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伟大且深刻的思想家,他本身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他一生中最关心的是有关于上帝的三个问题,即上帝是否存在,如何论证上帝存在以及真理是否与上帝同在。无神论者曾以"为何上帝的世界充满恶和苦难"来质疑上帝存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特殊的人生经历也使他较早时候对上帝存在产生怀疑。但他倾其一生去思考、探究,寻找答案来反驳无神论者的质疑,最终他找到了。即是人类天性中对自由的渴求构成了上帝存在的证据,并且陀思妥耶夫斯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上帝与真理同在。  相似文献   

2.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伟大且深刻的思想家,他本身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信徒.他一生中最关心的是有关于上帝的三个问题,即上帝是否存在,如何论证上帝存在以及真理是否与上帝同在.无神论者曾以“为何上帝的世界充满恶和苦难”来质疑上帝存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特殊的人生经历也使他较早时候对上帝存在产生怀疑.但他倾其一生去思考、探究,寻找答案来反驳无神论者的质疑,最终他找到了.即是人类天性中对自由的渴求构成了上帝存在的证据,并且陀思妥耶夫斯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上帝与真理同在.  相似文献   

3.
在哈代的小说中,上帝的存在是缺席的在场。哈代对进化论的推崇,对异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上帝的讽刺和怀疑似乎都证明威塞克斯是一个上帝缺席的世界,但小说中到处可见的十字架却成了上帝来过又离去的证据。哈代笔下的十字架,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以及作家依然以神性为中心的终极价值依据。虽然上帝已经隐退,但哈代仍然保留了他的席位。  相似文献   

4.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大多是关于基督的 ,但它并不是肤浅的礼赞和膜拜 ,在作家那里 ,信仰不是那种廉价的、可以俯首拾来的恩赐 ,相反 ,它总是伴随着怀疑、反抗和拒斥。如果说 ,他最终在自己的作品中传达了上帝的声音 ,但有一点不容忽视 :他也始终保持着对上帝的怀疑  相似文献   

5.
《人树》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主题。怀特通过一位普通丛林人斯坦的心路历程深刻地表现了自己对澳大利亚自我的深层思考,对旧的宗教的问难质疑和对新的信仰的寻求期盼。章从作家的家庭背景、过去的经历以及澳大利亚屈辱的历史等方面分析了作家对旧的宗教产生怀疑的根源。作家最终顿悟了:在被上帝从母国伊甸园驱逐到蛮荒的丛林里,澳大利亚人不仅要靠自己的双手建造一个新的家园,还必须靠自己的心灵去重塑一个新的上帝、新的信仰。  相似文献   

6.
19世纪美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深受其清教徒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的影响 ,他常以清教的善恶观来观察分析社会现象 ,但是他又厌恶清教的严酷性。同时 ,19世纪各种新思潮的兴起也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 ,尤其是先验论 ,其精神是挑战清教主义的理论基础 ,霍桑既赞赏先验论本身所包含的激情及人文精神 ,又始终对其保持一种审慎的怀疑态度。本文试从其代表作《红字》中人与上帝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 ,进一步探索该作品的深刻内涵及霍桑的写作思想。  相似文献   

7.
美国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画家沃尔特&;#183;迪斯尼。他曾一无所有,除了理想。借用了一家废弃的车库作画室,只有一只老鼠与他作伴。他再次失败后,开始怀疑自己的天赋。可是那只亮晶晶的小眼睛给他以灵感:全世界儿童所喜爱的卡通形象——米老鼠诞生了。上帝只给了他一只老鼠,然而他抓住了。荷兰画家梵&;#183;高生前穷困潦倒,只卖过一幅画,只有5法郎,如今他那株“向日葵”比纯金铸的还要贵重。可见上帝不会给我们太多。  相似文献   

8.
"上帝和人的关系"是赫伯特诗歌创作永恒的主题。在西方文学史上,很多作家在其作品中都涉及到了这个主题,但几乎没有一个作家能像赫伯特一样把它作为毕生诗歌创作的一个唯一而且永恒的主题,几乎没有一个作家能像赫伯特一样把人神关系刻画得如此形象生动和多种多样。本文从赫伯特特殊的人生经历出发,通过分析他在诗歌中所描绘的上帝与人之间的情人关系和他的人神观,旨在解读赫伯特对上帝特殊、强烈和炽热的情感诉求。  相似文献   

9.
上帝给了史铁生苦难的同时,也成就了他的文学。他对人生、对生命的理性思考,使其文字具有了巨大的文学张力。《我与地坛》第三节,作家对四季的形象化表达把文学的以实写虚、以虚写虚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0.
★没人看好我,我就自己看好自己。———奥运金牌得主冼东妹★过于伟大或过于卑微,过于高明或过于愚蠢,过于奇特或过于陈旧的话语,都值得怀疑。———王蒙★上帝在赐给我们青春的同时,也赐给我们青春痘。———某少年作家★看破红尘的人是最自私的人。———丁玲★工作使人免除三大流弊:生活乏味、胡作非为,一贫如洗。———伏尔泰一些值得回味的话@风云  相似文献   

