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与传统知识观相比,生存论知识观更加强调知识对于主体的意义,因而对教学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促进教学功能的重心从仅仅关注知识本身转变为更加关注学习者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并进而丰曹教学活动的内涵,推动教学目标从占有知识扩展为促进学习者个体主动的发展,教学内容从课本知识扩展到生活世界,教学方法从单纯的知识传授扩展为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2.
倡导"理解"与"生成"的现代课程知识观转型,要求课程改革更多地关照知识与人的生存意义之间的联系,提升人的精神生命。据此,面对"知识灌输"与"人文化成"之间的矛盾,高校德育课程目标设定应由实体思维转向过程思维,促进大学生的意义世界生成;课程内容设计应以问题意识为中心,回归生活;课程实施应以理解为基础,变知识灌输为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3.
4.
当代人正由物质性生存向知识性生存转变,这急需知识走向人的心灵,而传统的知识实证化、力量化取向却导致知识对人精神的钳制。当代知识观对知识意义性的凸显及其所体现出的生存论意蕴,使我们认识到教育领域中有必要尝试建立生存性的课程知识观。  相似文献   

5.
从生存论的意义上看,知识不仅仅是人的认识问题,更是人的存在问题.基于此,以知识为主要媒介的学校教学,就不能满足于使学生获得理性认识能力的发展,而应使学生理解知识,吸纳知识中蕴含的丰富的精神能量,获得个性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7.
基于人的意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存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是意义的存在,当人在世俗秩序中叩问人的神圣秩序、追问人的意义关切时,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我们关联意义世界的一种文化理解符号,我们这样一个不以宗教信仰为生存方式的国度里,思想政治教育构成了达成意义共契的社会实在基础。  相似文献   

8.
教育研究的意义是广泛的。从教师生存的角度看,研究是教师自我解放之路,是教师走向社团生活之路,是教师走向幸福之路,也是教师走向智慧之路。在新课改背景下,要使研究成为一线教师的实际行动,就要首先认识教师研究的生存意义。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网络生存初现端倪。网络生存是依托电脑互联网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工作、学习、娱乐、交往方式。探析网络生存意义,推动网络生存,克服缺陷,使其健康发展,是时代赋予网络社会学者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普遍致力于经济、政治和教育改革,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教育思想广为传播。现代终身教育思想既是对古典终身教育思想的继承,又有着全新的、丰富的内涵,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越来越重要。终身教育对现代人类生存技能、生存权力、生存质量、生存价值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知识的个性化意义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对象物,更是由符号、逻辑和意义组成的复合体。知识教学不应该仅仅关注知识的假定性意义,而更应该关注知识的个性化意义。传统哲学意义上的知识观由于过于重视知识的假定性意义,而造成了知识个性化意义的缺失。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实现知识的个性化意义:多维目标,丰富教学价值;创设情境,实现有效关联;加强体验,促进意义建构;深化理解,实现意义增值;差异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育过程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种基本要素 ,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不同的提法。文章主要在传统看法的基础上 ,对二者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知识的意义性与"知识获得"的新标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个体精神自由是教育及其课程应该给予学习者的承诺,课程知识对学生个体精神自由的生硬压制必须予以清除。知识的“意义性”为人与知识建立超功利的“意义关系”提供了可能,也为人在课程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个体精神自由提供了重要基础。但近代以来人们对待知识的“力量化”倾向使知识的学习遵循纯功利的标准,仅仅满足于对知识的“占有”,从而失去了对人的精神成长的关照。现在的关键是要改变人们对待知识的态度,特别是建立起评判“知识获得”的新标准——关注知识与人的意义世界的整体关联的“意义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知识与人交往的恰当环境。  相似文献   

14.
15.
教育与受教育者的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当的教育是保证受教育者实践他们的自由的重要条件 ,但是 ,教育与受教育者的自由的关系并非总是一致的 ,教育在本质上包含对受教育者的自由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正发挥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要的作用。我国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重点提出让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特点,关注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本文主要从素质教育应关注受教育者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每个时代都有人们不同的活法,每种活法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当代社会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均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成为人们赋予、寻求和实践生活的意义的现实背景。从物质生活状况来分析,当代人生活的意义因社会物质生活的充裕而坚定厚实;从政治生活状况来观察,当代人生活的意义因政治生活的进步而更加自由开放;从文化生活状况来思考,当代人生活的意义因文化生活的繁荣而丰富多彩;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关系角度来把握,当代人生活的意义因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崭新关系的确立变得广阔深邃。  相似文献   

18.
知识学习不是单纯的"物化"和"对象化"的活动,而是学生形成自己的逻辑认识和建构意义系统的过程。受传统哲学认识论的影响,知识成为外在于学习者的存在,忽视了知识的境遇性和对学生主观体验的关照;教育学立场知识观的确立打破了哲学认识论中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和绝对真理性的局面,开始关注知识的过程性意义。为了实现知识的过程性意义,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教学:一是重视体验,实现意义建构;二是关注情境,实现价值增值;三是有效导入,实现要素关联;四是重视过程,追求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9.
20.
生存问题是人类始终面对并要永久加以解决的问题,也应是一切哲学思考的中心问题。虽然在哲学史上有很多哲学家做了很多有关人、有关生存的论述,但过去的研究多数都是抽象多于具体,也就是说与现实中的人还有很大的距离。而生存论目标作为一个新范畴被提出,缩小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可以引发更多的人来思考人本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