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移栽油菜秦优10号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秦优10号生长发育、株型、菜苔以及菜籽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油菜进一步增产、农民增收以及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试验设(120 kg/hm~2、180 kg/hm~2、240 kg/hm~2、300 kg/hm~2、360 kg/hm~2)五种施肥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五种不同施氮量对秦优10号菜籽及菜苔产量的影响。不同的施氮量对秦优10号的株高、有效分枝起点、有效分枝数、菜苔产量、全株有效角果数、菜籽产量、"一菜两用"产值影响显著。对无效分枝、二次分枝数、植株鲜/干重、根系鲜/干重、每果粒数、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当施肥量达到N4(300 kg/hm~2)水平时,无论是菜苔产量还是菜籽产量均达到最高,生长表现最好,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五种不同复合肥施用量(0 kg/hm2、150 kg/hm2、300 kg/hm2、450 kg/hm2、600kg/hm2)对黑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复合肥施用量对黑花生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饱果数、产量等因素影响有明显差异,对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影响无显著差异,当施肥量为450 kg/hm2时,黑花生生长最好,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施用量(氯化钾,160kg/hm~2、200kg/hm~2、240kg/hm~2)和不同的种植密度(21万株/hm~2、25万株/hm~2、30万株/hm~2)对直播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钾肥配上合理的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的生长和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处理间有效分枝起点、主花序有效长度、千粒重等性状差异不显著,在种植密度25万株/hm~2、施钾肥240kg/hm~2时油菜产量最高,达到3216.67kg/hm~2。增产主要原因是显著增加全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  相似文献   

4.
5.
探究不同移栽密度对诸葛菜的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移栽密度,为沿淮地区诸葛菜高产栽培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五种不同的移栽密度(11.68万株/hm~2、14万株/hm~2、16.33万株/hm~2、18.66万株/hm~2、21万株/hm~2)的处理测定诸葛菜的生长指标和产量指标。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诸葛菜的株高、无效分枝、主花序有效长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秸秆干重、每角果粒数及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而根颈粗、千粒重、二次分枝数等呈现下降趋势。在江淮地区诸葛菜种植密度为16.33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为674.09 kg/hm~2。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诸葛菜的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施氨水平,为沿淮地区诸葛菜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五种不同施氮量尿素(0 kg/hm2、110.00 kg/hm2、143.33 kg/hm2、176.67 kg/hm2、210.00 kg/hm2),测定诸葛菜的生长指标和产量指标.结果:不同氮肥处理间诸葛菜的株高、主花序有效长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二次分枝、秸秆干重、全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籽粒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余指标未达到显著水平.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诸葛菜的株高、根颈粗、二次分枝数、主花序有效长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及秸秆干重均呈现增加趋势,而全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产量等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结论:沿淮地区诸葛菜施氮水平为176.67 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为796.67 kg/hm2.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验证几种不同类型控失复合肥(添加4%控失剂的滚筒造粒控失复合肥,添加4%控失剂的高塔造粒控失复合肥和添加6%控失剂的高塔造粒控失复合肥)对玉米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4%控失剂的高塔造粒控失复合肥可明显提高玉米生长指标值(穗位高、穗位叶面积、茎粗和气生根数)和产量,增加收益达130.4元/666.7 m2,显示出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不同摘薹高度对优质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选用优质油菜"皖油18",以不摘薹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摘薹高度对菜薹、菜籽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薹产量随着摘薹高度的增加而提高,菜籽产量随着摘薹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摘薹对油菜的菜薹、菜籽产量与经济效益具有较大影响,与不摘薹相比,摘薹10cm菜籽增产15%,增收菜薹2065kg/hm2,增加经济效益2790元/hm2。  相似文献   

9.
张栋 《华章》2009,(21)
以青贮玉米龙青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重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同一品种不同密度下的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干物质重量各有差异.龙青1号玉米在公顷保苗7万株做为优质青贮玉米可在黑龙江集贤县周边种植推广,青贮玉米品种的青贮生育日数、株高、穗位、茎粗、收获期绿叶片数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不同密度对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27万株/hm2、36万株/hm2、45万株/hm2、54万株/hm2、63万株/hm2)对直播油菜秦优七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的生长和产量有一定影响。不同处理间株高、有效分枝起点等性状差异不显著,在密度为36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2952.17 kg/hm2。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  相似文献   

