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合型杂技节目”是指由两个(两种)及以上不同类型杂技节目的技巧,融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新作品的杂技节目形式,是杂技节目创新的一种手段。这其中起码有两层意思:第一,必须是两个(两种)或多个(多种)不同节目的不同技巧之间的重新组合;第二,这种组合后的节目必须是一种好的创新,这种新节目其实就是杂技创新的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2.
尹力 《杂技与魔术》2012,(2):36-37,35
杂技正如其名,"杂"体现了内容与审美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技"则直接点明了这门艺术的本体核心和价值所在作为一门以"技"为核心的艺术,杂技在难度上的优势儿乎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并构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针对观众的巨大吸引力。杂技的"杂"提供了广阔的表演手段,从  相似文献   

3.
解构,很时髦,亦很实用。解构,是所谓后现代艺术家们喜欢使用的一个词汇,也是一个常被各类媒体所滥用的词汇。其实,解构的内涵在学术界与艺术界中都极具争议。在学术界中,它被指控为虚无主义,且表现得极为疯狂。而在艺术界里,它又被当作是一种已完全与现实脱离的象征。尽管有这些争议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说到风靡全球的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想必人们都会不陌生,这个机灵鼠与憨笨猫的故事,堪与米老鼠和唐老鸭的故事相媲美,让人从中感受到久违的天真和快乐。那么,您能想象出用少儿杂技艺术形式来演绎《猫和老鼠》的故事吗?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和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发挥各自的优势,强强联手共同打造杂技儿童剧《憨憨猫皮皮鼠》,就会让观众感受到另外一种意境,用猫与鼠的故事抒写杂技的惊险、风趣、幽默、唯美,表现形式和风格有其独到之处,其中不仅吴桥杂技的招式和造型在剧中随处可见,而且还深藏着诸多沧州武术的元素。这部杂技儿童剧的排练活动已于6月初在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展开。  相似文献   

5.
如今,我们生活已步入高科技的信息时代,杂技魔术作为群众文娱生活的一部分更需要与科技发展同步,而节目创新关键点之一在于道具创新,我作为一名道具设计和制造者也犹感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吴桥杂技学校的《窗花——女子柔术》在遵义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中获得了金狮奖,圆了我多年的金牌梦。我作为该节目的主教练,对该节目不平凡的创作轨迹带来的辛酸和快活,至今难以忘怀。我非常留恋那些洒下汗水的孩子们。昔日对攀登艺术殿堂的艰辛历程,从事40多年杂技工作而爆发出的在大赛中争金夺银的事业心,时时萦绕在脑海,常常融入我梦乡,使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7.
我国杂技艺术有着3000年的发展历史,扎根灿烂的中华文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雅俗共赏,是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的艺术门类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杂技艺术从撂地表演走上了剧场舞台、从单一的技巧展示到如今的表演形式多样化,不断的借鉴、汲取其他艺术门类所长,让现代杂技逐渐发展为以技巧为核心、利用各种艺术手段、融合多种艺术风格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8.
杂技艺术是包括各种体能和技巧的表演艺术,是借物质支点向肢体极限挑战的艺术,其艺术美的传达方式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它造成的艺术悬念和期待也是在新、奇、难的肢体动作中产生的。杂技艺术最为鲜明的特征就是:试图超越人类自身的极限,最大程度地开发人类高难特技,不断出新、出奇,制造惊险和动作悬念。我以为,杂技不是"再现性"艺术,也不像是"表现性"艺术,倒更像是"展现性"艺术。  相似文献   

9.
杂技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门类。然而,曾几何时,由于其节目内容和表演形式雷同、陈旧,使得观众逐渐失去了对她欣赏的新鲜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古老的杂技艺术也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尤其在人们业余文化生活呈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杂技艺术表演团体要发展这门艺术,要想在演出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以下是笔者多年来在主持国有杂技艺术表演团体工作的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杂技节目的艺术表现停留在传统的表现手法上,虽然经过舞台的包装和改良,但万变不离其宗,仍然存在着“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因而制约了杂技节目的改革和创新。本人探讨的就是对杂技节目艺术表现的改革和创新,如何使杂技节目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艺术层次,即如何改变表演形式和深化主题。  相似文献   

