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读者说     
<正>我是一名普通的读者,《大科技·科学之谜》伴随着我成长。很开心多年之后还能看到《大科技·科学之谜》。我在初中时遇到了《大科技·科学之谜》,今年已经要从北大物理学院硕士毕业了。正是《大科技·科学之谜》让我这么多年一直喜欢物理,这么多年学习物理的美好时光都是因为中学受到《大科技·科学之谜》的鼓励。《大科技·科学之谜》让我对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涯非常满足。想起来真是又喜又悲,我读初中时候根本买不起,都是在书店蹭书看,农村里连书都看不到,只能进城好不容易看  相似文献   

2.
从高中到现在,《大科技》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杂志,它内容广泛、科技性强,看到杂志越办越好,真替大家高兴。看了今年第8期的《绿色的挽歌》一文,再看后面的《读者林》,不禁感到迷惑:《绿》文中提倡“自然恢复”、“无为而治”,我觉得很有道理,所以看到“保护母亲河”的感人号召,  相似文献   

3.
刊客沙发     
看《大科技》让我得到很多收获,很感谢《大科技》的编辑们为我们中学生做出这么好的一本杂志。我想对这本杂志提几点个人的建议。首先,宣传很重要,我觉得《大科技》宣传不够,应该在报刊亭和书店张贴一些海报,还要到学校给学生们介绍《大科技》,这是一本适合学生看的杂志,他们都会喜欢的,但是没人介绍,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本杂志。  相似文献   

4.
读者说     
正我特别喜欢看《大科技》,真的超有意思的,真是非常感谢呢。大科技读者dou小猫很喜欢《大科技》的图片,多一些图片,图文并茂,那就会是一本很棒的杂志了。大科技读者砸下的星星雨《大科技》是一份科普性读物,不仅适合中学生阅读,还适合参加工作了的人阅读。现实中,很多国民的科技知识少得可怜,缺乏科技创新精神。我们的教育传统是重人文,轻科技,这就导致我们的视野不够开阔、创新动力不足,这就是我们落后于西方国家的  相似文献   

5.
刊客沙发     
半年订阅下来,贵杂志社一直是最被我看好的氘志社,由于《大科技》的过人魅力,我彻彻底底地抛弃了《中学科技》等科普类杂志。现在就请让我为《大科技》提一点我的建议吧!  相似文献   

6.
读者说     
正看到《大科技》最近增加的外星文明的栏目,感觉里面介绍的内容还挺有意思的,不仅仅局限于那些八卦的外星人绑架案之类的内容,还介绍一些关于外星文明的理论,我觉得这个栏目很好。大科技读者林依晨喜欢看《大科技》,觉得这本杂志的内容很不错,和其他科普杂志比起来更适合中学生看。对《大科技》有一个建议,那就是希望文章能写得再轻松一些。大科技读者晴天我一直都认为《大科技》是一本很好的科普杂志,十几年了依然坚持着,这很不容易。希望《大科  相似文献   

7.
读者说     
<正>我是初三接触到《大科技》的,刚遇到那会真的觉得很新鲜,很多知识是以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现在印象最深的,就是以前杂志中间的那一张张彩图吧。大科技读者柯兰哀步《大科技》是我高中时每期必买的杂志。慧洋书店,店不大,但这里总能找到好书,同样遇见《大科技》也是在这里。算起来因为各种原因,已经有一年时间没见了,《大科技》增刊纸张更好  相似文献   

8.
刊客沙发     
《大科技》那一篇篇散发着科学独特魅力的文章,如“黑洞揭谜》、《宇宙其实没有引力》等等,让我学到了许多既神奇又实用的科学知识,也让我发现世界平凡的外表下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神奇!对于科学的痴迷也愈发狂热。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些我的意见和想法,希望能对《大科技》发展尽到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就在我正关注美国总统大选、想看看我喜欢的奥巴马究竟能否战胜麦凯恩的时候,我在贵刊11月号杂志中看到了《政治中的科技》这个专题。这个专题来得正是时候,它让我了解了这两位总统候选人究竟在为哪些问题进行论战,知道了竞选不仅仅只有政治,这里面还有科学。  相似文献   

10.
我可以算得上是贵刊的“最铁杆读者”了。《科技新时代》自创刊号到现在的全部杂志我一本不少地全都收藏了(呵呵,私下认为现在像我这样收藏《科技新时代》如此之全的,全国也没几个人吧?过段时间我会把全部的杂志拍个照片发到网上秀—下)。前段时间我上贵刊的官方论坛发现冷清得很,就在QQ上创建了一个“科技新时代”的QQ群(52559083),可惜现在还没人加入,希望通过我的来信,让更多《科技新时代》迷们加入这个群。  相似文献   

