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站在厨房里,看着从旧家带过来的一刀、一铲、一瓢、一碗、一筷、一勺。这些东西,全是母亲用过的。分到这套房子后,我从没带母亲来过。我总想装修好了、布置妥了再让她进来,给她一个惊喜。后来她住进了医院,我又想  相似文献   

2.
我判刑入狱至今已经六年了。 在这六年里,每到月底那两天我就格外兴奋,因为那是母亲探监的日子。六年来,雷打不变,风雨无阻。 以往,母亲每次来,除了带些日用品和钱以外,绝时不会忘记另外一样东西,那就是——炒田螺。  相似文献   

3.
女儿的执著     
中午,我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包饺子,女儿进来要帮忙,我怕她添乱,就连说带推地把她推出了厨房。 吃过午饭,我和女儿商量好,她自己呆在家里,我去商店买点东西。一个小时后,我提着东西回了家,打开门一看,女儿的脸上、手上、  相似文献   

4.
母亲从老家赶来,没顾得上休息,就失急慌忙地解开她带来的大包小包,一样一样的东西被母亲摆放在橱柜上。辣椒,一撮一撮,还带着叶子,油亮亮冒着红光。母亲说苞谷糁是新下来的苞谷打的,香着呢……母亲拿一样说一样,我蹲在一边听她絮絮叨叨。母亲说还拿了点芝麻叶。我惊奇极了,说这可是新鲜东西,多久都没吃过了。母亲捋一下额前的白发,说晒干的芝麻叶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盼望     
正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礼拜日,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那个礼拜日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礼拜日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  相似文献   

6.
从厨房到客厅是十步,从客厅到厨房也是十步。这段曾被母亲用脚量过多次的距离,在她脚步下是标准的十步。母亲在这段距离上度过许多风霜雪雨,春夏秋冬。母亲一天几次为全家的饮食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不知过了多少岁月,母亲以往那乌黑光亮的秀发已变得暗淡无光,明净的额上也不知何时刻上了几道深深的印痕。我小时候,母亲要上班,又要照顾我,还要为我们这个家操持家务。做饭的时候,母亲一趟趟地从客厅走到厨房,又从厨房走到客厅,只是背上多了一个我。我上初中后,在校吃早餐和中餐,每天下午回家,母亲总是做好可口的东西,等着我。有一次,我中餐和…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盼望     
<正>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礼拜日,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那个礼拜日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礼拜日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  相似文献   

8.
行李     
行李很沉,几乎每次都很沉。每当离家的日子还有十来天,母亲就开始一点点儿给我准备爱吃的东西。今天想起带样儿这个,明天又想起带样儿那个。最后,行李沉沉的·我看着沉沉的行李直发愁,母亲看着还没装上的也发愁、一边咦叨着箱子壳大硬,装不下多少东西,一边还在小角落里塞上一袋牛肉干或一袋核桃。我说,到了学校打开箱子,同学们准会笑话我几千里路上尽带些吃的,好像人家偌大一个城市买不着似的。我不拿。母亲说,到了学校,你就不会嫌多了,再说吃着这些东西,就不想家了,才能好好学习。看来,明争行不通,就来暗的。母亲上班不在…  相似文献   

9.
韩春梅 《学习之友》2009,(11):13-13
“叭!”一声脆响从厨房里传来。我和母亲都下意识地站了起来,一起向厨房走去。  相似文献   

10.
母亲从老家赶来,没顾得上休息,就失急慌忙地解开她带来的大包小包,一样一样的东西被母亲摆放在橱柜上。辣椒,一撮一撮,还带着叶子,油亮亮冒着红光。母亲说苞谷糁是新下来的苞谷打的,香着呢……母亲拿一样说一样,我蹲在一边听她絮絮叨叨。  相似文献   

11.
<正>父亲有个怪习惯,他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黑暗里。有时我回家很晚,家里一片漆黑,我蹑手蹑脚进屋,在漆黑一团中脱衣上床。睡前我有上厨房喝一杯水的习惯。我赤脚走路,没有弄出任何声音。我进厨房的时候,差点被父亲绊了一跤。父亲穿着睡衣睡裤,正坐在厨房里的椅子上抽烟斗。"啊,是爸爸。"我说。"啊,是你。""爸,您为什么不上床?""我就去。"他说。不过他还是坐在那儿。我睡了一大觉醒来,发觉他还坐在那儿,吧嗒吧嗒地抽烟斗。1我在看书,我听见母亲进屋就寝,听见弟  相似文献   

12.
狡猾的老鼠     
一个人吃饭真无聊,我一边吃一边东张西望。突然,我看见厨房里有一只大老鼠。灰灰的毛,嘴巴尖尖的,耳朵小小的,眼睛红红的,尾巴长长的,嘴里不停地发出“吱吱”的声音,头还动来动去的,小眼睛直盯着我看,真可怕。看它那样子,一定是想到厨房里偷吃什么东西,怪不得这几天,我家厨房总有些东西被咬坏,原来是这个坏家伙干的。妈妈曾说过“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我想,我得找个“武器”把这个坏东西干掉。我急忙找来一根棒子,轻手轻脚地来到厨房,谁知等我到那儿时,那只狡猾的老鼠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狡猾的老鼠$江苏省海安县南莫小学三年级@周星辰…  相似文献   

