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阵地。公园绿地中的园林植物群落是生长在城市环境中的人工植物群落,既具有观赏价值,又起到良好的生态作用,保证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湛江市在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因此,本文对湛江市自然地理概况、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湛江市开展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和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大庆市丰富的湿地资源为研究对象,结合大庆市生态环境现状,提出应利用本区丰富的湿地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湿地的生态功能(例如均化洪水、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对本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改善,为大庆市快速步入生态文明城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珍稀濒危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科研、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具有特殊重要价值,然而这些植物通常分布范围狭窄,个体数量稀少,随时都有灭绝的危险。因此,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从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优先保护及评价指标等方面就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植物迁地保护,特别是种质资源保护的研究背景、科学问题、行动计划和保护策略进行了评述,重点讨论了种子库在保护植物多样性中面临的挑战和重要科学问题,特别是种子活力、种子寿命和超低温保存等问题。大量的实例和数据表明,种子库作为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在资金投入、保存时间和保存效率方面远远高于就地保护和其它的迁地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武夷山植物资源的概述,分析了武夷山植物的生物多样性,表明了武夷山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武夷山植物资源的概述,分析了武夷山植物的生物多样性,表明了武夷山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大庆市具有丰富的湿地旅游资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具有面积大、景观类型多、分布广、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政府决策部门应该结合大庆市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与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开发科学合理的湿地生态旅游,改变以往仅仅重视生产力而忽视其生态、社会、文化功能的倾向,实现大庆市的湿地生态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常青自然保护区以大熊猫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之一。种子植物146科,1792种,其中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30属,国家保护植物29种;脊椎动物248种,其中国家珍贵保护动物30种。动、植物区系分析表明该区的原始性,南北过渡性以及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复杂性。对该区存在的问题及多种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初步探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3个方面: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分类、建立景观格局与生物多样性的定量或半定量关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网络规划.  相似文献   

10.
<正>Nature生物多样性Nature封面:红嘴牛椋鸟和斑马。Nature杂志第7656期封面文章报道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专题。探讨了促使多样化生命得以出现的过程以及生物多样性被加速削弱的趋势;探索了可以缓解生物多样性下降、保护生态系统的方法,以及这类保护措施能带来的许多益处。有观点认为,考虑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比简单地记录物种更为实用。此外,还探讨了土地使用权问题和分类混乱对生态保护的危害,多样性如何推动生态系统运作,以及如何通过相对少量地增加保护区面积就能获得超出比例的多样性收益。  相似文献   

11.
讷谟尔河湿地有高等植物148,隶属于38科77属;有16种植物群落,分属于挺水植物群落、浮叶植物群落、沉水植物群落、漂浮植物群落四大类;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现状,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提出了相关的湖泊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理论出发,对大庆市生态旅游的良性发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3.
构建特色资源植物的三产融合模式,是破解自然保护地和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矛盾的重要途径。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国特色资源植物油用牡丹、酿酒葡萄和芳香植物的优异性状,进行品种筛选、种植、采收加工、产品研发等技术集成。在自然保护地和生态脆弱区开展产业化示范,通过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使自然保护地和生态脆弱区人民的生活不再依赖于野生资源,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保护感知视角的保护区农户保护态度与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奔  申津羽  丁慧敏  温亚利 《资源科学》2016,38(11):2137-2146
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其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至关重要,同时也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中国7省40个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从农户保护感知视角出发,检验其对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的影响,同时验证保护工作感知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成本感知对保护态度有负向显著影响,对生态保护行为无显著影响;保护工作感知和收益感知对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均有正向显著影响。保护成本感知对工作感知产生负向影响但不显著;而保护收益感知对工作感知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反映出其不仅能直接正向影响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还能通过保护工作感知产生间接正向影响,印证了工作感知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李晖 《西藏科技》2006,(2):47-47
由于环境多样性及生态适应性,西藏具有紫金标属一些过渡类型及新变型的出现。本文就野外考察发现的开白花的紫金标属植物进行鉴定,暂定名为白花紫金标Ceratostigma minus Stapf ex Prainf.albiflorum Liet Tsu.  相似文献   

16.
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体现了国家以强制手段实施生态系统综合管理的政策导向.本文结合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突出以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水土保持三类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功能保障为核心,在摸清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现状的情况下,明确了不同生态功能红线区的管理要求和保护方向,为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郑重  张凤荣 《资源科学》2009,31(10):1800-1804
保护耕地资源生态多样性与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效益,对集约化农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生态足迹方法,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5团灌区为例,对集约化条件下耕地资源生态多样性及其利用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5年~2005年灌区耕地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增加趋势,且与生态承载力基本协调;灌区耕地生态足迹的多样性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发展能力有待提高;耕地资源发展能力与多样性指数、GDP足迹三者之间关系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因此,积极稳妥的搞好集约化农区农业结构调整,走农林牧复合型农业发展模式,是促进耕地资源生态多样性、提高耕地资源集约利用效益的有效手段,最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耕地利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植物园有引进和改良植物的长期历史,对粮食、香料、树木和种植作物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植物园对数万种植物进行了引种栽培,是自然界之外保存最大量植物多样性的场所。近来,植物园主要致力于保护,有时也进行再引进野生植物种,特别着重于那些珍稀或濒危品种。  相似文献   

19.
自然界有花植物大约有30余万种,大体来说,世界上有多少种花,就有多少种种子。而不同的种子在形态、特征、传播途径以及作用等各个方面是各具特色的。本文通过对种子作用的多样性、种子的多样性以及种子传播途径的多样性的形象描述阐述了自然界中植物种子的千姿百态。  相似文献   

20.
在森林生态系统发展中,能够保证其更新能力和生产力的就是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保证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保护森林生物和生态的多样性。在进行林业可持续发展时,最主要的是通过保护空气、水和土壤的质量,以及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使林业既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有不会遭到破坏。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营林工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