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已经故去的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曾成功地采访了许多世界知名人物,她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善于恰如其分地运用情感因素,即采访伊始,便引起被采访者的谈话兴趣,使整个采访过程顺利进行,从而获得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下面是法拉奇在上世纪80年代初对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采访开头:  相似文献   

3.
一条新闻作品的优劣成败,有时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有独具魅力的细节画面。优秀的、经过精心筛选和提炼的细节,往往会成为电视新闻的传神之笔,更好地揭示作品的主题。在许多情况下,电视新闻的构思、采访、拍摄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如何在采访实践中,迅速地从繁杂的新闻现场中捕捉和抓取有利于表现新闻主题的场景和细节.而不被采访现场热闹繁杂的现象所迷惑,确实是一个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明 《新闻知识》2003,(10):44-45
近年来,隐性采访颇受新闻工作者青睐,有人甚至将它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然而,考察一下诸多成功的例子,问题还是不少。学术界对隐性采访,特别是偷拍偷录行为的合法性,尚有争议。因  相似文献   

5.
卫之 《新闻记者》2006,(7):27-29
北京大学一位大四女生在五一游玩中不幸遇难,《华夏时报》一名年轻女记者假装是遇难者以前的同学,进入遇难者宿舍采访,直至走前也没有说明自己的身份。第二天,报纸上的报道令几位室友同学感到受了“欺骗”,于是将这件事公布在北大的BBS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之后多数意见认为,《华夏时报》记者隐匿身份的采访行为缺乏职业道德;但也有意见认为,这恰恰是记者职业素质的表现,“表明她动了脑子”。那么,记者该不该动这样的脑子呢?  相似文献   

6.
在都市类报纸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隐性采访新闻报道以其真实、鲜活、能够吸引读眼球的特点而广受新闻媒体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陈媛媛 《记者摇篮》2005,(3):49-49,34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是首个标榜以记者的调查行为和采访活动来完成节目的栏目。《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尖锐。又张弛有度的提问成为该栏目的特色和标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肖邦振 《军事记者》2009,(10):57-58
8月25日.我从媒体上看到首都将在建国60周年之际举行大型庆典活动的消息后。由然想到开国大典,想到了柏生大姐。这位人民日报著名记者,当年曾乘坐受阅飞机,采访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我拨通了她的电话,正遭受疾病折磨的老人。语气虽然虚弱乏力,但回忆起当年的那一幕,老人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9.
探讨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就不得不提及一个重要的理论学,即:新闻伦理学。新闻采访合理性是新闻伦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逻辑起点,关系着整个新闻体系的发展走向。另外,新闻行业处于公众性视野,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与道德偏向。  相似文献   

10.
我们这一代人是看《万水千山》,哼着《十送红军》长大的。一曲《长征组歌》曾经唱红了中国大地,激发了多少梦想。  相似文献   

11.
刘嘉 《记者摇篮》2010,(4):61-61,80
所谓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以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从中央级媒体到地方级媒体,隐性采访被广泛的应用,尤其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新闻调查》影响最大,备受观众瞩目。  相似文献   

12.
县级电视台的新闻由于受区域限制,重大新闻事件较少,众人瞩目、能产生轰动效应的新闻题材更少,但县级台最贴近基层、贴近民众、贴近生活,最便于了解社情民意,这就决定了新闻的主流报道对象是“小事件”、“以、人物”.要把“小新闻”做好,采访中的细节挖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2月13日,某大型媒体黑龙江分支机构作出决定,鉴于某记者有部分稿件把家人作为采访对象,违反了新闻报道的有关规定,停止该记者采访报道工作,调离记者岗位。  相似文献   

14.
运用好采访方法,有利于避免虚假新闻。 记者在采访中考虑周到,向被采访者提问问题到位,有利于避免主观想象、报道失实。多位记者采访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最高奖的师昌绪先生,在采访将结束时,有位记者问师先生:"称您为‘高温合金之父’可以吗?"  相似文献   

15.
2010年3月23日,贵州电视台第5频道《法治第一线》栏目的一名女记者在与交警联合“三创一办”活动的采访现场,与一名违法司机发生了激烈冲突。此事件被众多媒体转发,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杭州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近年招聘采编人员,就曾将应聘者派到聋哑学校、秀水街等新闻现场采写新闻、拍摄照片,以此检验应聘者的业务能力。可以说,新闻学子业务实践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能否顺利就业,也是检验新闻教育成败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7.
8月14日中午1时许,记者再次来到周克华的家里,周母说有很长时间没见过儿子,也记不清他最近一次回来看自己是什么时候了当被问到儿子回来有没有给她带过东西或钱时,周母摇头:"没,没有给过钱。"得知周克华的死讯时她足足怔了20秒,握扇子的手微微抖了几下。(《华商报》8月15日)  相似文献   

18.
骆佰松 《军事记者》2005,(11):23-23
隐性采访是指记在采访过程中不公开记身份,或公开记身份但不道出真实意图的采访。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记对于通过正常渠道采访而无法得到的新闻素材,常常运用隐性采访的手段,全面、真实地了解事实真相,以满足广大受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要求。但是,有些记在进行隐性采访过程中,对一些法律法规掌握还不够,以至不能很好地或圆满地完成报道任务。因此,记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必须按照合法的依据,把握和运用好隐性采访的原则,在完成新闻采访和报道任务的同时积极维护自身的各项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雪夜采访     
1月13日,常德城落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随后20多天里,随着冰冻灾害天气一次次加剧,《常德日报》采编人员几乎全员出动,投入到抗冰救灾的报道中。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三农"问题报道的错位关键在于新闻采访记者"三农"知识的缺乏与从业心态的偏离。所以要从创新、完善新闻采访模式入手,细化研究农村地域传播特点与受众的信息需求心理,改革现有与实际相悖的采编机制,这是当前大多数农业电视节目走出收视尴尬境地的关键。本文以荆州电视台品牌栏目《垄上行》为例,针对其独特的"协同采访"模式展开分析。以期提高涉农电视栏目新闻采访效率,切实加快推动我国当前媒体"三农"服务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