13.
昆虫印象     
正灶马童年时代,在我家的厨房里,一年四季不绝如缕的就是灶马的嘶鸣。我捉住过灶马,形如蟋蟀,色泽灰白。我在瓦罐里养了一天,它沉默了一天,我就把它放了。我之所以放了它是因为我知道,它一向足不出户,我的家就是它的家。它就住在我家灶台的周围,以厨房里的残渣、菜叶、饭屑为食。灶台边又暖和,一年四季它们温饱无忧。每天进得厨房,就像闻到饭菜香味一样,一定还会有虫鸣盈耳。院子里的蟋蟀,进入深秋就不叫了,不久就冻死了。灶马却不同,冬天照常叫着。那声音带给我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爱     
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总觉得时间飞逝,转眼间便到了归队的时候。我要离开温暖的家,辗转几地回到新疆去值勤了。临行前的一个晚上,母亲在一旁为我整理行囊,不一会,便装了鼓鼓囊囊的一大包东西。我心里不禁一阵发愁——这么多东西怎么带得动啊?我一边翻检着背包,一边不以为然地笑着,因为里边除了必要的东西之外,可有可无、可带可不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对母亲说:“‘千里行军不带针’,出远门,不需要拿那么多东西的,否则路上不累个半死才怪呢!”于是,我把母亲装进去的东西又一件件地拿了出来。我怕伤妈妈的心,每拿出一件物品,都要简单地向她解…  相似文献   

15.
母亲向来是个念旧的人,因此家中许多东西都是有点“历史”,连日历也一样,还是那种过一天撕一页的。母亲说,那样撕起来很有成就感,同时也可以明白地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母亲脸上那摸不透的神情,我也不再强求。日历一日日变薄,一季季的换色。最后只剩一张白得让人发慌的颢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集锦     
正找气球汤姆:"您能用这个望远镜看到天上的每一样东西吗?"天文学家:"是的,我的孩子。"汤姆:"那么,请您帮个忙,看看我早上飞走的气球在什么地方呢?"不遗失母亲对儿子说:"凡是重要的东西都应该锁在箱子里,才能保险不遗失。"儿子记住了这句话。过了几天,母亲要开箱子取东西,却怎么也找不到钥匙了。儿子连忙说:"妈妈,钥匙在箱子里面呢!您说钥匙总该是重要的东西吧?所以我把它锁起来了,这样不是保险不会遗失吗?"  相似文献   

17.
小女孩儿名叫辛迪。她有一个和睦的家,日子过得很不错。但这个家从一开始就缺少了一样东西,只不过辛迪还没有意识到。辛迪9岁那年,有一天到朋友德比家去玩儿,留在那儿过夜。睡觉时,德比的妈妈给两个女孩儿盖上被子,并亲吻了她们,祝她们晚安。"我爱你。"德比的妈妈说。"我也爱你。"德比说。辛迪惊奇得睡不着觉。因为在这之前从没人吻  相似文献   

18.
正从此没有人跟我讲话南京的秋天很长,之所以留下这样的记忆是因为我刚刚到南京不久就住院了。在医院的日子漫长而无聊,每天看着天光一点点从窗户上爬上去,再爬下来,无聊的时候看张爱玲的书,对那段她描写的白公馆记忆深刻:"在白公馆里面的日子,一天就像一千年一样冗长无聊,在这里过一天,世上就过了千年。"但是即使在这里过了千年又怎样呢,还是一样的无聊。我每天吃完饭都要出去逛逛,那边有好多书店,地下车库改建的  相似文献   

19.
从厨房到堂屋是15步,从堂屋到厨房也是15步。这条曾经被母亲用脚量过无数次的路,在她的脚下是标准的15步。母亲一天几次为全家饮食在这条路上来来去去。不知过了多少岁月,母亲以往那乌黑的秀发已变成灰白,明净的额上也不知何时刻上了几道深深的印痕。听母亲说,小时候,我们兄弟几个,母亲一人照顾不过来,做饭时不知是我们太小,还是淘气,总爱哭着想要她抱,母亲一趟趟地从堂屋走到厨房,又从厨房走到堂屋,根本没法抱我们,只有让我们跟在她背后,在这15步的小路上练走步。  相似文献   

20.
敬畏     
<正>一位师长在他的微信里回忆自己的母亲:从我记事开始,母亲就对我约法三章:不许用字纸擦屁股,不许用字纸包东西,不许用脚践踏字纸。她还补充说:"如果违反了,天老爷就会惩罚你,让你做瞎子。"师长是一名德高望重的特级教师,而师长的母亲只是一位农村妇女,还是个文盲。师长已年过花甲,却仍心生感慨:"正是我的文盲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