11.
专用有机复合肥料对不同季节蔬菜生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施肥作对照,研究了施用专用有机复合肥料对夏、秋、冬三季的不同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不同蔬菜上施用专用有机复合肥料均比常规施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在4.0%-16.8%之间,而在越冬蔬菜和秋季蔬菜上的增产效果尤为明显,比常规施肥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并且在提高蔬菜的内在品质方面有显著表现,其中番茄、黄瓜中VC含量都比常规施肥有所提高,而NO3^--N含量比常规施肥有显著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不同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再裂区设计,研究了4个不同播期、4种密度和4种尿素用量对皖油29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密度和施氮量显著地影响油菜产量;播期和施氮量互作、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油菜产量均产生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皖油29在六安种植适宜播期为9月底至10上旬、种植密度以37.5~ 45万株/hm2、尿素用量以375~45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人工接种法研究了30个玉米新组合对茎腐病菌的抗病性及其产量损失。结果表明,30个新组合中高抗和抗病的各1个,中抗的3个,其它均为感病和高感。高抗组合接种后30天缓慢发病,抗病组合发病较慢,高感组合发病迅速。中抗以上的组合产量平均损失20.4%,感病和高感组合产量平均损失28.6%。表明茎腐病对玉米产量性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未接种和接种玉米的穗长、行粒数、穗重、穗粒重之间呈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玉米杂交种隆平206在四种栽培模式、两种复合肥条件下,揭示不同栽培模式和复合肥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行距配置及一穴双株,分等行距(A_1)、等行距一穴双株(A_2一穴双株)、宽窄行(A_3)、宽窄行(A_4)4种方式,副区为基肥类型,分复合肥施丹利(B1NPK=18∶18∶18)、地富原玉米专用复合肥(B2NPK=26∶12∶10)共8个处理组,重复4次。结果:在拔节期穗位节间,木质部平均面积、维管束平均面积、韧皮部平均面积、导管孔径、导管个数、单位视野个数均是在栽培模式A_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且与A_1、A_2、A_4处理间差异显著,隆平206光合特性即气孔导度、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_2浓度、蒸腾速率等因子均在A_3B2处理条件下达最大值,光饱和点、光补偿点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在栽培模式A_3和A_1、A_2、A_4处理间差异显著,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在各栽培模式处理间差异显著,对隆平206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产量构成要素总穗数是在A_2B_2时值最大。结论:在拔节期穗位节间,维管束结构均是在栽培模式A_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光合特性因子均在A_3B_2处理条件下达最大值,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均在A_3B_2处理条件下达最大值,也就是说栽培模式在宽窄行A_3(70+50cm)效果最好。为生产中隆平206栽培管理和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90、180、270、360kg/hm2的氮肥对播娘蒿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能显著增加播娘蒿的产量,与对照相比,施用氮肥处理的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株高、千粒重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高肥力条件下,施用钾肥比不施钾肥的强筋小麦的产量可以提高11.1%~16.5%。钾肥量(K2O)为9kg/667m^2时产量最高,可达476.2kg/667m^2。粗蛋白含量,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讨论关于如何研制多元复合肥及其在西红柿增产增甜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种植、不同单位检验品质的综合研究表明:(1)强筋小麦与普通小麦产量处于同一水平,强筋小麦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明显.不同土壤条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小于不同品种对产量的影响.(2)品种类型之间籽粒黑胚率无明显差异,品种间差异显著;粘土地黑胚率降低、角质率高.(3)品种类型之间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无明显差异,但强筋小麦加工品质指标明显高于普通中筋小麦.土壤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是复杂的,沙质土壤对湿面筋提高不利,有利于稳定时间的提高;土壤对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小.(4)不同化验单位对小麦品质检验的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