两代四百余年。传播途径包括刊行、誊抄等方式。传播载体有官方刊本、民间刊本、域外刊本、衍生刊本。  相似文献   

2.
明代经学以科举化为首要特点,其经学诠释传统发展至后期,出现了以《四书蒙引》《易经蒙引》《四书存疑》《易经存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诠解著述.它们以羽翼明初官定《四书五经大全》为旨归,不断为明代中后期程朱理学的发展注入新血.这些渐次完成的程朱理学诠解著作,在明清经学转型中亦扮演重要角色.它们在传衍过程中逐渐并行并称,乃至形成"蒙存浅达"的固定话语,甚或成为明代经学的标签化表述,在清人反思明代学术之弊的语境中被反复使用."蒙存浅达"的话语生成史,直观展现了明清经学的嬗变进程,也蕴含着清代学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明代经学以科举化为首要特点,其经学诠释传统发展至后期,出现了以《四书蒙引》《易经蒙引》《四书存疑》《易经存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诠解著述.它们以羽翼明初官定《四书五经大全》为旨归,不断为明代中后期程朱理学的发展注入新血.这些渐次完成的程朱理学诠解著作,在明清经学转型中亦扮演重要角色.它们在传衍过程中逐渐并行并称,乃至形成"蒙存浅达"的固定话语,甚或成为明代经学的标签化表述,在清人反思明代学术之弊的语境中被反复使用."蒙存浅达"的话语生成史,直观展现了明清经学的嬗变进程,也蕴含着清代学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萧榕年,乾隆壬申进士,历官连州知州。其《四书引左汇解》归属入"经部四书类"。与一般的四书类著作不同,这本书兼具着四书与《左传》,既注重经义的阐释又注重文法的研究,加上其写作初衷是为了科举制艺,因此呈现出既注重应试教育、又注重德育教育,以及注重提高文学鉴赏与写作水平的蒙学特色。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越南山水相连,两国关系自古就非常密切.明代(1368—1644年),中国与越南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继续在越南传播.理学与佛教、道教的传播1.理学的传播由于越南与中国的长期交往,儒家学说很早就传入了越南.宋、元之际,程朱理学也传入越南,流行于士大夫之间.1419年,明政府颁《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等书于越南各学校,以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程朱理学在越南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为后黎朝理学兴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饶双峰是朱子后学中最为王船山《读四书大全说》所关注者。针对《四书大全》所收饶双峰《大学》《中庸》解,王船山集中于与道相关之概念展开批判性诠释,以“忠信即道”反驳双峰“忠信之外有道”;以“道者率乎性,诚者成乎心”的道、诚之分批评双峰“诚即道”的诚道合一;剖析知与道、人道与天道、圣德与圣道、鬼神与道之关系,并就戒惧、慎独、敬等修道工夫对双峰说加以辨析。船山对双峰的批判解析上溯朱子及元代朱子学,体现了对朱子后学思想的重视与吸收,显示出双峰对船山思想的积极影响,表明船山学同样建立在层累式诠释朱子《四书》思想的基础上,而具有浓厚的朱子学底色。研究补充了对《读四书大全说》核心内容朱子后学之评的不足,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船山学,把握朱子学传承发展的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7.
《大学章句》是朱熹在《礼记.大学》篇基础上对《大学》进行的修改、校订和解释。朱熹对《大学》的编辑校订奠定了四书学,使得《四书》上升到经的地位。元代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的"延佑科举"使朱注《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并占据了优势地位,实现了四书学官学地位的制度化。朱熹对《大学》的修订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思维的内敛及道德至上,由此也导致了宋以后中国古代官方教育重心性修养、政治智慧以及为官之道,缺乏开发生产工具和实用技能的偏向。尽管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实学思潮,然而由于传统主流思维的惯性,使中华民族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失去了科技发展的契机与优势。  相似文献   

8.
<正>王船山是明清之际著名的经学大师和思想家,尤其是一位杰出的易学家。其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就是通过其易学著述而建立起来的。仅专门的解易著作就有《周易考异》、《周易稗疏》、《周易外传》、《周易大象解》、《周易内传》、《周易内传发例》,其它哲学著作如《思问录》、《张子正蒙注》,和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如《尚书引义》、《谈四书大全  相似文献   

9.
《古代汉语句型大全》已于1988年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作者董治国博参前人著作,并借鉴了英语及其他外语语法著作的长处而使该书成为我国第一部古代汉语句型专著.《大全》全书共四十六万字,该书的特点可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又号船山,湖南衡阳人,是明清之际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集大成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也是一位有创见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很丰富,很可贵,散见于他的著作《礼记章句》、《四书训义》、《张子正蒙注》、《读四书大全说》、《尚书引义》等等之中。他把人性论转到教育论的方法问题上来(说性日受日生日成,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习成而性与成之”等)这是教育理论上一大进步。他一生教人“须慎天下之师受”。所谓“师受”包括“教以教人之学”和“学以学夫  相似文献   

11.
12.
看见这个标题的时候你是不是就开始好奇了呢?的确,大家都问过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只能说,选择自己最合适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这段经历我引以为荣。当然,美味的啤酒一直都是我的最爱。  相似文献   

13.
“四项创新”促成“四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大学生“四成”教育的内涵和作为新的教育模式的重要性。贯彻“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四为”原则,实施“德育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和实践创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相似文献   

14.
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应着重抓住四个环节,实施四项工程。  相似文献   

15.
Four tiers     
This paper posits a classification of tertiary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to four tiers: world research universities, selecting universities, recruiting universities, and vocational institutes. The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 of world research universities is their research strength, the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 of selecting universities is their strong student demand, the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 of recruiting universities is their lower student demand, and the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 of vocational institutes is their predominance of vocational programs. Yet there is one general characteristic that underlies the whole classification: positional value. The classification is put withi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which generates tests of the classification proposed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6.
Four Mice     
Once upon a time,there were four mice(老鼠)that lived in a wall in the field.Summer was coming,and so the mice came out of the wall to collect(收集)berries,nuts,corns and straws.Everyone was working very hard,dayand night,except,Frederick."Why arent you working,Frederick?"his friends asked him."Oh,but Iam."Frederick told them."Im collecting the sunshine  相似文献   

17.
四季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二类字“对、说、是、叶、圆、夏、秋、雪、肚、就、冬”,通过动、植物及景物的特点了解四季的常识。2.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感受四季的美,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四季的美的感受。[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整体感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儿歌,名字叫——(生齐)《四季》。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书空。[巩固生字]3.四季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师出示有关四季景物的课件,让学…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