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加紧建章立制,加大管理力度。如文化部从8月7日起开展为期一月的“集中执法期”行动,对各种文化经营项目和活动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检查。不难看出,加强法制法规建设,加强行业管理,已成为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广电事业发展迅速,广电节目繁荣。全国已批建广播电台1210座,电视台980座,有线电视台1200座;已有发射台、转播台2334座,电视发射台、转播台37732座,有  相似文献   

2.
随着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方针的不断落实,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广播站迅猛发展,每一台、站的每套节目都要有它的覆盖网。随着事业建设的发展,这些覆盖网会越来越大,要使各台、站的节目都能经济有效地覆盖,就必须有一良好的覆盖规划,否则往往事倍功半。因此,广播电视覆盖规划的优化是广播电视软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从1958年9月2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正式开始播出到现在,中国电视已经走过了整整50年的风雨历程。五十年来,中国电视事业在艰苦岁月中蹒跚起步,在战胜困难中曲折前行,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高速发展,建立了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传输覆盖  相似文献   

4.
正一、省级电视台的困境解读在中央、省、地、县四级办台、四级覆盖的机制下,各地市电视台基本上形成一条"途径依赖"的发展道路,模仿上级电视台节目,甚至连播音主持的腔调都是模仿上级台。电视台发展思路一元化、节目形态一体化。1省市级频道功能划分不清晰,个性不凸显,无疑影响了我国电视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60年来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伴随着电视的出现,电视新闻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电视新闻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播理念的创新和电视新闻人的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6.
从1983年执行“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方针以来,在增加电视节目数量和提高覆盖率方面,在市、县电视台向中央和省电视台提供大量新闻报道从而拓宽上级台新闻报道面、提高时效性方面,取得了成效。然而也出现的一些缺陷和问题。 (1)一部分市县电视台由于仓促建立,条件牵强,设备不齐,人员业务素质较差,制作的节目粗浅,还发生过挤用频道、任意变更电视台特性以致影响中央和省台节目的覆盖,违反宣传纪律,乱播电视剧、侵犯  相似文献   

7.
朱羽君  殷乐 《现代传播》2001,(5):130-134
电视评论节目是运用电视手段,以声画一体的电视语言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或重大社会问题发表意见、进行分析和评述的一种节目形态. 在电视媒介的节目形态的构成中,电视评论节目占据着一个不可或缺的独有位置。1949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规定:“民主社会中的大众传播业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就是,通过对当天关系到公众事务的新闻和观点的传播,来形成公共舆论。”世界各国的电视台都将评论节目安排在黄金时间,并以相对固定的名牌评论节目建立起电视台、网的声誉和权威。 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个评论节目《观察与思考》在…  相似文献   

8.
一、电视科普节目历程前溯科普节目是电视园地里的一颗极有生命力的种子,播撒得很早。从1958年我国建立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起,科普节目便成为电视台的主要节目之一。30多年来,这颗种子在小小荧屏之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这不仅丰富了我们当时还十分单薄的电视节目,而且对于社会普及科学知识、传递科技信息,拓宽观众视野等,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张雅兰 《传媒》2016,(19):41-43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大发展是以地市级电视台的异军突起为标志的,这缘起于1983年3月底,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定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政策.此后,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迎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央、省、地、县“四级办”的格局,这一发展的显著特征便是地市、县级电视台(广播电视台)的数量扩张.  相似文献   

10.
1983年,我国制定的"四级办电视"方针,即中央、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这一方针使中国电视事业结构向多级办台转变。时至今日,全国电视台数量达上千座,区县级电视台更是数量庞大、结构冗杂,存在诸多发展瓶颈,加之数字新媒体应用的迅速扩张,使大多数区县级电视台面临挑战。在新的大媒体环境下,如何寻求区县级电视台的全新突破,如何与数字新媒体融合成为了摆脱窘境的关键。本文以海沧区广播电视台为例,结合本地区位优势、本土文化及对台特色,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之道,旨在分析及解决区县级电视台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今年9月2日,是中央电视台成立35周年。在新中国的传播媒介中,电视起步晚,但发展最快,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我国电视事业取得了高速度的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据广播电视电影部有关部门的统计,从1980年到1992年间,我国电视台数量已从38座发展到592座;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已从30%发展到81.3%;卫星地面站从无到有,已达3.2万座。在电视业的发展中,中央电视台始终起着龙头作用。中央电视台1980年播出两套节目,每天节目平均播出14小时,1992年播出四套节  相似文献   

