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棋谱     
《围棋天地》2006,(15):17-17
棋谱,是艺术品。一位画家说,电视围棋节目中的终局定格画面——亦即棋谱——“好看。这就是一幅画。”  相似文献   

2.
李林 《围棋天地》2002,(9):41-41
酒与棋,皆为助兴解闷,寄托身心之物。“林中扫石安棋局,岩下分泉递酒杯。”杜牧诗一句,山,水,酒。棋融为一幅闲逸国画,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3.
分析报告     
王元 《围棋天地》2005,(16):81-83
分析,是学棋中的重要手段。对棋的分析,一般可通过“复盘”来实行。因此,建议初学围棋的朋友们在鏖战之余,也要试试复盘。以复盘而进行的分析、研究,是棋类项目有别于其它体育项目、文化项目的优势——当一幅画已经完成后,再来推敲刚才的一笔一划是否妥当,显然就不那么方便了。  相似文献   

4.
《围棋天地》2007,(10):6-6
4月14日,在众多媒体的见证下,画家黄永玉在京东“万荷堂”中将一幅名为“国手”的漫画赠与罗洗河,同时为2007第3届世界围棋巅峰对决拉开了序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如果不是等级分作参照物,也许除了王磊自己,没有人会留意到他的进步;也就是说,连这暂时的国内第一都会被抹杀。幸运的是,虽然我们可以把一局棋比作一幅水墨画,然后在上面任意挥洒,但二者绝非能相提并论。因为一幅画的好坏,毕竟是专家说了算,专家太多,问题就麻烦了。围棋则不同,胜与负一目了然,专家或许可以是裁判,裁判并不一定必须是专家。王磊不是画家,是位棋手,他很幸运。  相似文献   

6.
怪童丸     
无论在日本围棋史还是世界围棋史上,昭和时代都注定将占据极为重要的篇幅。这一时代见证了日本棋界从古代走向现代的蜕变。见证了“新布局”为号角的围棋技术和艺术的新生,更见证了“六大超”时代的空前辉煌。昭和时代的天空星汉灿烂,各自卓然一家的大棋士们不但留下了韵味无穷的奇着妙谱,更留下了值得人们永远回味的故事。和大棋士们共同亲历了昭和时代的著名作家江崎诚致先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以他的生花妙笔为这一时代前期至中期的众多棋豪们画下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肖像。天地将从现在开始刊载这部力作的精彩章节,以飨读者,本期选登的是《木谷实》部分的第一节《怪童丸》。[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茶道与棋道     
王金玉 《围棋天地》2007,(18):98-98
茶一盏,棋一局,好友若干。一次休闲,一种惬意,一分宁静。 茶与棋,皆有道。在清幽淡雅中一解尘俗烦忧是一门文化艺能,是茶事棋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与教化的手段。“移石栽花种竹,烹茶酌酒围棋”,上海辛园这一楹联,一景一茶一棋,雅趣乐事融为一幅闲逸国画,令人心向往之。贵州平坝红缘坊茶楼与贵阳茶城举办围棋交流赛,云南临沧举办“六大茶山杯”围棋邀请赛,茶棋合一。吾应邀而往,荡涤尘埃,洗净凡心,硬是畅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永志 《围棋天地》2008,(1):102-102
看了贵刊2007.8期刊登的查丕栋先生的大作《江东独步王文度——谈棋盘何以称“方幅”》一文,受益匪浅。但是查先生对“王(坦之)以围棋为手谈,故其在哀制中,祥后客来,方幅会戏”中“方幅”一词的解释,我认为不尽确当。  相似文献   

9.
陈村 《围棋天地》2001,(10):77-77
汉语中有“摆谱”一词,造得真好,摆谱,有一种把事情撑大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谢赫 《围棋天地》2002,(11):28-33
这围甲,是真的有点看不懂了。17日的第15轮比赛战罢,重庆建设队依然是头羊,但原来要与其一争天下的浙江新湖队竟掉至第3,大分差距拉到了4分之多,以此势头,在剩下的7轮比赛中,浙江队要追上超过重庆队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11.
段嵘 《围棋天地》2001,(7):63-64
(接上期)实战图一战斗进行到此局面,黑方意在屠龙,而白龙的确也看不出明显的活路,白棋应该怎么下呢?有A—D四点可以考虑。  相似文献   

12.
扭(纽)十字本身就是一门复杂课题。本章例示角、边部三线所呈现的一种托断扭十字,自方多一子,便愈见复杂。稍一不慎而处理欠妥,被扭断一方就有可能吃亏。  相似文献   

13.
精彩一瞬     
邵震中 《围棋天地》2001,(10):85-86
有人说,象棋是一个局部战斗,而围棋则是一次大兵团作战。围棋的魅力固然在于其大局,但其令人拍案叫绝的一瞬间也同样闪射着魅力的光芒。  相似文献   

14.
黑1、3、5的布局,鹤洋很喜欢下。黑9二间高夹,选择正确。图一黑1的下法局部当然没什么不好,但因左上黑欠一手,此时若选择后手的定式,于全局不利。  相似文献   

15.
马望峰 《围棋天地》2002,(11):55-56
少年与老人之间,有梦隔着。老人其实也有过做梦的少年时代,但时过境迁,大抵都忘记了,或者只是依稀觉得傻。  相似文献   

16.
父亲与围棋     
万成 《围棋天地》2004,(6):60-60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围棋爱好者。父亲最早对围棋产生兴趣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呢。据他说,一天下午下班回家时,他经过一家狭小破旧的书店,他随意从一个角落里拿起一本又小又薄的书,那就是他  相似文献   

17.
戴俊夫 《围棋天地》2004,(22):52-52
今年的法国围棋夏令营安排在一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小镇Belmont-sur-Rance,来自法国各地、欧洲乃至世界的围棋爱好者汇聚到这里以棋会友。除了我,法国围棋协会还邀请了郭鹃老师、日本野口基树7段、匈牙利人Csaba 6段等作为教练,负责主要的围棋教学话动,此外还特请了一位来自日本棋院的专业棋士专门辅导孩子。中国棋院也派出了杨一、丁波、廖桂永三位老师前来辅导交流。  相似文献   

18.
图一 在上一期的讲座中我们讲过黑1顶后白棋于A位跳和B位大飞的变化。其实,对付黑1顶,白2单长也是有力的一手,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19.
指导棋教室     
也许读者朋友还记得去年我在本栏目评过郭明鑫同学的一局棋,事隔半年多了,让我们来看看董彦七段与他的指导对局,平时董彦对他的指导棋是从二子开始以二目半这样的距离升降的。下面的对局是董彦执白需贴黑棋二目半。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的世界围棋格局,犹如一幅广阔辽远的战争巨图,一座座城池般鳞次栉比耸立的世界冠军奖杯刺激着中日韩三国倾注无数的时间、精力、物力甚至秘密武器去拥簇厮杀。1995年,马晓春连夺东洋证券杯和富士通杯两项世界冠军,在擂台赛上十年磨剑的中国围棋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横槊时代。马晓春是继吴清源、桥本宇太郎、藤泽秀行、曹薰铉之后20世纪的天才型棋手,他的棋聪颖灵动长袖善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