11.
一、创新与构思不论哪门艺术,想要适应现代人的欣赏要求,就要不断创新。杂技这门艺术在我国已有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了,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杂技前辈们的创新与发展,中国杂技不仅在国际赛场上荣获一块又一块的奖牌。还代表着中华文化艺术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让世界观众了解了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杂技人,想要继承和发展杂技艺术,用杂技艺术的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从实践中可以看到,一个主题杂技晚会的成熟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题”是否贯穿于晚会组成的全部节目之中,取决于组成节目能否在不同的时空和不同的艺术角度去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艺术创作是行动着,发展着的审美实践活动。人类——即使是天才的艺术家,对艺术自律性的认识和把握终归是有限的、相对的,而艺术自律性的发展和潜层动态性结构却是绝对的、无限的。我们只能根据中外美学,艺术创作实践和艺术理论启迪,归纳出有关艺术创作的一些代表性论说和相应的创作类型,借以开拓多元性艺术视野,多元性的研究方法论,从而推动多元性的艺术创作活动。  相似文献   

14.
杂技是中国的传统艺术,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进程,这一古老的艺术门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可以说杂技艺术的发展,与提高杂技表演艺术和创造性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杂技道具的科技化备受关注,也逐步成为杂技追求创新与技艺提升的另一突破口。道具科技化创新的全部意义是推动杂技技巧和杂技艺术的发展,借助道具科学的功能设计增加杂技技艺舞台展现力,提高技艺水平,丰富节目形式。多年来,笔者和多位国内知名编导、道具师交流、合作,对杂技道具科技化创新形成了一些认识和理解。一、道具科技化创新面临的困境一些传统的杂技道具样式陈旧,工艺粗鄙,功能单一,不能很好地配合演员的技艺展示。  相似文献   

16.
杂技是以技巧动作表演为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杂技艺术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不断地吸收姐妹艺术成分,逐步转变为一门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表演形式的综合艺术。"技巧是生命,音乐是灵魂。"音乐虽然只是杂技表演这朵"红花"中的"绿叶",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7.
魏真柏 《杂技与魔术》2010,(6):45-45,41
2000年经人介绍我团来了一位蹬伞的小女孩,当时才10岁,师从名门,技术不差,但当时我对这个节目不太感兴趣,因为总感觉缺少艺术性,就一个演员趟在垫包上来回蹬伞、走边,然后演员站起来亮个相,再趟下去加把伞换个法再蹬。从杂技的原有角度看,这个节目是个好节目,轻蹬本身是有难度的,技术性是高的,但从艺术的角度,  相似文献   

18.
一、创造与创新 在20世纪中国杂技发展史上,发生过两次重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使中国杂技从地摊卖艺走向了舞台表演;第二次变革就是从表演形式的单一化变为艺术多元化。21世纪的中国杂技正酝酿着第三次重大变革,这就是用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模式培养和造就大量高素质的杂技人才,创造出全新表演形式和内涵的杂技作品。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创新与发展成为我们探索的课题,也是杂技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有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这就是“审美疲劳”,审美疲劳是一种心理现象,即当一种艺术形式反复以同样的方式、强度和频率呈现给欣赏者的时候,欣赏者对这种艺术的反应就会逐渐变弱,具体表现为欣赏者对欣赏对象的兴奋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对欣赏对象表示厌弃。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审美疲劳就是艺术的欣赏者对于一种艺术反复欣赏所产生的厌倦心理。  相似文献   

20.
在杂技艺术的演出实践中,杂技形式、技巧的创新,是我们久谈不衰的话题。反映到理论领域,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就纵向继承与横向借鉴对杂技形式和技巧在创新中的不同作用,作一肤浅的论述。一、纵向继承在杂技艺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马克思说:“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在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和革命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辩证法要求我们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一切事物运动,其中包括一切物质形式和思维形式的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