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召书 《历史学习》2006,(10):24-24
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内容多,难记易混。运用趣味浓缩法来记,效果较好。《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为“五亿(议)港元”。“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天津条约》内容可记作“公开行贿”。“公”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指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行”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贿”与钱财有关,指清政府给英法两国巨额赔款。  相似文献   

2.
周滢 《初中生辅导》2022,(26):38-39
<正>考点鸦片战争例1.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如下: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与割占香港无关,故排除BCD。  相似文献   

3.
<正>提及通商口岸,最先让我们想到的便是五口通商口岸,即普通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的"《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此外还有《天津条约》的十口通商口岸,以及《马关条约》中的四口通商口岸。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高中教材中所明确的通商口岸多为沿海、沿江城市,而且这些也被高中师生所熟知。同时,也容易使得我们陷入一个认识惯性,认为通商口岸基本上都是沿海沿江的。殊不知,深  相似文献   

4.
第一,最早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不是中美《望厦条约》,而是中英《虎门条约》 教科书对中英《南京条约》附件的介绍,只提到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等特权。在介绍中美《望厦条约》时,则提到美国兵船可到通商口岸“巡查贸易”。那么,最早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是不是《望厦条约》呢?  相似文献   

5.
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列强一步步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又表现出不同的侵略特征,现结合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对此加以分析。一、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在19世纪40年代~60年代间,两次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在这些条约中虽然基本上都有割地、赔款等内容,但真正能体现时代特征的却是开口通商和协定关税。《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相似文献   

6.
1842年8月中英签定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关于选择这五处作为通商口岸的原因,魏瑞红老师在《〈南京条约〉为何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一文中有着详尽的论述(详见《〈南京条约〉为何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学历史教学》2004年4、5合刊)。笔者认为其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解答学习中存在的疑惑,使教与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结合。在魏老师的文章中,提到上海被作为通商口岸的原因时,认为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7.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鸦片战争》一课说:“1842年8月……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此外,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1858年中英双方签订了《天津条约》,其中第十一款提到“牛庄、登州、台湾、潮州、琼州等府城口,嗣后皆准英商亦可任意与无论任何人买卖,船货随时往来。至于听便居住,赁房、买屋,租地起造礼拜堂.医院、坟营等事,并另有取益防损诸节,悉照已通商五口无异”。根据这一规定,牛庄等口岸成为通商口岸,在一般的历史教科书上,在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都会提到“牛庄后改为营口”,而对于这一改变的历史过程和发生变化的原因,则大多语焉不详。  相似文献   

9.
1 1856年英、法发动了旨在开辟全中国为市场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强加给了清政府,在攫取了一些新的特权的同时,又增开了牛庄等通商口岸。这里的牛庄,是中外条约上第一次正式提到的中国东北通商口岸。列强为何对牛庄寄以如此的注意力呢?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27页关于《南京条约》内容的表述是这样的的: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之后,关、法等国又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传教士传教权等特权。  相似文献   

11.
课本第 15页关于《北京条约》的赔款是这样表述的 :“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 80 0万两白银。”我认为这一提法是不妥的。据《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中华书局1985年版 )第 12 5页载 :中英北京条约 (续增条约 ) :“再今所定取偿八百万两内 ,二百万两仍为住粤英商补亏之款 ,其六百万两少裨军需之费 ,载此明文 ,庶免棼纠。”很明显 ,在清政府向英国赔偿的 80 0万两白银内 ,不仅仅是军费 ,还包括了英商损失费。如果按照课本的表述 ,人们就会错误地理解为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赔款总数将达到 180 0万两白银 ,因还有英商损失费 …  相似文献   

12.
人教社2003年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2—13页说:《天津条约》“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据此,可以对最终的赔款数额作出多种解释。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史中,有些概念或史实相近、类似,同学们在记忆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其混淆,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既快又准地把它们印”“在脑海里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对此类历史知识进行了收集分析,现将整理的部分易混史实罗列出来,希望能为同学们的复习提供有益的帮助。1.1841年1月,英军侵占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军舰可以出入通商口岸《天津条约》规2.;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3.美国在《望厦条约》中获得可以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的特权;法国在黄埔条约》中获得可以在通…  相似文献   

14.
1843年12月,英国首任驻上海领事巴富尔,故意曲解中英《虎门条约》中关于英国人可在五口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规定,要上海道台宫慕久划出一块土地,供英国人建房居住。1845年11月,宫慕久在巴富尔的压力下,擅自公布了《上海土地章程》(又称《上海租界章程》),规定“洋泾(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庄(今北京路)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为建房舍及居住之用”。  相似文献   

15.
【知识梳理】中部六省为:河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1.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开放汉口、九江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开放沙市)2.洋务运动的中心之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英《南京条约》关税方面的内容,高中历史教材人民版必修I表述为:“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人教版必修I表述为:“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两者均认为条约规定了英商对华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要同英方商量,清政府没有独立自主的关税制定权,即通常所说的协定关税。这种说法其实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7.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9页写道:“(1860年)10月,奕诉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赔款割地,增开汉口、南京、天津等地为通商口岸。”笔者认为此处表述欠妥,因为很容易给学生造成汉口和南京是在1860年《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错觉。1856年,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了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  相似文献   

18.
1901年9月清政府与英、法、美等11国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 ,其中规定了“赔款”、“划定使馆界”、“拆炮台、驻守铁路”、“禁止人民反帝”、“外务部”、“修商约”等条款 ,但没有涉及到类似此前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中关于“割地”和“开辟商埠(通商口岸)”等方面的内容 ,其原因是 :一、由于19世纪末列强掀起的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 ,几乎肢解了中国的全部领土 ,再加之此前一批批通商口岸的相继开辟(已由沿海发展到内地沿江各主要口岸) ,中国已无更“适合”的土…  相似文献   

19.
这是十年前的事了。我清楚地记得,在上完鸦片战争的经过及《南京条约》后,为便于学生理解为何列强要通过《南京条约》附件、《中美望厦条约》及《中法黄埔条约》攫取新的特权,我事先让学生展开想象,英国商人刚来中国初开的通商口岸。会遇到哪些问题或困难?这作为一道作业上交批阅。我脑子里原先想的是,只要学生能讲出三五个问题就行了。  相似文献   

20.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赔款问题,尤其是对《北京条约》中英国赔款数额如何表述的问题,争论由来已久。《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7期第11页分别刊载杨飞和蒋清泓两位老师的文章,他们引用《北京条约》原文,指出《北京条约》中对英国800万两白银的赔款包括军费和英商损失费两项,而不能像教材中那样笼统地说“赔偿英法两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