12.
今年9月2日,是中央电视台成立35周年。在新中国的传播媒介中,电视起步晚,但发展最快,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我国电视事业取得了高速度的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据广播电视电影部有关部门的统计,从1980年到1992年间,我国电视台数量已从38座发展到592座;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已从30%发展到81.3%;卫星地面站从无到有,已达3.2万座。在电视业的发展中,中央电视台始终起着龙头作用。中央电视台1980年播出两套节目,每天节目平均播出14小时,1992年播出四套节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于1983年批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后,浙江省第一座县级电视台——江山电视台于1984年8月15日正式开播,从此揭开了浙江省县办电视的序幕。历时8年,全省已相继建立39座县级电视台,占全国开播的245座县级台的近1/6,占全省67个县建制的59%,总投资超过4000万元。  相似文献   

14.
网台分离──中国电视改革的一种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当今中国电视体制中存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的极端不合理,一方面众多的无线和有线电视台自制大量节目却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播出,严重浪费了节目资源;另一方面各省卫星台在黄金时段播放相同或类似节目,又浪费了宝贵的频道资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有关经验,引进两级电视传播的概念,把电视机构的功能明确分解为向电视台、站提供节目的全国性(及区域性)网络和直接面向电视用户的无线电视台及有线电视站,并建立一整套布局合理的网络──台、站体系。这种制度性的全面改革将促进我国电视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保证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电视台是改革开放的产物,1983年中央确定四级办台方针以后,全国的城市电视台发展很快,到目前为止有333座城市电视台,还有相应数量的广播电台。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发展,城市广播电视发挥了承上启下、辐射一片、鼓舞民众、促进发展的作用,成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我们也看到,随着中央和省级媒体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6.
六十年前,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在英国伦敦的亚历山大宫开播,一百多台电视机收到了它的节目。从此,电视这种多功能的电子视听媒介呱呱落地了。然而,伴随着电视的诞生,“电视是什么”这一涉及到本体  相似文献   

17.
地级市电视媒体是改革开放初期四级办电台(电视台)政策下催生的产物,其覆盖范围基本上不出所在地市的行政管辖区域。在我国各级电视媒体中,城市电视台占有很重要的比例,但在观众可以选择的节目中,城市台处于绝对的劣势。在观众收视选择权在握的今天,如何在当地收视率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是一个值得市级电视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公共频道为何难以取代县级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2年7月1日开始,我国各省同时推出省级电视公共频道.当时,一家有全国影响的晚报说,"电视公共频道的启播,是迄今为止进行的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重要产物,即要将原有的‘四级办电视'改为‘三级办电视',这意味着县级电视台目前所办的自办节目频道将全部取消,把主要职能转为转播中央、省和市级电视台的节目."[1]然而,几年来,县级电视台依然普遍存在并得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屹 《青年记者》2005,(10):33-34
中国电视事业走过的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每当有新形态、高水平的电视节目出现,都会有一批人才脱颖而出,伴随着节目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观众瞩目的屏幕亮点;或说每当有一批高素质人才加盟电视队伍,都会随之产生一批新型的电视节目,成为万众关注的屏幕焦点。人才和节目之间在许多电视台已经形成了良性互动。一个人“激活”一个栏目,一个点子“盘活”一台节目的事例屡见不鲜,而一个节目使一个人迅速走红,一个栏目使一个人快速成为明星的事例同样不胜枚举。可以说,没有成千上万的各类人才加盟电视队伍,就不会有中国电视事业的今天。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电视台主要包括省会城市电视台、副省级城市电视台、计划单列市电视台和地级市电视台.1983年起在“四级办电视”与“四级混合覆盖”的政策中扮演国家与省级电视台补充的角色.在20世纪末,省会城市台实现无线台、有线台与教育台等合并,城市电视台从规模上、资源整合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在境外媒体,以及以电视剧为主体的节目市场竞争中,城市电视台面临诸多问题.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也给城市电视台带来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