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教材,但对“好自相扶将”一句的注释,我们认为不妥。“好自相扶将”一句,课文下面的注释为:“好好服侍老人家。扶将,这里是扶持意。”这种解释,我认为起码有两点值得怀疑:A、在结构上,“自”的意思没有着落,遗漏了;B、如果此句如课文所释,那么,岂不与上句“勤心养公姥”重复?其实,在这句中,“自”字是有具体意义的,指对于自己。“扶将”是扶持意,此  相似文献   

2.
:,署 ’_厂孟江 如果我艺台你最爱的金 钱.而以是无数的.们你 要失大你身边助有的一切 包括你自只的长相.亲人 你泞意叫·"贪心鬼"奇遇@杨李意$成都市汪家拐小学六·三班 @张慧  相似文献   

3.
说"交"情     
清人袁枚的《峡江寺飞泉亭记》中有"如倾盖交,虽欢易别"的句子,杨万里《诚斋诗话》中说:"孔子老子相见倾盖,邹阳云:‘倾盖如故’。"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中说:"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  相似文献   

4.
从文章学的角度,运用现代文章学原理,对《庄子》一书中"言""意""道"论中的"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说进行剖析、解读,发现"言不尽意"完全吻合现代文章学中关于"察物→创意→缀文"的文章写作规律;"得意忘言"则完全吻合现代文章学中关于"披文→得意→及物"的文章阅读规律。二者相互融合,贯通了"物→意→文→意→物"螺旋循环的文章写作和阅读的运动全流程。  相似文献   

5.
2001年6月号《湖北招 生考试》曾发表拙文 《巧解"超常用语"》。该文提供了三 种"巧解"的方法,即:从上下文找 答案,弄清作(编)者写作(编辑)意 图和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拟再提供三种"巧解" 的方法。 一、弄清"材料"相关背景 请看下文: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 想起当代台湾诗人、杂文家李敖写  相似文献   

6.
近体诗(律诗、绝句)通常要避免重复用字,尤其是对仗句,但是,饯钟书在《淡艺录》叶说:"窃谓诗人矜胜,非特古体押韵如是,即近体诗作对亦如是。因窄见工,因小道恐泥,每同字戏,然初意或欲陈样翻新,小肯袭常蹈故,用心自可取也。"钱钟书先生认为,诗人在近体诗中作对时用"同字",是一种创新,是对陈见的  相似文献   

7.
古诗文中常见疑问代词"孰"和介词、 动词或连词"与"连用。 "孰"和介词"与"连用表示跟谁的意 思。如: 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 从子而归耳。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孰与处于此,跟谁待在这里? 且夫僻界西戎,险阻四塞,修其防 御,孰与处乎土中。 (班固《东都赋》) --孰与处乎土中,跟谁处在中心地区? 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 音者,谁怜长叹人。 (王实甫《西厢记》  相似文献   

8.
师:在古代文学批评中,"以意逆志"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虽然学术界存在不同的阐释,但今天课上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指的是:从自己的想法、感受出发,揣度诗人的情志.(投影显示:意,读者的想法;志,作者的情志;逆,迎,揣度)比如,我们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首先看到开篇四个字。(请学生)——你来读一读。  相似文献   

9.
夜读老诗人臧克家同志近作《述怀》诗:“自沐朝晖意葱茏,休凭白发呼老翁。狂来欲碎玻璃镜,还我青春火样红。”颇有感触。首先想到的是战斗在教育战线的老园丁。他们在粉碎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三次执教研究课《秋思》,在某一教学环节中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收到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帮助学生理解"欲作家书意万重"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诗人真  相似文献   

11.
"自提问"习题就是指:在习题中只提供已知条件,而无具体问题,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已知条件尽可能地推算出题目中各种潜在的未知量的值,即你认为根据已知可以求出哪些相关的物理量,笔者用下例来说明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如果"VP"不具有引述的性质,那么"不就VP"就是个唯反问结构.在不同的语境中,该结构有4种句意类型:结果类、前指确认类、后指确认类、后指不屑类.句意类型不同,"不就VP"的重音模式也相应不同."不就是X"是"不就VP"的一种特殊情况.和其他的"不就VP"句相比,"不就是X"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可能是陈述性的,二是四种句意类型出现的频率高低不同.  相似文献   

13.
郭艳先 《师道》2007,(11):43
《麦田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名著,小说中述说了主人公霍尔顿不得意的中学生活,求学时遭遇到的种种郁闷使主人公极度向往并设想了心中的理想教育,这可以从他最后谢幕时说的一番表达自己志向的话得知:"不管怎样,我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民办高校因经营不善等原因,以"自灭式"退出了民办高等教育系统.从理论上讲,"自灭式"退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实践上看,"自灭式"退出不利于保护民办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我国民办高校的退出应由"自灭式"为主转为"并购式"为主,从自发无序走向依法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5.
“自”在古诗文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总的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为常见的文言虚实词,只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含任何感情色彩。如“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中的“自”为虚词“从”;“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施肩吾《望夫词》)句中“自”为实词“自己”之意。这一类的“自”,“意”味有余,“情”味不足。本文要探讨的是另一类的“自”,它们在古诗文中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文言虚实词来“达意”,更重要的是从中可窥见作者的思想感悟,是为了“表情”。  相似文献   

16.
"言""意"共生,"言"为根本,是主体;"意"为手段,而非目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通过言语形式理解文本意境,在"言""意"共舞下,漫步课堂,提升素养.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写作文自然不能没有"情",但是,有"情"还必须有"意".表"情"是为达"意"."意"是"情"的动力,是文章的核心,也即平常所说的中心思想.失去了"真意"的"情"就成了虚情假意.……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七讲疏野司空图《诗品·疏野》:"惟性所宅,真取不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描述了审美中随缘自适、不期于工、率意从容的境界。苏轼也认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在书法学习中,须兼有"法"与"意"。"法"是第一性的,是作品的基础;"意"是第二性的,是作品的灵魂。"法"不过关,  相似文献   

19.
关于"欣赏"     
[创新话题] 陶潜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 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然》) 杜甫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赠花卿》) 杜牧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阅读以上名句后,你想到了什么?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文意自定。2.文体自选。3.文题自拟。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新思维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材简介   1.看图说意.聚焦问题:"20÷4"等于几?   2.自主研究,掌握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