11.
宗教本质的探寻——重释“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的本质问题是宗教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是研究“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的基本前提。马克思曾提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论断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马克思关于宗教本质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现的基础.形成宗教“鸦片”本质论。然而,这是一种误读,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引发对宗教认识的诸多困惑。实际上,马克思对宗教本质没有明确、简洁的论述。而是蕴涵于其科学的无神论当中;他科学地扬弃了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理论。通过揭示宗教的世俗基础来说明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和存在的合法性及其宗教功能的多重性,并革命性地指出了宗教消亡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庞慧英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6-18
戴·赫·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有成就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在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中都探讨了关于人性的解放与人的生存问题,关于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而宗教思想则是贯穿于劳伦斯一生的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他对宗教的理解也随着他的创作而不断地改变、发展和完善。在他的作品中,劳伦斯强烈反对清教徒思想对人性的压抑和扼杀,并勇敢地提出了强调无意识和性意识的“血的意识”理论。在他的创作过程中他曾经希望能找到一种原始的宗教来拯救人类以及当时的英国社会。在晚期的创作中劳伦斯又进一步提出了“星际平衡”理论以追求人性的彻底解放和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关系,至此他把宗教救世上升到了一种关于人和宇宙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3.
弗罗姆是最早从心理学层面来分析宗教现象的心理学家之一,对宗教的研究有许多独特之处。他批判权威主义宗教观,从多角度论述人本主义宗教观,并将其作为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实现健全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弗罗姆的人本主义宗教观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尽管其理论内容并非都是真理,但却可以为我们提供认识宗教现象的新视角。对我国现阶段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宗教思想、马克思主义精神信仰之间的关系,也有着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是19世纪英国诗坛的著名人物,他的诗歌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科学、宗教和道德理念,表达了时代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福斯特作为20世纪初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对宗教、信仰等独到的观念及其人文主义思想别具特色。在《安德鲁斯先生》这部短篇小说中,他运用反讽的手法讽刺了传统宗教,主张摒弃私欲的个人主义,用爱与智慧终生致力于人类的进步事业。这也是他深刻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16.
简析科学家的宗教情结--兼论科学与信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家的宗教情结是指科学家信仰宗教或者具有宗教情怀。在科学史上,大多数西方科学家都具有宗教情结。科学家的宗教情结主要表现为科学家信仰宗教和宗教精神及宗教情怀支配着科学家的人生。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与宗教精神的契合,科学和宗教之间的某种一致性,科学自身的局限性和负面影响等。科学家宗教情结的本质是人类的形而上追求或者说终极关怀,反映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互补性。科学家的宗教情结对于科学家的人生和科学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唐.德里罗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后现代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白噪音》一经发表就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这部作品中,德里罗冷静而客观的描述了现代科技给人们思想和生活模式所带来的莫名的恐惧、尴尬、无奈和困惑。在《白噪音》中,由于无法忍受的生存压力,人们迫切地需要一种解救的力量以获得精神上的安宁。但是不幸的是,在这个新兴的状况下,传统的宗教信仰已经失去其原有的功效。本文将从《白噪音》的文本出发,用文本分析的手法对后现代社会人们的信仰危机进行简要剖析,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德里罗所呈现的后现代美国。  相似文献   

18.
As a nineteenth-century novelist and a twentieth-century poet,Thomas Hardy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contemporary religion and science.Due to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his time and his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religion and science,these two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factors,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ost of his literary works as well as his own life.This essay tries to demonstrate this point by offering prov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Victorian society at that time,Hardy's family background,clues in his works and his personal attitude towards nature and human society.  相似文献   

19.
In his early addresses on religion and slavery, particularly his famous “Slaveholder's Sermon, “Frederick Douglass used parody to address one of the abolition movement's most serious challenges, the belief that the Bible sanctioned slavery. Douglass strategically juxtaposed explicit claims to his status as a fugitive slave with a persona he enacted by mocking proslavery preaching in such a way that he confronted audiences with what Kenneth Burke called “perspective by incongruity.” In this way, he forcefully undermined proslavery religion's claim to legitimacy.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is an attempt to explore the religious vision of Moshe Greenberg in some detail, and in particular, to analyze how his approach to education is applied to and reflected in his ideas about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Bible, and in his own Bible scholarship itself. The paper examin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Greenberg'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and Wilfred Cantwell Smith's conception of religion as a collection of religious “symbols,” one of which is the sacred text itself. The article includes an analysis of Greenberg's Bible scholarship and writings on Bibl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