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沈从文怀着对自己文化处境的失望和愤慨,通过都市嘲讽和乡村抒情的方式实现了对自身文化自卑的超越,确立了乡村文化的优越感,同时也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心理动因,给中国新文学带来了两个相映成趣的新鲜世界。  相似文献   

2.
1931年沈从文离开上海赴青岛。在青岛,沈从文内心经历了一次理性与非理性的思辩。青岛时期创作的《月下小景》中的诸篇小说,超越了上海时期的《龙朱》等篇,表现出对自然人性中"神性"和"魔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湘西世界是沈从文构筑的理想与梦的天堂,文章通过湘西题材小说中的民俗风情,论证了作者笔下千里沅水流域“野蛮”与文明交织的独特习俗所包含的严肃生命意识和作者对人生理想的向往。  相似文献   

4.
联大时期沈从文对现代知识分子及与此相关的现代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沈从文对现代知识分子的审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20世纪40年代他作为思想者的自觉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在沈从文的早期创作中,缺失性体验具有整体性影响。缺失性体验不仅是沈从文最初走上创作道路的深层心理驱动因素,而且潜在地规约着沈从文对于题材的选择、创作格局的形成和艺术风格的建构。另一方面,沈从文的早期创作基本上是以自我抒写为中心而展开的,自我形象成为其早期创作的主体形象,这也与沈从文的缺失性体验直接相关。从缺失性体验这一特定的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沈从文的早期创作,不仅可以发现沈从文步入文坛的复杂心路历程,而且可以把握其创作独特性的一些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是一位来自民间的作家,他深受民间文学的熏陶,并从民间文学中汲取创作的材料,语言和手段,因此他的作品自然地显现出一种特别浓郁的地方、也是民间的生活情调。本文试从沈从文作品中所运用的民间故事、传说、民歌等的表现手法和对风俗、风物的描写方面论述他作品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是以小说、散文名世的,诗论是他作为编辑、读者的副业,却体现了独特的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沈从文的诗论注重对文本的解读,注重对人的关怀,注重诗人的人格修养;可以概括为本体论、创作论、诗史诗人论三个主要方面,每个方面都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独到思考和独特的诗学品格。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作品中渗透着一种强烈的泛宗教情感和泛神论思想,其小说多次使用“神”这一概念,“神”字在他的笔下具有三层内涵:自然、爱与美,它们构成了沈从文作品主旨的三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9.
何俭 《湘南学院学报》2009,30(6):83-85,98
现代舞是近百年发展起来的舞蹈艺术.现代舞在中国崛起于20世纪30年代,经历了文化专制和不完全接受的时代,20世纪90年代进入创作的高峰期.现代舞越来越为群众所喜爱,特别是受年轻人的喜爱,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研究现代舞的审美特征,对其他舞种的发展和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这个轨迹也正是中国文化自传统跨入当代的现代化历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青年作家张倩的散文,显示了新一代文学滇写的创作实绩。她的散评议内容丰富,写亲人,叙亲情,展示内心独白;发掘平凡人生中的美好情操;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她的散文艺术特征是真实、自然、形象、亲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