11.
<正>第30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已落下帷幕,我十分开心可以代表通州区参加这一次的团体比赛并有幸成为最佳选手。我是我们班出了名的"书呆子",十分喜欢爱看书,尤其是科普书籍。我家的书架上摆满了课外书,其中大部分都是科普书籍,《科学大众·小诺贝尔》《十万个为什么》《梦溪笔谈》《果壳中的宇宙》……都在触手可及的位置。在这些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科学大众·小诺贝尔》。为了看自己喜欢的书,我常常会牺牲休息和玩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大科技》精华本第二卷的文章如《殊死血战———动物与人类的战争》、《小生物向人类宣战——一场惊心动魄的人蚁恶斗》,我好像以前在《故事会》上看过。 湖北省红安县工业局  蔡小路 这是因为《故事会》转载了我刊文章。      ——编 者 阅读贵刊已有一年多时间了,从书中我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真是收益匪浅。我有些建议:每期刊登一两篇关于生命科学和生物科学的文章;最后的连载小说不如改为问题解答;网站上应该增加一些国内外的最新科技成果。     山西省太原市和平南路   张 杰 感谢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读者说     
正《大科技》是一本不错的杂志,不过我认为还是有缺点。1、选题不精彩,有很多不能引起读者兴趣,应多刊登一些奇幻的未解之谜或者和生活、学习相关的文章。2、文章写的过于简单,应介绍得更全面和深入一些,因为现在网络很发达,很多科学新闻在网络上很容易找到,杂志再刊登就不吸引人了,所以要写得更有深度才能吸引读者。大科技读者雷蒙  相似文献   

14.
读者说     
<正>真的很喜欢《大科技》。我希望你们的文章能再贴近生活点。首先,如果不够贴近生活我们读者就有点模糊,难想象。再者,我们接触不到的东西就感觉了解了也不是很有意义。其实我感觉2010年(大概是那时吧)之前的那些作品真的是很棒!但我也不是说2010后就不好,而是感觉和前面的比少了点能亲身体  相似文献   

15.
刊客沙发     
作为《大科技》的忠实读者,我想提几点个人的看法:1、2013年3期的《大科技·科学之谜》的视点文章很不错,尤其是后面介绍马约拉纳的那一篇。这一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多鼓励,因为里面的事例让我们很钦佩。所以我希望以后的视点文章可以有一些科学怪才、奇才的介绍。2、如果可以,在《大科技·科学之谜》加入一些关于科学界重大事件的时事报道。3、有时候在《大科技·科学之谜》中看到一些有趣的  相似文献   

16.
两代情缘     
我是《发明与创新》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在我的记忆中,《发明与创新》一直是我儿童年代的启蒙读物之一。因为我父亲是一个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工作的需要使他如饥似渴地爱好着与科技推广有关的一切书籍,而《发明与创新》自1984年创刊之日起他就深深喜欢上了它,一直到今日,父亲几乎很少错过对每一期的阅读。现在他戴着老花眼镜阅读《发明与创新》杂志,早已没有了当年因功利而阅读的急迫,也没有当年一目十行的浮躁。每次新杂志到达的当天下午,父亲便一壶茶,一盘花生米,夕阳光辉里,  相似文献   

17.
青云 《科学大众》2008,(Z1):70-71
有一首流行歌曲名为《老鼠爱上猫》,还有一首流行歌曲叫《狼爱上羊》。不过在现实世界里,并没有老鼠爱上猫或者狼爱上羊而且交配的事件发生,因为两种动物实在是差得太远了,没有多少亲缘关系。然而,同一科不同种的亲缘关系较近的动物却有可能交配,比如我们常见的骡子就是马和驴相互交配产生的后代。现在,我们假设一头老虎遇到了一头狮子,它们相爱了,然后有了"爱情的结晶"。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吗?  相似文献   

18.
读者说     
<正>上高中时每期《大科技》都会买,有时学校书店不给力,就天天在饭点时跑去问,回想那时,《大科技》真的是我不可缺少的伙伴。大科技读者季末永同希望大科技杂志可以将一些杂志文章发到贴吧里,这样可以方便我们转载,提高《大科技》的知名度,以及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大科技读者rnszwc  相似文献   

19.
每月初拿到新一期的《科技新时代》杂志时,我总是喜欢先快速浏览一遍,然后再依次细细读来。但4月号的两篇文章让我非常感兴趣,便一口气读完了,就是《驶过最长跨海桥》和《隐身试验》这两篇。  相似文献   

20.
越过"花甲",特别是过了"古稀",我似乎越来越喜欢用"一"字。几年前我写了一篇怀念《红旗》杂志总编熊复老师的文章,题目叫做《一个青年人的良师益友》。之后我又写了用"一"打头的两篇序,一篇是吴宪鸿的《故园风》序:《一个崭新的创意》,一篇是程瑞嘉的《数星星的老人》序:《一部基层人物谱》。不久前我用"一"打头写了一篇纪念《歙县文艺》出刊200期的文章:《一个编辑的琐忆》,前些天我为庄一心的文集《空山竹语》写序,又用"一"打头:《一个"静"字成就一部书》。今天方鸿惟发来一部书稿《走山》,嘱我为它写序,读着读着,脑里忽然冒出一句话:"一部抗击地质灾害的歌曲。"谢天谢地!不用我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