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国青年科技》2005,(10):43-43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获得,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细菌,二人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0万美元)的奖金。马歇尔和沃伦是1983年发现幽门螺杆菌的,这一发现迅速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相似文献   

3.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在科学界影响巨大。作者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例,着重对获奖者取得获奖成就的年龄进行分析,并评价了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和“第二创造区”,提出了有关年轻科学家培养工作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对1981—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55位获得者SCI论文和顶级期刊《Cell》、《Nature》和《Science》(以下简称CNS)论文进行了排序—频度分布研究,55位获奖者科学论文数量指标除独著论文数外均呈负对数分布,质量指标均呈负指数分布;各指标的集中度量值波动于0.308~0.637之间,与普赖斯定律有偏差。提示排序—频度分布模型在微观层次也具有可适性;科学精英内部的分层工具有异于科学共同体;科学家在科学共同体的层级进阶取决于科学论文评价目的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5.
卢青  李娜  武旭 《现代情报》2013,33(1):107-109
以《万方数据库》为依据,检索1998-2011年间该库所收录的关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和评价文献题录,并就检索到的文献的分布、作者简况及研究路向作分析,由此就促进我国相关领域系统化、深入化研究陈述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郭兴 《百科知识》2011,(21):4-6
2011年10月3日上午,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布鲁斯·博伊特勒(Bruce Beutler)、法国的朱尔斯·霍夫曼(Jules Hoffmann)和加拿大的拉尔夫·斯坦曼(Ralph Steinman),以表彰他们在免疫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斯坦曼获得总共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奖金的一半,而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分享奖金的另一半。  相似文献   

7.
2006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两个美国科学家,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即一种沉默基因和调控遗传信息流的重要机制。RNAi(RNA干扰)技术已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研发出治疗疾病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1981~2005年55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为例,用被引次数和期刊影响因子两个指标进行了其科学论文质量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表论文被引次数在发表后10年内增长明显,高影响力论文的被引高峰更迟。提示期刊影响因子计算中论文被引两年的时间跨度需要适度延长,以引导期刊避免"短视",发掘更多真正高影响力论文;指出过度依赖文本计量评价的做法是机械的,只有有机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才能真正实现科学论文质量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现在开车的人,越来越依赖GPS导航,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在GPS中输入你想要到达的地方,它就会在相应的位置提示你左拐还是右拐,直至把你带到你想到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0,q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生物学家耶鲁大学的JamesER0thma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andyW.Schekman,和斯坦福大学的ThomasCStidhof。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在”细胞内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杰出贡献。对于非微观生物学的人士来说.“囊泡“是一个未知的、抽象的概念,但是其实“囊泡”和我们每个人的饮食、健康都是息息相关的。本文将从科普的角度给大家解读本次诺贝尔奖的工作,以及探讨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发现了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2004年10月4日,美国的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被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诺贝尔奖评委会授予200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的基本理由长期以来,嗅觉一直是我们意识中一种神秘莫测的东西。人能够识别和记忆约1万种不同气味的基本原理一直不被理解。不过,200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在一系列的前沿性研究中,证明了我们的嗅觉系统是如何起作用的。这些研究发现了一个大的基因家族,由约1000个不同的基因组成(占我们基因总数的3%),后者产生了相同数量的嗅觉受体类型,这些受…  相似文献   

12.
衰老:一个悬而未解的谜 每个人的一生几乎都可以用“生、老、病、死”四个字来概括。在解释这一现象的过程中,科学已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比如过去,人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夫妻同房之后.就会生出孩子来,而“小不点”又怎么会长大。是科学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来自父亲的精子和来自母亲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相似文献   

13.
病毒致癌学说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得以验证,并在21世纪初加以确立,从而加速了人类征服癌症的步伐。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艾滋病毒(HIV)的发现人--法国学者吕克.蒙塔尼埃与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发现  相似文献   

14.
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7日11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一E·罗斯曼、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兰迪-w·谢克曼和德国生物化学家托马斯-c·苏德霍夫,因为他们发现了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也即发现了细胞内主要运输系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林森 《百科知识》2012,(22):9-12
10月8日,瑞典卡罗林斯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的约翰.戈登和日本的山中伸弥,理由是,他们"发现成熟、特化的细胞可以被重编程,变成身体的所有组织"。换句话说,他们的获奖是因为发现了具有多种发育潜能的干细胞——多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13,(20):13-14
10月7日.斯坦福大学教授Thomas Sudhof荣获诺贝尔医学奖。Sudhof教授夫人为中国科大898校友陈路。陈路同样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她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副教授,曾在2005年荣获麦克阿瑟天才奖。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0月4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决定,把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现年58岁的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现年57岁的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嗅觉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青年科技》2004,(1):23-23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在2003年10月6日宣布,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以表彰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认为,  相似文献   

19.
未来有一天,每个人都将成为自身健康的"庇佑者",不论是衰老、创伤或者疾病,造成组织的缺损和伤害,都可以取自身的体细胞作为"种子",让其重新"逆转"成多能干细胞,并进一步分化为心脏、神经、胰岛、肝脏、肾脏等多种类型细胞,甚至组织器官,最终实现"生命再造"的梦想。如今,在迈向这一梦想的阶梯上,一个被称为"细胞核重编程"的医学理论成为新的基石和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写于2002年10月诺贝尔奖公布前一天,到2004年10月止,每年都有所列项目获奖,如第2项的Bob Horvitz和第15项的Sydney Brenner已于2002年获医学或生理学奖、第5项的Rodefick MacKinnon获2003年的化学奖、第16项的核磁共振成像部分获2003年医学或生理学奖、第13项的Aaron Ciechanover和Avram Hershko获2004年的化学奖。不过,作者强调,他不是预计得奖,而是列出他认为值得得奖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